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大状元(436)
懈怠啊,懒惰啊,不积极啊, 不可啊,等等的词都用在了皇上的身上。
皇上怒极!
一帮老家伙几天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这就要蹬鼻子上脸了。
不等皇上说什么,谢一林就开口了:“陛下为国事忙碌,各位怎么知道懒惰的?为了你们这些人的事时时刻刻的分不得心,各位从哪里看出来懈怠的?太子年幼,陛下更是抽出时间来教授,忠义护及幼小的大圣人,是如何不积极的,还请各位同僚予以解惑,多谢,多谢!”
众人:“……这?”
这要怎么说?
他们自己在家里也会教授自己的小辈该如何如何,而这天下之地莫非王土,皇上带着太子在金銮殿上也没什么不错。
难道说是因为看不得皇上要提前培养太子吗?
这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
这不是给自己找借口,这是在找死吧?
他们都能看得明白,太子早晚是要继位的,现在说太子的坏话,可能不会怎么样,毕竟太子只是随着皇上监国,可是以后太子登上大统,那自己的命还能在否?
太子在皇上面前确实是年幼,说的一点错也没有。
皇上教授年幼的太子有错吗?
谁也不会这么说。
刚刚说话的老臣偷眼瞄了皇座上的人一眼,就见正在散发着冷气,不由的一阵的抽气。
被盯上了,怎么办?
后背一阵发冷,朝堂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中。
再也没有一个人说话了。
没有人嫌弃自己的命长的,尤其是活了这么久的朝堂大臣。
皇上:自己还没有出招,这些老家伙就怕了,不好玩。
太子:太傅果然厉害,几句话就将自己给择出来了,厉害。
大写的服!
过了一会儿,皇上轻声的咳了一声:“咳,还有谁有另外的话要说的吗?”
“陛下圣明!”
有也不敢说。
谁能说得过谢丞相啊。
自己十句话,人家一句话就给堵回来了。
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丞相兼国子监加御史大夫的结果是:不能惹!
不能惹那就不惹呗,因为惹不起啊!
一个又能说又能干还有脑子的一品大员,后面有皇上当靠山,还有致政却是由谢大人养老的前御史
大人撑腰,谁敢惹 ?
更何况现在连太子也整天太傅太傅的叫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以后这又是一位宠着谢大人的主子。
谢一林很忙。
忙到没空理会这些同僚的小心思。
小心思谁都有,包括自己也有,人是感性的,是不可避免的为自己着想的多一些。
眼下,谢一林的小心思就是自己的大儿子要参加乡试了。
上朝都上不好,到了这个时候,谢一林才能理解作为父母的那种特别的激动。
要说大儿子从边关回来之后就参加的童生试和府试,他并没有多大的感觉。
要知道当时谢一林参加的时候,可以说除了好奇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可是当知道儿子即将要参加乡试了,谢一要莫名的有些紧张了。
心里知道小家伙没有问题,学习扎实,背诵熟练,写字优秀,那就该没有什么压力了。
可实际上并不是。
丞相府的人,从谢老爷子到下面的弟弟妹妹,一个个的都紧张了起来。
连说话都捂着嘴的,生怕影响到在书房里做学问孩子。
谢一林觉得,自己应该是被家里人给影响了,所以才会这么紧张的。
“没事的,不用紧张,上场之后就和在国子监里一样,该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可怕,哦对了,你的东西带齐了吗,要不要再看看?”
“爹,我不紧张,您能别扯我的衣服了吗?衣服被您给扯变形了。”
“臭小子,爹关心你还嫌弃?”谢一林尴尬的松开了手。
幸好这小子没有握自己的手,要不就能发现手心里已经都是汗了。
不过看这臭小子的样子真的没有多紧张的样子,看来是自己多想了。
送出丞相府的大门之后,看着孩子骑马离开,谢一林的心七上八下的平静不下来。
还是谢老爷子说了一声:“要不,我们跟着过去看看。”
谢一林刷的回头看了自己家爷爷一眼。
白氏连忙道:“你爷爷的意思是咱们远远的看,不打扰到孩子,要不,就不去了?”
谢志安和万容也都看向了谢一林,包括顾明月也是双眸里带着着急。
在之前孩子说过,乡试的时候自己带着小厮去就行,不用家里人去送的。
当时谢一林答应孩子了,想着是不能给孩子太大压力。
这么多人跟着去送,可不就是会紧张吗?
要是远远的看一下,应该没有关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