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做的……”能下口吗?她脸上有些纠结。
“会不会很不讲卫生啊,我之前看到有人碗都不洗的,用叶子擦一下就放回去了。”
“不会的,苏姐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家里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听到这里,周小晴松了口气:“这样,那你们是用什么交换的?”
大部分都是用钱,少部分用东西。
不过这话当然不能这样说。
“自己拿材料请她帮忙,比如说这个黄豆酱,就自己拿黄豆,花生酱就拿花生,香菇和肉也是自己拿去请他帮忙的,大家互帮互助,作为回报我们会帮她干活,或者送些自己有的东西。”
黄豆跟花生他们是有的,张成业惯例的在每个新知青来的时候就发了足够他们撑到分粮食的口粮,到时候再按照他们的工分扣掉,这其中就有黄豆跟花生,不过量都不多。
周小晴理所当然的冲着谢睿撒娇:“那我也请她帮我做,我那里还有一些黄豆,她家在哪里啊?”
林荆南:“?”
这个理所当然的语气,认真的?
苏姐理都不会理。
周小晴看到了他诧异的眼神忙补充:“帮你们做的时候顺便帮下我,应该没问题吧?”
这个顺便的意思就是指她出材料,其余的不出是吗?
谢锐摇头,觉得先观望观望吧。
“我这里还有呢,近期不打算再去拜托她,下次再说吧。”
村民之间,就是请人帮忙孵个小鸡,都要多给几枚鸡蛋当作谢礼,怎么可能让人帮忙什么都不出,当然,实在亲近的关系,那是什么都不用给的,给了才是生疏。
他们手里还有酱,近期内大家都不去做新的,周小晴就提出有多的借一些,之后再还。
柳岩新十分赞同。
吃这个饭菜,实在是太没滋没味了,尤其是看着别人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
就有人分个半瓶给他们,多的没有,这东西也是有期限的,现在天气这么热,也不能保存很久,要是发霉了就太可惜了。
就这半瓶,因为不认识,他们吃的节省,也熬过了一段时间。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谢睿收的收包裹,让周小晴看见了,彻底惦记上了,有意无意的对着别人打听谢睿家是干什么的?家里有谁?在哪里之类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的别人不介意说一说,更仔细的,不好意思,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然后大家的酱都见底了,谢睿去下“订单”。
苏茴:“怎么样,相处一段时间,新人是会捣乱的人吗?”
有不少人是用钱买的,要是被揭发出去了,大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谢睿不敢打包票,苏茴就明白了:“不要给我钱了,以物易物。”
这对他来说没问题,他有钱有票,去买肉回来也成,就是麻烦了一点,其他两个人拿出来也不难,发下来的黄豆花生专门留着。
其他知青有些早就吃完了,只能跟别的知青换,或者是跟村民去换。
还是以前拿钱方便些。
不过也没办法。
谨慎些才好。
谢睿在计数,柳岩新他们两不知道具体,但大致算一算,加起来那个量就挺可观的了,柳岩新有意无意的问一句:“这算不算是做生意啊,做生意就是投机倒把了。”
被林荆南眼疾口快的顶了回去:“这样子互帮互助都是做生意投机倒把?那大队长提前给了你们粮食让你们先撑着,之后再用工分抵,这也算是投机倒把吗?这也算做生意吗?或者说你们跟别人换鸡蛋,算是投机倒把?”
他们顶不了这一素到底、半点油花都没有的日子,都跟村里人换了一些鸡蛋,回来后自己开小灶,大家没几个不知道的,不过这也正常,没人会多嘴就是了。
他这样一说,柳岩新就涨红了脸,有些讪讪的道歉:“我刚刚就没过大脑,不是这个意思。”
他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呢,如果算的话他不是把自己也说上去了,他脸上露出懊恼。
看他这个态度,林荆南也不咄咄逼人,语重心长:“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
苏茴收到了一袋子的材料,放在一边,不急着做,因为现在还有最重要的事,给张卫国做一个布袋子装书。
要开学了,她一早准备好了书、本、笔,却忘了装书的书包。
幸好这时候书包都简单,用布或者藤条编织成袋子都行。
布料不好得,张保国的是用藤条编织的,苏茴赶在开学前一天,也给张卫国编了一个。
明天,他就要跟张凤华一起,成为一名一年级新生了,任课老师——苏茴。
第38章
张卫国在学校里适应良好,他们村的小学,来上学的都是他们村的人,年纪差不多的,就算没有在一起玩,也混了个脸熟,现在成为同学了,聚在一起,很快就打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