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卫入罗帷(4)

作者: 懦弱宫女 阅读记录

“怎么这么多人。”白尊终于开了口。

“今天是集市。”

“昨天是集市,今天也是集市,怎么这么多集市。”

“腊月里天天都是这样的。”

白尊淡漠地挥挥手,示意车队从偏僻的林子里出城。

“白公子。”锦幔客气地说:“我想去趟香铺。”

香味这种东西,锦幔很难向旁人描述,唯有自己去闻一下,才能确认是哪种味道。她总觉得蚕种的变异是被人下了毒。

可是白尊就像没听到一样,继续走他的路。

“白公子,白公子……我出来一趟不容易。”

“行吧。”他终于立了马。

“香铺在朱雀大道最深的巷子里,骑马恐怕不方便。”

锦幔不敢看他脸色,忙低头,撑开一柄油纸伞。

雨丝细密,锦幔走在前面,伞上画着一尾灵动的金色鱼儿。白尊不耐烦地跟在后面。

他既没有带伞,也没有带蓑笠,到香铺时,只湿了一点点发梢。

说真的,这雨也不大,一个做粗活的小丫鬟何必学人家小姐,娇滴滴地打什么伞。

锦幔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不是我怕湿,是蚕儿不喜欢我身上的潮气。”

她请白尊尝尝这里的春涧草茶,自己却跟着掌柜的进了后院,白尊又不是来喝茶的,他在前厅踱步,踱到八千步时,锦幔才出来。

“锦幔姑娘!”他拍桌道:“你是不是还想吃个午饭?”

“是我不好!”锦幔连忙道歉:“我这就走,只停这一次,以后都听公子的。”

“东西呢?”白尊见她两手空空,以为她忘了拿香。

“没有东西,我什么都没买。”

“什么!你看了这么半天你竟然什么也没买,你这……”白尊气不打一出来,但转念一想,算了,别跟穷丫头一般见识。

“拿走吧,爷给你掏钱。”

“不……”锦幔低头撑伞:“我从不戴香,今天只是过来闻闻。”

自此,白尊便不同她说话,一行人浩浩荡荡,静悄悄地进了庙。

此时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冬日天黑得早,锦幔梳洗了一番,便与老和尚进殿祈福去了。

红顶庙,前面是沐河,后面是丘陵,院墙虽然旧了,由青变灰,砖块却十分牢固,没有半点破损,白尊突然觉得很有意思,这小庙,竟然是用糯米浆浇筑的,和太,祖的陵寝一样。

再看地势,易守难攻,是兵法中的“元宝”模样。

白尊饶有兴趣地四处闲逛了一番,巴掌大的小庙里,贡着东南西北四个娘娘,一个是锦幔参拜的蚕神,一个是药神,还有两个他也不清楚,可能是沐州一带的女神仙。

陈太婆说蚕神昼伏夜出,那小丫头大概是要跪上一夜了。想到这里,白尊的气消了一半,慢悠悠地踱回厢房睡觉。

“蚕神娘娘是沐州人,姓马,名叫马头娘。”

这个名字可并不美妙,锦幔贡上香火,研读着庙里的碑文。

锦幔端着蜡烛,一字一字往下看。马头娘是宋朝人,出身贫苦,小时候跟着父亲务农,后来进了城,跟师父学习养蚕之术。十六岁那年,金人来袭,沐州城里一片混乱,到处都是流民和强盗,梅雨一来,就爆发了时疫。

这一段字迹不清,锦幔吃力地蹲了下来。

“时疫… …”她摸着粗糙的纹路念道:“那是一种让人咳血的病… …死者胸肺溃烂,流出黑色的血,医官束手无策,沐河尸骨如山。马头娘以蚕入药,用火烤,雪腌,石灰烧的办法,将城里的蚕种纷纷做成药粉,洒金沐河里,才抑制了疫病的蔓延。”

最后一段碑文便是讲她如何烧蚕的。锦幔觉得周身发冷,忙紧了紧衣领,原以为蚕神娘娘是守蚕之人,没想到杀起蚕来比谁都干脆。马头娘的金身旧了,脸上脱了皮,白的白,黑的黑。她微闭着眼睛,俯视着锦幔。

东方泛白,大殿清冷。锦幔看着她的眼睛,仿佛看见她生于方寸,困于蚕室,又仿佛看见她一遍遍跪问上苍,自己穷尽此生,是否能破茧为蝶,傲视苍生。

“怎么?”白尊在殿外等了半天,却见她举着蜡烛发呆,冷冷地说:“又在闻蜡烛?”

他还是那么凶,但锦幔只是笑笑,吹灭蜡烛,驱散了兀自缭绕的烟雾。

“我这就好。”

她撩起裙角,绕道后院,掬了一捧井水,扑在脸上。井水虽未结冰,却比冰还寒冷,她深吸一口气,全身都清透起来。

白尊昨晚虽然睡了,却因为起得太早眼睛有点肿,见她神采卓然,鼻尖泛红,只当是她又跑去涂脂粉了,心里突然生出一丝不快。

“走。”他以剑指门,锦幔顺着他的眼神望去,只见车马早早就停在庙外,其他人也都打着抖,盼他们赶紧上来。

上一篇: 我救的人全死了 下一篇: 悔不该拒这门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