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卫入罗帷(49)
是啊……夫人的声音很大,便吵边咳,李骏惠的声音小了点,偶尔几句,换来夫人更大的哭声,锦幔很同情她,觉得是李骏惠不对。
“砰!”后院传来李骏惠重重的脚步声,他走到门口,招手道:“快锋!”
快锋提剑追上,两人一前一后,跳上快马,奔向了喧闹的街市。
“夫人……”
锦幔打了一盆热水,扶她坐起,靠着软枕,锦幔帮她把松松垮垮的簪子摘掉了,索性让头发散着。
夫人闭着眼睛,像流尽了眼泪,干涸没有生气。她平时多骄傲的一个人,此刻仿佛化作了烟尘,失去了全部的重量。
锦幔见外面有丫头探头探脑,忙关上门,吩咐她们干自己的活去。
“我去请大夫。”
“不。”夫人摇头,说着说着,又流出了眼泪。
作者有话要说:手速有所提升,先写完一个故事,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发现自己擅写玛丽苏???
第27章 琵琶
听说大军已经到了河北,燕京城里的风声便一日比一日紧。每天都有军士拿着刀剑挨家挨户搜查,看到不顺眼的人,二话不说,立刻就带走审问。
也有不少公报私仇,冤枉好人的事情,城东有个卖棺材的,看上何员外家的女儿,求亲不得,就去衙门里,说他们唱南曲,是“通南”的人。究竟什么是“通南”呢,普天之下,都认南京为都城,可是布政使竟听了他的话,将何员外斩了首。
一时间风声鹤唳,像李骏惠这种南京来的人,是重点搜查对象,偏夫人病着,府上没人打理,锦幔她们都很担心,每天晚上轮流值夜,守住几个偏门。
小木梅是个有主意的,说:“我觉得这样不行,得白公子和快锋哥哥出来主持才行。”
快锋……哥哥?
锦幔笑道:“那通身的派头,不像哥哥,倒像是阎王爷嫡亲的亲孙子。”
“我觉得还好啊,他话虽然少,性子却很正常,不像白公子,那么凶。”
小木梅本来还挺喜欢白尊的,这次来燕京,认得了快锋,觉得快锋比白尊好多了。
锦幔笑道:“快锋是暗卫你知道吗?”
“所以呢?”
“所以他是不会娶亲,不会纳妾,也不会喜欢上任何一个女孩子的。”
小木梅被噎了一下,嘟囔道:“我又没说要怎样。”
她们聊了两句,悄悄看向夫人,见她还是那副蔫蔫的模样,时而睡着,时而醒着,心情也跟着低沉了下去。
那日飘雪,满城金吾,南京的使臣终于到了,带着圣旨,坐着青色大辗入了城。他身后有三十万军队,已经到了河北,只待一声令下,就辗平整座城池。
燕王丢掉棉被,走上城楼,愤恨地说:“我根本就没有病,是皇上身边的小人陷害我,我太冤枉了,只能起来反抗,实乃被逼无奈!”
他领着两道骑兵,从西郊出击,打散了驻扎那里的骄傲的南军,一夜之间,就解了燕京之困。
燕京百姓又高兴又烦恼,高兴的是终于不用困守孤城了,烦恼的是,莫名就上了造反的贼船,和朝廷正式对抗起来。
燕王张榜征兵,城中壮年男子,立刻去府衙门口报道,有隐瞒者,斩全家。
白尊和快锋也去登记了下,见那里密密麻麻占着两三千人,大多是城里的工匠、小贩。
白尊好奇道:“征这么多人,有这么多刀吗?”
“有。燕王有个地下兵器厂,建在王府下面,每日叮叮咚咚,别人也听不见。”
那他还真是蓄谋已久,用心良苦。
李府风雨飘摇,老爷却依旧诸事不管,成天都和小郡王混在一起。
李骏惠暖着酒,问小郡王:“燕王是什么意思?”
“我怎么知道。父亲在想什么,只有我大哥最清楚。”
城里的防务都在长子朱高炽手里,使臣来了,也是他陪着见的。可是他为人低调,深居简出,从来没在李骏惠面前露过面。
他们在酒楼里坐到黄昏,禁令还没有解除,朝廷的使者也没有出来,李骏惠站在窗前,眺望着王府的方向,金色的瓦片浸没在金色的斜阳里,像泛起的粼粼波光。
宴厅不大,进门一张漆黑的桌子,小郡王坐在桌边,闭着眼睛听曲。
桌子后面摆着一张织锦屏风,画着宋人歌饮的情景。
锦幔小心翼翼地捧上食盒,低着头,生怕被人看到。可是她的手很白,让人忍不住想看。她又长大了些,衣服紧紧绷在胸前。
她一盘盘端出鹅肫掌、灸羊肉、羊肉包和扁食馄饨,以为“阳生之意”,又卷起袖子,盛出冬笋汤。
“锦幔。”
李骏惠在屏风后面对她招手道:“过来暖一杯混酒,冬天喝这个可以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