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归燕(127)
“秦宜宁!你欺人太甚!”秦慧宁尖叫。
秦宜宁摇了摇手指:“不要叫出来,免得叫人知道你有多粗鄙,脏了秦家的门楣。”
看了秦慧宁那气的面红耳赤的模样,秦宜宁留给她一个温和又开怀的笑容,便带着松兰和冰糖施施然离开了。
刚一出雪梨院的大门,就听见院子里传来一声发泄似的尖叫,随即便是巴掌声和婢女的哭叫声。
秦宜宁摇了摇头,叹息道:“咱们快回去吧。”
松兰叹了口气:“想不到慧宁姑娘会变成现在这样,以前怎么就没瞧出来她是这种人。”
冰糖啧啧道:“贪心不足自然就这样了。”
一阵冷风吹来,卷着细细的雪往脖子里钻。
秦宜宁忙裹紧了领口。
瑞兰愣了一下,跺脚道:“竟真的下雪了!我还真要给你做双鞋!”
冰糖得意的道:“师尊给人相面和看天相的本事都是绝活儿,可惜我跟着她的时间短,就只学会了看看天气这些简单的。”
想不到刘仙姑竟还有这种本事,真是人不可貌相。
三人急匆匆的赶回了硕人斋,才刚踏上台阶到了廊下,雨点夹着雪化作冰粒,便将屋顶和廊檐敲的沙沙作响。
一路小跑的三人对视了一眼,都笑了起来。
秦宜宁回房便开始看起了昭韵司送来的账册,忙碌到夜深便睡下了。
次日,奚华城大周与大燕再度开战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
原本沉浸在临近新年欢快气氛中的百姓们,忽然之间陷入了即将破国的恐慌之中。
秦槐远连续几日都被皇上留在宫里商议对策,甚至夜深了就直接睡在御书房里。
秦槐远不能回家,家中的气氛僵凝起来。
孙氏的两位兄长都是镇守奚华城的武将,奚华城战事紧迫,孙氏也整日里如坐针毡,更不用说定国公府的情况。
秦宜宁便劝着孙氏,“外祖母的心情一定不好,这两日咱们多去定国公府走动走动,也好陪着外祖母散散心。母亲千万不要在外祖母的面前勾起她老人家的担心才是。”
孙氏点着头,揉了揉脸才道:“我知道,但你大舅和二舅那里,我是真的担忧啊,据说逄枭那个煞胚兵法如神,我就怕你大舅和二舅支撑不住。”
“不会的。大舅和二舅也不是吃素的啊。”秦宜宁给金妈妈使了个眼色。
金妈妈会意的拿了披风和卧兔儿来伺候孙氏穿戴。
孙氏想了想道:“采橘,你去叫慧宁姑娘一起来,咱们去定国公府看看。”
第六十八章 开心果
采橘闻言应是,脚步却不快。
“夫人。”金妈妈为孙氏系了领口的带子,温柔的劝说道:“如四小姐说的,如今定国公夫人的心情必然不好,想必也没有心思与人说笑,不如您只带着四小姐便是了,定国公夫人素来是喜欢四小姐的,四小姐又会开导人,必定能为定国公夫人开解一二。”
金妈妈说的已经很含蓄了,秦慧宁要是跟着一同去,还不够给定国公夫人添堵的呢,哪里又能安慰人了。
孙氏摇了摇头:“也不在乎多了她一个,咱们一同出门不带着慧姐儿,回头慧姐儿要伤心的。”摆摆手吩咐采橘:“还不快去。”
采橘这才小跑着去传话。
秦宜宁这厢也由冰糖和松兰伺候着披上了浅绿色的披风,戴上了才做好的白狐围脖和镶一颗红宝石的卧兔儿。她穿戴的素雅,雪白的毛皮将她本就细致白皙的脸颊映衬的吹弹可破。
孙氏瞧着她的脸,就能想起青年时期秦槐远风华绝代的模样。
这些年秦槐远年纪渐大了,蓄了胡须,多出一些飘逸之感,但再也没有了年轻时那令人移不开眼的俊俏,如今看着秦宜宁却仿佛回到当年最美好的岁月似的。
孙氏便笑着为秦宜宁整了整卧兔儿:“细看看,宜姐儿容貌虽然与你爹相似,可是脸型和鼻子还是很像我的。”
秦宜宁闻言只是乖巧的微笑。
金妈妈则是笑着道:“那是自然,四小姐是您与太师爷的女儿,自然是随了您们二人的。依着奴婢看,四小姐气质上也与夫人年轻时十分相似,还有笑起来时脸颊上的酒窝。”
孙氏闻言点了点头,还轻轻地点了下秦宜宁的鼻尖儿。
秦慧宁带着富贵跟随采橘进门来,正看到了他们如此温馨的一幕。
看着他们都戴着款式一样的围脖和卧兔儿,亲昵的拉着手的模样,秦慧宁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外人,永远都融不到这个家里去。
“慧宁姑娘来啦。”金妈妈笑着行礼,见秦慧宁只披着一件浅粉色的锦绣棉斗篷,便笑着问:“奴婢记着那狐狸毛的围脖和卧兔儿都给姑娘送去了,怎么姑娘不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