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镜心劫(6)

作者: 徒往 阅读记录

“大胆!”佟保斥道:“此乃蒙古二公主赠予的……”谁知“同心结”三字未出口,便被自家主子打断。

“无妨。”

展念拿过同心结,胤禟趁此端详,湖蓝衫子,月白布履,眉眼亦清到极致,让人遥想八月平湖秋色,微渡天光云影,寻常景致,观者惊心。

“喜欢蓝色?”

“是啊。”展念对上胤禟双眼,又是不露声色的恍惚,仿佛透过她看见……对,九福晋。“知秋可教你如何请安?”

展念想了想拍戏所学,委身一福,抬头瞧胤禟:“这样?”

“不可抬首。”

“哦。”展念闻言,忙垂眸俯首。

“起来。”

展念甚乖觉地添了句:“谢九爷。”

“我且问你,”胤禟斟酌半晌,“近日营地戍卫遇袭,现已查明,乃是反归顺的蒙古人所为,你以为,此事是严惩是宽恕?”

展念呆住,“女子,女子不是不得干政吗?”

“命你答。”

展念很是摸不着头脑,“这就好比追求一个姑娘,姑娘不乐意,扎你一刀,你自然可以放手不要,甚至捅回去一刀,但如果爱她,就只能选择原谅她。所谓严惩和宽恕,只是不同立场的选择而已。”

佟保早在一旁笑出来,“主子,这姑娘满口胡言,定不是九福晋。”

“你是在试探我?”展念有些无奈,“九爷,拜托,我要是董鄂家的千金,怎么会给你为奴为婢的?再说,你们八年没见,女大十八变,就算我长得像人家小时候……”话未说完,一旁佟保早已喝断她:“放肆!”

展念被这骤然拔高的嗓门吓了一跳,按照剧本,她该下跪认罪罢?不料胤禟持卷支颐,意态闲闲,“佟保,出去。”面上竟浮起极淡一丝笑,“脾气倒是像,过来罢。”

进帐便闻得一缕幽微清妙的茶香,近前时茶香则愈发萦绕馥郁,展念悄悄瞟着茶壶,却见胤禟倒了一杯递给她,展念自然地道谢接过,喝到一半才发觉不对,这已不是她的时代——胤禟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体贴绅士,而是主子,更是皇子。

不知他给她倒茶是何用意,难道又是试探?展念很是纠结,“呃,谢九爷恩赐。”

“你不惧我,亦不敬我,何须故作姿态。”胤禟全无介意之色,“此乃世上最后烧制的龙泉青瓷,当心些。”

展念瞧他少年老成,一本正经叮嘱的话却又孩子气,不由一笑,“你们皇子不该视金钱如粪土吗?一套茶具还这么上心?”

“金钱所用得当,便是大有作为。至于此茶具,”胤禟瞥她一眼,“你不知其价何在罢了。”

展念瞪了胤禟一眼,仰头将茶与茶叶一饮而尽,作高深状道:“哪天你开始摔杯子摔碗了,你就知道什么是更有价值。”

“可惜了此杯阳羡紫笋。佟保还疑心你的来历,这般举止,怎会是宫人。”胤禟淡笑,拾卷重读,“研墨。”

展念低头,瞧了半天才确认眼前的确是一方砚台,绿制黄章,晶莹如玉,石面呈云水纹理,依理雕刻荷锄而归的陶渊明老人家,通体光华淡淡,厚重温和,上端刻着陶渊明的《饮酒》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砚台旁放有墨锭与砚滴。墨锭四四方方,其上描金刻绘修竹清溪,香气扑鼻。砚滴为青白釉莲蓬形,造型精巧别致,左边一朵荷叶盛水,右边莲蓬开一出水孔,几只小螃蟹堆塑其上,活泼生动。胤禟取过砚滴,滴了适量水,“看好。”又拿起墨锭,“重按,轻旋,切莫集中一处,有损砚台。”

展念的目光掠过案上其他用具,皆新奇未见,由衷对古人产生了无边崇拜。

佟保在帐外提醒:“主子,该用晚膳了。”

“进来。”

佟保掀帘,见自家主子从容研着墨,一旁的姑娘倒悠闲地左顾右盼,心下一震,缓了片刻,方命身后的内监:“端上。”

展念目瞪口呆地瞧着呈上的各色菜肴,目瞪口呆地想:晚膳?这才下午两三点的光景吧?又更加目瞪口呆地听下人报了一长串的菜名:“火锅一品:羊肉炖豆腐;中碗菜二品:溜鲜虾,三鲜鸽蛋;碟菜四品:燕窝炒熏鸡丝,肉片炒翅子,果子酱,口蘑炒鸡丁;片盘一品:挂炉鸭子;饽饽二品:白糖油糕,五福苜蓿糕;另,鸡丝面并燕窝汤。”

不愧是皇家膳食,且不论色香味俱佳,连配的碗碟材质成色都极为讲究,各色佳肴有序摆上,佟保躬身道:“奴才们告退。”

展念尚沉浸在□□美食的震撼中,见佟保等皆退下,便知自己不该逗留,“那我……奴婢也告退了。”胤禟闻言,缓缓看了她一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