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当妈[快穿](75)
既然女儿一心向学,张巧也就不说什么了,每天负责接送孩子照顾生活起居就好了。
小欣怡每天忙着学新知识长本事和小朋友玩耍,还要和妈妈一起出门逛街吃美食去旅游,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身上已经很难再见到小时候那胆小怯懦的样子了,现在的她声音清脆眼神明亮,和人聊天说话的时候会习惯性地看着对方的眼睛,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自信流畅,尽管说辞不一定正确但是姿势看上去很像那么回事,看着女儿开朗明媚的样子,张巧就觉得仿佛自己精心呵护的小树苗终于抽条发了新芽,绿茸茸的新枝让人瞧着就不由自主感受到新生的喜悦和希望。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俩人很多时候相处起来不像母女倒似朋友和闺蜜,也许是因为张巧一直陪在身边用心呵护的缘故,欣怡和妈妈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有许多有趣的事情要分享,不管是学校的老师的还是小朋友之间的事情,都愿意告诉妈妈,有了小烦恼小惆怅也会跟妈妈倾诉。
而这个时候张巧往往都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倾听者,从不胡乱打断孩子的说话,不会因为自己在忙就态度粗暴让孩子闭嘴等一等,哪怕女儿说的是件小事也不会态度敷衍亦或嘲笑奚落,总是认真听着她的诉说,耐心等孩子讲完了再一起讨论分析,两人常常就一件小事满是意趣地讨论半天,然后说着说着可能就会发散太远离题千万里了,不过这种时候往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通过这样的谈话欣怡知道妈妈是可以信任的,无论自己想说什么都可以,而张巧感受到了孩子言行举止间的信任和依赖,更是不敢随意挥霍,常常会自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不当之处。
第40章 大山深处有人家22
张巧经常会就家里的事情征求女儿的意见,不因她年纪小就自己一个人做决定。
大到当初的购房位置家具摆设, 小至每日的饭食, 穿什么衣服上学, 上什么兴趣班, 生日要不要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做什么饭订什么蛋糕, 去哪里游玩,坐什么车什么时候出发等等,一切生活中的大小事情, 都会跟欣怡两人有商有量地做下决定,为的当然是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参与感, 她不想让女儿只做一个信息的接收者,既然是母女俩人的小家, 自然大家都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多沟通才能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
除此之外,她也想让女儿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尊重并且学会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尊重彼此是相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独立个体, 既然大家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那么当然应该尊重这种多样性才是,你我之间有不同想法才是正常现象,既然不一样,就放心大胆地说出来, 可以想办法表述清楚自己的意图说服对方,而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压抑自己的想法委屈自个儿做个追随者和应声者。
这也是张巧看了无数的资料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学习完善起来的一套相处模式,到底有多大效果不好说,但是母女俩之间确实有啥说啥,不存在什么家长一言堂或是熊孩子撒泼打滚也要达成目的那种情况。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关于教育方面当然会有新的烦恼和问题,环境啊性格啊各方面可能都会发生变化,也许孩子长大了就厌烦了家长的陪伴也说不定,搞不好哪天就变成中二少年叛逆少女让家长眼前一黑摸不着头脑,不过孩子在成长,家长也应该一样成长起来才对,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算不能共同进步也不能面对孩子身心的变化除了咆哮怒骂束手无策。
这些只是张巧对于如何当家长的一些浅见和想法,到底对不对还有待时间验证,所以在和几位同学家长聊过之后,发现大家教育方式南辕北辙想法不一以后,就算再有人状似苦恼地来跟她吐槽自家“熊”孩子种种壮举的时候,张巧也不再多话了。
只怪她之前没看出来大家的套路,这些家长们表面上把自家娃批的一无是处实际上都暗搓搓地等着别人接着大夸特夸一顿呢,这都什么爱好啊,没事吐槽自己娃难道是啥好玩的事情不成,亏得她还一本正经地分享自家母女的相处经验,想着大家同是带娃的家长一起聊聊取取经也好,没想到真是太天真了,光看了表象没看透本质,傻不隆冬地劝了几句,都没骚到人家家长痒处,平白无故地倒给自己树了个“不会说话”的名声,算了,还是自己慢慢摸索学习吧。
光阴似水,流光易逝,日子就这么慢慢滑过,仿佛眨眼之间,欣怡上完小学读初中,读完初中念高中,念完了高中出国留学,这如今终于结束硕士的学业要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