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卫入罗帷(22)

作者: 懦弱宫女 阅读记录

天边尚有一丝余晖,府里点了灯火,只一点橘黄色的灯芯,照亮了眼前的门栏。

白尊倚着门,看她送走吴娘子,招手道:“走吧,吃东西去。”

锦幔刚才“奏对”半天,肚子还真有点饿,便跟陈妈妈告了假。

“他等了一下午,恐怕不是吃东西那么简单。”陈妈妈不满地搓了搓手,往她腰间放了一串铜钱:“你也要带点钱,不要跟只小狗一样,仰人鼻息。”

锦幔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他之前给过自己不少银钱,就放在枕头下面。

锦幔嘴上说“就好”,又让他等半天,白尊丢出石子,又顺势接住,一次一次,实在无聊。

今夜星光真好,明天一定会是一个大大的晴天。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

第12章 咬糕

“姑娘,上好的湖州丝,拿来绣花再好不过。”

锦幔看了看,笑着摇摇头。

小贩又甩出七八条黑白相间的皮毛:“上好的灰鼠,做袄子很暖和!”

锦幔又摇摇头。

听说这里曾是一片荒凉的泥巴地,现在成了夜市,熙熙攘攘的,行人络绎不绝,甚至能看见年轻女子拎着纱灯,结伴来这里玩。

太,祖法律严苛,压制游商,新帝却十分仁厚,在这件事上宽松了不少。南京城里,酒肆、乐坊一天比一天多,一天比一天繁华。

锦幔看着也觉得好。

白尊来得多了,目不斜视,穿过窄桥,径直来到了城墙下面。

这墙真高啊,比沐州高三倍。不,岂止三倍,沐州三面临水,只在对着前溏的那边修了一道门。

锦幔仰望高台,暗暗惊讶。

“那里。”他在河滩和城墙之间,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

“小时候,那里到处都是修城墙的民夫。”

他见过一个人,干着干着就倒下了,两个干瘦的汉子一人拎头,一人拎脚,把他像麻袋一样抛了出去。

白尊明明看见那人还在喘气,叫他们他们也不应,便捂着鼻子,跳进了死人堆。

想到这里,白尊胸口闷闷的,他在暗卫营见过很多死人,却从没见过这样的,那人还在呼吸,眼神却空洞洞的,像一具死了很久的干尸。他希望那人说些什么,一句遗言,或者一个名字,然而没有,他蜡黄的眼睛望着天,没有一点点喜怒哀乐。好像自己的死,是一件十分淡漠的事情。

白尊不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这样的,蜡黄着脸,蜡黄着眼睛,像中了毒。齐首辅说人应该坦然面对生死,但他觉得这并不是坦然,而是麻木。那双幽深的瞳孔,仿佛用决绝的冷漠报复着压在他身上的一切:每个人的死都是这么没有意义,活着也同样没有意义。

齐首辅常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不死在今日,便死在明日,不过少喝几杯酒罢了。”

快锋他们都很信。

白尊也信,他不害怕,只是不想那天到来时,自己眼神空洞,像一具不曾活过的行尸。

也许在别人看来,暗卫出手无情,性命轻车,眼神也是空洞洞的,和那个民夫无异。

他本来想问问锦幔,可看她傻乎乎的样子,便什么也不想说。

“那边。”

锦幔顺着他眼神,看到一排小小的店铺,家家都挂着酒旗,随河滩一路铺开,好像等着挑选的青砖黛瓦,整整齐齐地立在那里。

他进了最里面一家,酒旗上写着大大的——“小春”,用两根鱼竿撑着。

小春是种酒,用北方的高粱酿的,没有南京的红曲酒那么甜。可是许多人不知道,还以为这是老板的名字,总是“小春,小春”地叫他。

“二位,对不住,今天人多,先喝口茶,马上就好。”小春说着,眼神闪烁,点头哈腰地跑去上菜了。

看来要等上好一阵子了。锦幔打量着油灯下的木招牌:春鱼,春芦笋,春响糊。

锦幔笑道:“每道菜都加了酒吗?”

“有一点吧。”

每张桌子都摆着这三样菜,绿绿的芦笋切成丝,用麻油和酒拌了,盛在小陶碟里,油汪汪的。

没想到他喜欢吃这样的清脆小菜,锦幔笑道:“你饿了吗?我带了点心。”

“不饿。”

店里弥漫着酒气,锦幔闻着有些头晕。

其他人也一样不胜酒力,几杯下肚,话渐渐多了起来。有个人突然提起了李骏惠。

说那个城南的行商,竟然被钦点为长史,长史可不是一般的官职,是藩王府里的管事,是不是要把他派去监视燕王啊。

锦幔听得认真,白尊低声说:“没什么,这两天到处都在说他。”

锦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是监视这样隐蔽的事情,为什么要弄到满城皆知?

“所以你们要北上燕京吗?”

上一篇: 我救的人全死了 下一篇: 悔不该拒这门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