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46)

“合作愉快,祝虎哥一切顺利。”

虎哥笑了笑:“承你吉言,如果我还想要该怎么联系你?”

“这个也说不好,材料不是我说有就有,做这个的人也不是我说做就做,不过,虎哥这么爽快,下次我们有了,再去找你。”

我们……

虎哥眼睛微眯:“好,下次再找我,一言为定,地方你们知道,如果我不在,让人给我传个话,我立马过去。”

苏茴把六百多的“巨款”一收,不打算多留:“那就这样说好了,回见。”

她动作很快,钻进草丛里,虎哥他们三个看着那绝对不止一个人离开发出来的动静没说话。

没多久,就有人找过来了,背着柴火做捡柴火的样子,但是又跟普通捡柴火的人有些区别,他们的柴刀就在腰间,要是有什么状况,随时可以抽出刀来。

来人叫了虎哥一声二叔。

“二叔,怎么样,知道他的来路吗?”在肖谷找上门的时候他也在,后来专门找人打听了,可惜,这人一点消息没露,他们只知道是外地的,口音跟他们有些区别,带着点京话口音,个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看上去没几两肉,但是动作却很灵活。

他们干这行,国家打压,私底下自己偷偷干,总有那些黑吃黑的,他们就是防着这个。

虎哥眯了眯眼:“我们防着人家,人家也防着我们呢。”他看了眼脚下几个坛子,心情突然就好了起来。

知道的太少了,分析不出来,不过这些东西是真的,他可是知道,新上任的某位对酱可是情有独钟,这些绝对能够讨好他!

苏茴做了一番迷惑的举动,加快速度,换了一身装扮又回到了城里。

他慢吞吞的走在小巷,饶有兴致的看着其他“投机倒把”的人手里的货物。

她现在兜里有六百多,这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二十多,一年二百多,需要不吃不喝三年才能存下来的六百多,购买力已经很可观了。

像现在最受欢迎的自行车,一辆就是一两百,她这个足够买三辆了。

苏茴不打算买自行车,她用不上,倒是收音机可以。

苏茴溜达到了车站那边,那里人多,鱼龙混杂,不远处就有一处自发的小黑市,东西来自天南海北。

苏茴手里有钱,花起来就很大方。

这个北方的水果,这里没有买!

这个海里的干货,不想起来没什么,一想起来她想念海鲜了,买!

这个牛肉罐头,买!

这个外国的军刀,锋利,哟呵,买!

这个是小黄鱼?买!

还有棉花,不是冬天,但也要买!

这个手表,买!

……

有些人来这里卖东西,也有些人来这里买东西。

苏茴没有卖酱,但是她手里还有肉、鱼这些硬通货。

看到合适的,她就用这些肉和鱼换了些别的地方的特产。

逛了一圈,她手里的钱就从六百多减少到三百多,相对应的,她的芥子空间一角,专门用来存放东西的箱子变得满满当当。

逛完了,她回到了商场,直奔贵重物品区,她对自行车没有兴趣,但是对收音机有兴趣啊,等到她出来的时候,她怀里多了一台收音机。

第27章

苏茴把收音机放到芥子空间,去了最后一站——回收站。

她想淘淘看有没有别的书籍,平时无聊了可以打发时间,也可以对这个世界更多几分了解。

还是上次那个老大爷,苏茴这次拿出一条鱼,获得了跟上次一样的待遇,没有人跟在她后面,让她自己随意挑选。

苏茴还在这里看到了别人,彼此对视一眼,默契的各自选了一个方向,互不打扰。

今天是休息日,不用上课,苏茴早上出发,傍晚坐车回到镇上,她离开镇上就换回了自己早上的衣服,伪装也去掉了,从镇子边上的山里钻出来,挑着一担看上去就很有重量的柴火,慢慢的往村里走去。

差不多到村里的时候,她看到了大路边上一辆停着的货车,旁边两个男的正钻在车底下忙忙碌碌,显然,这是车子坏了,在修车呢。

看到有人路过,从车底下钻出一个人:“这位同志,可以问点事吗?”

苏茴停住脚步,索性把肩膀上的东西卸下来:“你问。”

“这附近有没有哪个村子叫李村?”

苏茴顿了一下:“你问这个做什么?”

面对她这个反问,那男的一点也不奇怪,有什么奇怪的打破沙锅问到底那才是正常,就怕是什么特务之类的。

“我之前有个战友,他家里是李村,想顺路过去拜访。”为了取信苏茴,他把自己的工作证拿出来。

某某运输队的,名字叫关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