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堂归燕(352)

作者: 风光霁月 阅读记录

宇大奶奶道:“话虽是这么说,但是到底要如何证明大伯父的清白?”

众人再度陷入沉默。

老太君依着大引枕,看着儿孙们群策群力,面对着困难拧成了一股绳,眼泪险些感动的落下来。

她从前管理内宅时,有时会觉得家里各房各怀心思,像是一盘散沙。没想到秦家人在面对困难之时会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

仔细回想,这一切似乎是从秦槐远被下刑部大牢,秦宜宁代理家中之事才开始的。

看来,她的这个孙女厉害的很,也亏得当时家里有她了。

老太君笑着看向秦宜宁,问道:“宜姐儿,你说呢?”

秦宜宁没想到老太君会点名自己,不过见她面容慈祥,仿佛他们之间从未有过龃龉,秦宜宁也乐得与老太君亲密一些,就实话实说道:

“我觉得,要证明父亲的清白是可以的,只是到时少不得要一番扯皮,难度也是不小。其实才刚我就一直在想,真正的釜底抽薪是什么。”

秦寒看向秦宜宁,“四妹妹觉得如何才是釜底抽薪?”

秦宜宁笑了一下,轻声道:“我能想到的釜底抽薪,都是要见血的。还是不要说出来了。”

她的声音很好听,笑容也很轻快,可是那种淡淡的语气说出“见血”二字,无端让人背脊生寒。

二老爷凝眉道:“宜姐儿,你是说……”

“有些话,明白就好,何必说出来?”

要想保住秦槐远,唯一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让所有想害他的坏人都去见阎王。

秦寒深思自后,唬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六小姐、七小姐、秦慧宁几个也都明白了,脸色变得煞白。

孙氏更是搂过秦宜宁的肩头,轻轻的拍拍她的脸颊:“女孩子家的,可不要张口闭口就喊打喊杀的,杀伐之气不要这么重。”

而已经送走了太子,回到廊下的秦槐远,恰好听见了秦宜宁的那一句话,摆手制止了如意传话,驻足在廊下没有立即进来。

秦宜宁笑了笑,“我只是这么一说,要证明我父亲的清白,在我看来也不少费力。同样费力,还不如做的干净一些,也免得后患无穷。”

“说起来容易,不过是上嘴唇碰一碰下嘴唇,你可知道真正要做到多难?那可是多少人抱起团来都不能撼动的大树!宜姐儿,以后切不可如此了。”二老爷沉声教训。

秦宜宁就笑着点点头不再争辩。

可是脑海之中,那种杀伐之心再度澎湃起来。

真的杀不得吗?真的杀不成吗?

第二百零六章 设局(一)

接下来的几天,秦家的生活被曹国丈完全打乱了。

曹国丈几乎每天都会命人来面见秦槐远,起初是言语上讽刺、冲撞,发展到后来便是曹国丈亲自带人在秦家四处搜查所谓的证据。莫说是已经被锁死不住的那些院落,就是老太君的慈孝园也都被人翻了个底朝天。

所谓的搜查,也不是正儿八经的调查,而是故意来糟蹋秦家的东西——将书架、柜子里的东西都翻出来丢在地上随意踩踏,就连姑娘们住的硕人斋也没被放过,不必说书架上的书和多宝阁上的摆设,连箱笼中收起冬日穿的衣裳也都给翻了出来,闹的满宅院处处狼藉,仿佛遭了匪兵抢劫。

二老爷在礼部的官职也被曹国丈抓了个错处参奏了一本,影射他与秦槐远同流合污贪墨户部银子,皇上本就在气头上,求证也不曾,就又斥责了二老爷一顿。

发现如今,秦家除了秦槐远还保留了爵位之外,在朝中竟完全没了喉舌,朝会上曹国丈说什么就是什么,秦家人连辩驳的机会都没有。

秦宜宁原本就有些苦夏,因近来的事又惹了满肚子气,已被气的连续两天吃不下饭。

莫说秦宜宁这样年轻力壮的,老太君早就被气病了,吃了几天的药才好了一些。

秦槐远这一生,也从未吃过这样的亏。身为男子,若是连自己家里这一块净土都不能给家人留下,他哪里还有颜面苟且偷生?

是以愤怒至极的秦槐远,再别无他法的情况之下,就不断的给皇帝上疏陈情。

可皇上的回复是:“曹国丈是奉朕的旨意调查户部银子的走向和贪墨的案件,爱卿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多多配合。”

配合?

再配合,秦家都要被曹家吞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下了!

秦槐远哪里又肯吃这个亏?

曹国丈对秦家的骚扰不停,秦槐远上疏陈情的折子也就不断。

他在奚华城和谈之时,皇上能每天十来个口谕快马加鞭的来催促他。

他如今就在京都皇城之中,难道不能也学皇上?

是以秦槐远的陈情折子几乎是每天两次的往宫里送。若是曹国丈某一日来闹的狠了,他还会送三次、四次。

上一篇: 本太子怀了你的孩子 下一篇: 七里美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