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201)

所幸这一身皮囊还能看,娶了人,以后在村里日子也好过些。

陈东华的年级是最大的,他自己也有本事,想给他做媒的人很多,他通通拒绝了。

他一直都想回去,真在这里成家,就真的回不去了。

林荆南同样,他还年轻,更能坚持。

春枝的好日子定在年初八,一过完年,立刻就到了,所以这个年过起来比较仓促。

周小晴作为当初介绍春枝去当临时工的人,被敬了不少茶,面前一大堆好吃的,但是她却不能吃。

她又怀孕了,现在正是孕吐的厉害的时候,味道重一点的都不能吃。

只能白白错过这么多好吃的,呕的不行,说了好几次这个孩子没有口福。

有好吃的都不要。

春枝是大姐,她下面的弟弟还小,叔伯的也不多,张保国和张锦华都去给她壮声势,表示要是男方欺负她,他们这些做兄弟的可不是摆来看的。

看的春枝一边觉得好笑,一边掉眼泪。

她还没十八,放到后世还是个高中生,但是在这时候,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嫁人将要相夫教子了。

男方有个姑姑在,一直帮扶着,自己也做了这么久的临时工,聘礼就有一辆自行车,这是一件大件,不知道多少人围起来看。

这时候的一辆自行车,不亚于后世的宝马大奔,都是一般人买不起的。

这车子是给年丰用的。

到时候成家了,他整天还住在厂里算怎么回事?

又不能带着春枝一起住,有了自行车,当天来回也不吃力了。

因为今年的收获不错,李满芬大方了一次,给买了一对面盆。

这可要几块钱呢。

赵来娣送了一对红毛巾,苏茴送了一对搪瓷杯,周小晴给了一对暖壶。

加进去嫁妆里面,也拿的出手了。

晒嫁妆,心里不虚。

张菊这一天一直是笑着的,但是结束后回去的路上,她默默地掉眼泪。

女儿出嫁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逢年过年才有空闲回娘家。

怪不得说生儿子好啊,生儿子,不管怎么也是自家的,女儿嫁的远一些,几乎就相当于没了。

赵来娣也有女儿,过了年张凤华就十三了,距离十六岁就三年,就算二十出嫁,也才七年而已。

李满芬见不得眼泪:“擦擦你的眼泪,别人见了还得以为你女婿有多不堪呢,这才出嫁就偷偷掉眼泪。”

张菊连忙把眼泪擦了:“……我不是,就是心里不舍得,以后没办法天天见了。”

李满芬有两个女儿,一向也不怎么疼爱,在她心里,女儿的地位是最低下的,这么多年过去,她都不太记得当初两个女儿出嫁时的心情了。

当初日子苦,哪有现在好啊,忙着填饱肚子还不能够,哪里有那么多闲工夫想些有的没的。

就是现在日子好过了,肚子填饱了,不会饿死人了,这才有空想这些。

周小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肚子里这个不知道是男是女,如果可以选择,还是男孩比较好,女孩迟早要离开,嫁的远了,跟她一样,都不知道爸妈是怎么牵肠挂肚,男孩就不一样了,在村里,就算分家了,一般也不会太远,抬抬脚,就能见到。

或许是怀着孕的缘故,她格外的多愁善感,第二天特意让张贵把两个弟弟叫来,给做了一顿好吃的,一起好好说说话。

周小冬还说起了探亲,再过一年,他就能回去家里看看爸妈和大哥了,周小晴现在倒是可以开长一些的假期回去,但是现在怀着身孕,不太方便。

自己当了爸妈,才懂得当初自己爸妈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姐弟三个说起来,都是满满一腔真情。

张贵就在旁边默默的坐着。

刚开始的时候,心上人嫁给了自己,他还有些害怕,害怕是一场梦,也害怕她后悔了。

直到她怀孕,生了儿子,这颗心才彻底踏实了下来,现在第二个娃已经在肚子里了,他更是放心。

听到这个话题,也不会觉得媳妇一去不复返了。

时不时的还插话进去,说他们回去的话要不要一家人都去,他这个女婿还没有拜见过老丈人呢。

只是这一腔热情很快就熄灭了。

是被一封信熄灭的。

一封他们大哥写的信。

信上说,他们家因为有海外关系,所以爸妈去最北边的农场劳动了,已经坐上火车出发了,这是一些积蓄,让他们三个好好照顾自己,并且他们爸妈为了不连累孩子,他们已经跟大儿子脱离关系,不过就这样,他们大哥也被调动了工作,从车间的工人,变成了晚上守炉子的。

他们几个户口早就调走了,让他们在乡下好好的,以后也少写信给他了,免得也牵连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