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228)
楚氏见人都来齐了,看了一眼门口守着的人,那人弯了弯身,把门轻轻关上。
“人都到了。”楚氏的声音有些虚浮。
姜幸走到季琅身边,手从袖子里伸出,悄悄覆上了季琅的手背,有些冰冷。
“老三,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楚氏抬了抬手,话音刚落,季珏就拍了下桌子,从椅子上蹭地站起身,唇上的胡子一颤一颤,犹如受了奇耻大辱般:“娘!你为什么要听信他的话?说我害死大哥,我为什么?当年没能阻止大哥登船是我的错,可错不全怪我,何况我的船也沉了,我怎么会害死大哥呢!”
听到这句话,姜幸骤然抓紧了季琅的手,她看到景氏和卓氏跟她一样变了脸色,正满是震惊地看着季珏,显然也是刚听说的模样。
他害死了大哥?
怎么可能?
“我相信你不是,可是老三为什么这么说,我总要听听缘由。”楚氏不听他的话,只是看着季琅,其他人之所以不插话,似乎也是想听季琅说说来龙去脉,又或者是事情太过震惊,反而不知该怎么张口。
季珏急忙道:“有什么好听的?一定是多木无功而返不甘心,想要挑拨我们侯府的关系才跟他说了什么话,多木是泗泠人,他说的话有什么可信,还有三弟,他也不过是个外人——”
“闭嘴!”楚氏厉喝一声打断了季珏,她掌边的茶杯也被扫地摔了出去,众人一凛,都屏息凝神,姜幸从来没见到楚氏发这么大的火,而季珏后面那半句没说出来的话,众人也都心知肚明。
所有人都知道,却没有人去捅破。
姜幸提了一口气,害怕季珏说出不该说的话,心中紧张万分之时,突然听到季琅轻笑一声。
他拍了拍姜幸的手,从椅子上站起来,终于面向楚氏。
“娘。”他喊了一声,低沉厚重,仿佛承载了千金的重量,楚氏眼中盈满泪水,不知怎么就夺眶而出,她“哎”了一声,回应了季琅,她待他从来都如亲生母亲一般好。
季琅低头吸了口气:“我呢,是不听话不懂事,给府上添了许多麻烦,我不配站在这个位子上。但是,我也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侯位我说好会还给大郎的,我不贪恋,也一定说到做到。”
“你现在说这些做什么?”楚氏觉得季琅的话一字一句都扎在心上,出言训斥他,季琅却只是抬了抬手,示意楚氏不要说话,继而站到了季珏对面。
“二哥说我听信多木的话,其实要是我什么都不知道,他这么说,不用你们质疑,我自己就大嘴巴子抽他。”
“但是我偏偏知道他说的都是真的。”
季珏眉头紧蹙,眼睛坚定不移,隐在背后的手却抓紧了衣服。
“何出此言?”
季琅的声音掷地有声:“因为当年海难的真相,我已经查出了一半。”
季琅说完,季衡宇和季清平都是为之一怔,两人互相看了看,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当年海难,大哥和二哥在海上遇难,而晋王却平安而归,这十七年来,武敬侯府从未停止过对晋王的怀疑,他有作案动机,也有机会付诸行动,所以我们探查的方向一直都是晋王那边。其实海难发生之后,海岸的渔民曾自发发起过搜救行动,最后却是无功而返,大海那么大,想要找到事发地点难如登天,奏报这么呈上给陛下,所以陛下也就信了。”
季琅顿了顿,忽然冷笑一声:“但其实他们并不是无功而返。”
“他们找到什么了?”楚氏问道。
“是,”季琅点了点头,“他们找到了船只的残骸,作为证据,渔民们也将残骸交给了奔赴海镜查询案情的官员,可是这份证据,到了京城里,却没了踪迹。”
季珏紧紧地盯着他:“为什么会没了踪迹?”
季琅不看他,却是看向季清平他们:“你还记得我曾跟你们提到过幸娘在漾春楼看到晋王隐秘的事吗?”
二人点点头。
“当时和刑部的胡主事交谈的人,其实就是晋王府的一个走狗,晋王世子的心腹,他们那时谈论的就是这份证据,胡主事拿了好处包庇晋王,销毁了渔民呈递上去的残骸,为了封口还给渔民一大笔钱,案综上对于那些残骸只字未提。”
“那残骸折断的切面并不是海水冲击造成的,而是人为做过手脚,又用胶体固定后,被海水浸泡然后断裂造成的,就算没有暴风雨,船也依然回不来。”
季珏松了一口气:“所以说,是晋王做的手脚吗?”
“我也以为是这样,”季琅背过身去,看着楚氏,“当年出征泗泠的大船,有两艘主帅驾驭的战船,一艘是金甲,一艘是银甲,二哥回来上的是银甲那艘,有证据被做手脚的残骸也是银甲那艘,二哥明显是被晋王陷害的。上次刑部大清洗,晋王世子被提审,他身边那个心腹有偷换过死囚,所以被抓入狱,现在还在天牢里关着,我瞒着大郎去牢里问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