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黛玉今天也在被攻略(89)
皇帝表演了一个秒变脸,温和道:“林卿呀,考虑一下嘛,那个逆……子期从小就聪明伶俐,读书是差了点,但机关术了得,我看他给他母妃送去的小玩意儿,真是玩物丧——是个会讨女孩子欢心的。”
林如海脸都青了,恨不得立刻回去把女儿藏起来,听听听听,这祝子期还能要么?
自那日起,每见林如海一面,皇上就会重复一遍这段对话,后来林如海深刻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没有领会到圣意。
这样的操作,根本就是生怕林如海点头吧!
时间飞逝,一个月后,在群臣跪拜哀求的情况下,原本坚持为先帝守孝的皇上举办了登基大典,同时册立太子妃为皇后,主掌后宫;立长子为太子,入主东宫;次子祝子期封为英亲王。
听完圣旨,祝子期抱着卷轴就去了林府,可怜巴巴地求收留:“我没府邸!”
在黛玉温和的注视下,荷声将他丢去了祝正初的府上。
看热闹的林煜风好奇道:“这是怎么了?”
黛玉云淡风轻:“做好事不留名,不用谢。”
新帝临朝,群臣人心惶惶,生怕谁被当成上任三把火的燃料给烧了,好在帝王为了安抚人心,并未大动。
而沉寂了许久的祝正初恐成最大赢家,登基大典第二日,他便得了圣旨,任尚书令,位同宰相。
也有人看皇帝手段柔和,蹬鼻子上脸去反对的,说祝正初乃皇后母族,未免重蹈先帝继后的覆辙,建议圣上不要过于倚重祝家的人。
皇帝笑眯眯地夸奖这位大臣敢于直言相谏,把人夸得晕乎乎,下了朝回到家才反应过来,祝正初的尚书令还是没跑。
而第二日,刚被提为内阁大学士的林如海就参了昨日的大臣一本,事情说大不大,但先帝手底下的官员哪个经得起查,这一查就查到他结党营私、欺男霸女、应有尽有。
皇帝很遗憾,念在先帝的情分,免了惩罚,让他告老还乡了。
自此朝中涌动的暗潮归于平静。
不过这一切都是林煜风做饭的时候和黛玉闲聊的,状元公蛰伏许久终于得了差事——先进翰林院,待地方有空缺就补了去。
是故他很是得了一些消息,与妹妹分享分享。
而黛玉近来最紧张的事情在于——
皇后懿旨,宣林如海之女林黛玉入宫。
第55章 逃婚吧
皇后册立没几日,第一次召见命妇贵女们,竟然单单点了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
京城里没有秘密,何况宣旨的人众目睽睽之下进的林府,当下京城就沸腾了。
虽然对深闺女子不熟悉,但一听林家长子便是中了状元的林煜风,百姓们纷纷演绎起了心中的故事,传来传去,真假无人知晓,却堪称引人入胜。
“你们知道吗,听说是皇上看重状元公的才华,又苦于没有公主能招驸马,就换了个法子,让自己儿子娶了状元公的妹妹——哥哥这么厉害,妹妹也不会差!”
“你知道什么!明明是太子与状元公惺惺相惜,引为知己,于是要娶人家妹妹!”
“你们都错了,我听说状元公其实是女扮男装!这是欺君之罪!皇上便让太子协查,谁知这一查,就查出感情来喽!”
……
吞墨在茶楼嗑瓜子听闲话,越听越起劲,恨不得抓住那位口若悬河的人,塞他一只笔,你来写!不能弃坑啊!
然而……
“主子!”
好容易偷了懒,竟然被这尊瘟神抓住了!
祝子期也懒得理他:“吞墨,我都十八了。”
吞墨没明白:“虚岁十八,主子才十七,年轻着呢!”
祝子期危险地看着他:“十八。”
吞墨:……
达成一致后,祝子期继续说:“皇……大哥十八的时候娶的大嫂。”
吞墨了然:“主子这是思春了?”
祝子期笑了一下。
吞墨捂着肿出大包的额头欲哭无泪。
祝子期继续说:“明明已经和皇——和爹娘吐露了心迹,也得了玉儿的准信儿,怎么没动静了呢?”
吞墨龇牙咧嘴没敢说,心想娘娘我不知道,但圣上绝对是努力(拖后腿)了。
无论他怎么纠结,还是雷打不动每日往林府送东西,吃的玩的用的,把地广人稀的林府有即将塞满的趋势。
林如海已经愁眉苦脸了数十天,劝女儿:“要不我们回扬州吧?”
黛玉心不在焉地捻着手中的花:“烟花三月,倒是个下扬州的好时节。”
林如海哽了一下,瞪着少女精致的脸:“为父和你说正事呢。”
黛玉笑了:“女儿知错了。”
自打她和祝子期的感情逐渐明朗,最惴惴不安的反而是家里两个男人,算起来连贾母都比他们沉得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