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归燕(242)
原来老太君是后悔这件事?!
秦嬷嬷一时间无言以对,就只能拣老太君爱听的来安慰。
秦槐远这厢离开慈孝园并未立即去外院,而是先回了兴宁园,果然不出他预料,秦宜宁送了孙氏回来便留下来陪着孙氏聊天,并未离开。
秦槐远打发了下人,待屋内只剩下一家三口,才问:“宜姐儿,今日果真是打碎了个鼻烟壶?”
秦宜宁乖巧的点头,将今日情形讲了一遍,最后道:“老太君想来也是气急了才要打我母亲,没想到我去阻拦,拉扯之下东西就被老太君抽飞了。”
秦槐远蹙眉,叹道:“那果真是太后的鼻烟壶?”
“是啊。”秦宜宁狡黠一笑,“是太后鼻烟壶同款。”
秦槐远看她那小狐狸一般的表情,一瞬觉得哭笑不得,前因后果一瞬便想透了,手指点了下秦宜宁的额头,“你这丫头,简直坏透了,连你祖母都敢耍弄。”
秦宜宁摸着一点也不疼的额头调皮的吐了下舌头。
“父亲息怒,女儿也不是要针对老太君的。想必父亲听到的鼻烟壶之事,与女儿所说的真实情况也有所出入。女儿这么做,不过是无伤大雅的敲山震虎。否则您不在家时,我母亲岂不是要吃亏?”
秦槐远便温和的看向孙氏。
孙氏早已被这爷俩的相处方式惊住了,见秦槐远看来,尴尬的笑笑:“这……老爷莫动气,都是妾身想的馊主意。”
秦槐远笑着摆手:“我知道,这主意一定是宜姐儿出的,你不必帮宜姐儿开脱。你是厚道人,不像宜姐儿,满脑子都是算计。”
孙氏都不知该如何接话。
秦宜宁却是哼了一声:“父亲这是夸赞女儿呢?”
秦槐远拍拍秦宜宁的肩头,禁不住哈哈大笑。
一旁的金妈妈和采橘、松兰也都跟着笑。
曹雨晴站在廊下,听着屋内的欢声笑语,脸上表情很是平静,高声道:“侯爷,夫人,婢妾特意来给夫人请安的。”
屋内的笑声戛然而止,随即才是秦槐远淡淡的声音:“进来吧。”
曹雨晴整理心情,缓步进了门。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还愿(上)
屋内灯光明亮,精巧的走马灯悬在承尘下,上头八仙过海的图样儿栩栩如生,鲜艳生动的人物图缓缓转动着,将淡淡的光晕洒在曹雨晴脚下,让她禁不住驻足看了片刻。
这里是兴宁园正厅,是秦槐远除了外院书房之外停留最久的地方。
而且还是和另一个女人。
曹雨晴垂下长睫,半晌方穿过落地罩到了侧间。
秦槐远和孙氏一左一右坐在临窗的如意雕花罗汉床上,秦槐远悠然吃茶,孙氏戴了青玉镯子的左手把玩着碟子里的炒南瓜子,雪白腕子上的玉琢与矮桌出轻微的碰声。
秦宜宁看得出孙氏的不悦,安抚的拍了拍她的肩头,随即站在孙氏身侧,大大方方的欣赏起美人。
浅绿色素面褙子勾勒曹雨晴匀称的身段,鸦青长挽成堕马髻以一根金镶玉蝴蝶步摇固定着,行走之间莲步轻盈、裙摆旖旎、腰身款款、耳铛摇曳、嫣唇含笑、水眸含情,若娇花映水一般明艳动人。
据说她已经三十岁。
可岁月仿佛对她格外优待,并未留下任何晨霜之色,只为她沉淀下的成熟女人的气质,鼎盛的容貌加上满腔柔情,秦宜宁相信很少有男人能够逃得过这样一个美人的柔情。
客观的说,曹雨晴看起来就像秦宜宁的姐姐,已到中年的孙氏与曹雨晴看起来就像娘俩。
孙氏自然意识到这一点,手紧握着罗汉床的雕花扶手,一再告诉自己要镇定、要有城府,要适时地忍让不能再继续放纵自己的情绪,如此告诫了自己数遍,才强自镇定下来。
曹雨晴盈盈下拜:“婢妾见过侯爷,见过夫人。听闻夫人身子不适在外养病,婢妾这些日很是挂念,如今能见夫人无恙,婢妾也可以放下心了。”
举手不打笑脸人,又有秦槐远坐镇,且曹雨晴的礼仪与言谈举止并无错处,孙氏也只能扯出个尚算得上温和的笑容。
“曹姨娘有心了。金妈妈,看座,采橘,上茶。”
“多谢夫人。”
曹雨晴再度行了一礼,才由贴身服侍的婢女扶着站起身。
“曹姨娘请坐。”金妈妈端来绣墩,在上面铺了柔软厚实的浅蓝色锦绣褥垫。
曹雨晴对金妈妈微笑道谢。
她生的本就媚骨天成能,笑起来眼儿弯弯,叫金妈妈看的都险些恍神。
秦宜宁下意识去看秦槐远脸色,却见秦槐远只端着茶碗小口啜着,垂着眼观察茶汤中一点嫩绿叶子的沉浮,似乎面前根本没有这么一个风华绝代的大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