寒门大状元(375)
自己放在那里的书信就是那个时候拿走的,虽然现在又被他拿回来了。
如果那些重要的信没有被自己单独收起来,那么后果……
谢一林甩甩头,没有如果,家里一切都没有受到影响。
将圣旨双手捧着道:“爷爷,圣旨咱们供在祠堂最正方,以后咱们锦衣还乡的时候一并请回家!”
“真……真的,还有那么一天吗?”谢老爷子听的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人老想家,叶落归根。
没有不想回自己的家的。
在这里多少年了,有的时候睡不着,也是想着老家,就连那地里种的草都觉得特别的亲切。
谢一林点头,很认真的道:“会的,咱们肯定有机会,爷爷您等着!”
谢老爷子浑身是劲:“等,必须等着,走,去祠堂!”
以为这辈子是回不去了,乖孙现在说有机会,那就肯定有。
等等呗,几年都过来了,还怕再来个几年吗?
将圣旨供好,又将赏赐下来的东西安排了一下,在爷奶爹娘的房间里都放了一下,总不能都堆在那里。
简单的安排好了家里,谢一林就去了衙门。
离开这么久,有些事务还是要问问的。
这一来一回的耽误了几个月,好在有胡师爷和羽林卫的协调,一切都还算正常。
三伏天的雨水多到可怕,幸亏工程的进度快,当时可是起到了大作用。
对比其它地方的水灾的严重后果,边关这边算是很平静了。
尤其是看到水利工程已经接近收尾,谢一林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水利工程完工,再有更大的雨水也不怕了,而且百姓吃用水都会更加的方便。
腊月初八,新一届的贸易会开始。
也是这一天,水利工程彻底完工。
工部的人已经离开,以顾家人为主的小队却是仍然在忙乎着收尾。
水利工程完工了,祈台城的部分路却还是要加固平整。
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用到祈台城也非常的实用。
在水利工程结束之后,顾为民就带着小队的人将通往祈台城的官道都修了一下。
贸易会上的人离开的时候,交相称赞,都说兴许是贸易会上赚的多,所以觉得这路也平坦了很多,马车跑在上面再也没有那么颠了。
谢一林听到之后,笑的挺开心。
效果出来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谢一林高兴!
祈台城的人高兴!
边关的所有将士更高兴!
这个年能过的更安稳了!
又一年过去,谢一林更忙了。
来往于祈台城的人越来越多,贸易会在四月即将开始,有很多人提前就过来了。
这人一多,纠葛就多,祈台城府衙的侍卫也都被放出去,有事马上处理,处理不了再到府衙。
阳春三月末,一派蒸蒸日上的忙碌景象。
谢一林正在府衙忙碌着,王雨就被侍卫给叫出去了,不一会儿又进来说道:“大人,家里的牛二来了,看着急的满头大汗的,应该是有急事,兄弟们问也不说,已经等了好久了,您看什么时候有空?”
“哦?让他进来吧!”放下笔,抬起胳膊活动了一下。
批阅这么些东西也挺辛苦的,胳膊酸后背疼的,突然有些同情皇帝了。
他只是这一个祈台城的镇守使就这么忙碌,更不用说是面对着所有地方的皇上了。
身在高位,也不容易啊。
很快,王雨就将牛二带进来了。
“大人,少夫人晕倒了,让您赶紧回去一趟!”牛二一进来就急忙道。
谢一林刷的就站了起来:“怎么回事?下面的小丫头是干什么吃的?边走边说!”
顾明月就从和她成亲以来,两口子就从来没有脸红过,在家里和家里人也是相处的特别的融洽。
婆媳之间的矛盾什么的他从来没有见过,更不用说所谓的夹板气更是没有受过,而且自己媳妇的身体向来都是挺好的,怎么会晕倒呢?
在路上牛二也是说的不是太清楚,就是说少夫人和老夫人还在说着话,突然就晕倒了。
老夫人让人去请大夫,他就跑来送信了。
谢一林二话不说的往家赶去。
一进家门,就被牛二媳妇告知老夫人她们都在自己的屋子里。
很严重吗?
要不严重的话,怎么都还在屋子里不出来呢?
急匆匆的到了屋子,却是见屋子里的人是不少,爷爷奶奶和爹娘都在,只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被压抑着的笑容。
包括在床上正在满脸无奈的半躺着的顾明月也是一样的,尽管无奈,可是脸上的笑意还是很明显。
见谢一林一脚迈进来,顾明月更是一伸手将旁边的枕头拿过来,盖到自己脸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