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渣女的未婚夫(114)
孟庭道:“但他们含辛茹苦供你读书,却要看着你犯下欺君之罪。你可有想过,这将成为你家族的污点。你的两个弟弟往后若走仕途,怕要备受牵连。”
孙典簿眼中似有惶急之色,但很快又如灭去的火星般沉寂下去。
“那也是以后的事了,其实做官又有什么好?倒不如做个教书先生,还少了那些蝇营狗苟、倾轧相争。”
孙典簿说到这里,忽而以认真的目光看着孟庭。
“孟大人,您来看我,是想要知道我替谁顶罪吧?”
孟庭道:“是。”
孙典簿寥落的笑了一下:“孟大人应该能猜到的吧。”
孟庭面无表情:“张乾。”
孙典簿又笑了一下:“孟大人猜对了,就是张家人找的我。至于张乾为什么要这么害孟大人,相信孟大人更是清楚。有人将张家的把柄抓在手里,张家和张乾自然得替那人动手。”
孙典簿的话,印证了孟庭的猜测。
他就知道张乾是汾阴侯的人,只不过,他本以为张家愿意蹚这浑水是因为崇静大长公主的施压。他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为何张家这样的世家要为汾阴侯如此卖力。
原来是被捏住了把柄,这就说得通了。
“翰林院里五品以上的学士,你还知道谁是汾阴侯的人?”
“掌院学士——我们所有人的最高上官。”
“谢谢。”孟庭已经得到了答案,不需要再在这里待下去了。
临走之前,他对孙典簿说了一句:“我会去圣上面前替你求情,尽力为你求条活路。”
孙典簿没料到,不由惊住:“孟大人您……”
孟庭已然行了个礼,离去。
孙典簿一瞬间反应过来,忙奔到牢门口,双手撑在牢门上向着孟庭大喊:“孟大人往后要小心——”
孟庭没有回他,但他知道孟庭听见了。
走过阴冷潮湿的地牢,孟庭的眼神也冷的无以复加。
连翰林院的最高官掌院学士,都是汾阴侯的人。
汾阴侯想将他扼杀于微末初期,那他就回赠汾阴侯一份大礼。
张乾,他会除掉。
掌院学士,他也要一击拉下水。
他要让汾阴侯看看,什么是害人不成反作嫁!
第51章 宠妻
这之后, 孟庭向宫中递了折子,求见皇帝。
当晚皇帝就唤孟庭进了宫。
皇帝身体虚弱,是半躺在榻上召见孟庭的。
殿门被关得紧紧的, 连窗户都被封锁,不漏一点缝隙,完全隔绝了声音。
没有人知道孟庭和皇帝都谈了些什么。
倒是多日后, 大理寺对孙典簿的判决下来了, 判得竟然只是逐出官场永不录用。
这事还惹了不少惊奇,按说孙典簿欺瞒君王陷害同僚,斩首是免不了的, 哪怕家人跟着流放都符合当下的律法。
偏偏大理寺判得这么轻。
不用说,定是皇帝授意的了。
接着就有小道消息流出,说是孟大人为孙典簿求了情,皇帝心软了,才对孙典簿网开一面。
然后就有人议论,怎么孟大人如此以德报怨。一部分人称赞孟庭心胸开阔,极富美德;一部分人讥讽孟庭莫不是魔怔了, 还为害自己的人求情。
当然, 众人不傻,有人猜到孙典簿有可能是个替罪羊。孟庭愿意保替罪羊,果真品行高洁。
众说纷纭之中,孙典簿带着家人悄悄离开了京城。
他这个替罪羊没被判死罪, 那么他在张家人眼里, 就是一个隐患。京城是待不下去的, 唯有暂时远走。
孙典簿走前,家里收到一封匿名信。
信封里竟然装着足足两千两银票。
惊得孙典簿手一抖,那几张银票飞落在地。他那失明的老母亲循着声音问道:“你怎么把人家的信弄洒了?可惜我是没法帮你捡啦。”
孙典簿弯腰捡起银票,他的眼眶已然红了。
他压抑着,努力不让母亲听出自己喉间的哭腔:“一不小心的,没什么……”
孙典簿猜到了,这些银票是孟庭给他的。
他何德何能,竟然能得孟庭这样以德报怨,这样照拂。
两千两,这是他一辈子都不敢想的数字。却被一个本不必管他是死是活的同僚,送到了他的手里。
孙典簿在心中呐喊发誓:他虽远离京城,却定要谋得来日回归!但凡孟庭有用得上他的地方,他定当涌泉相报!
……
那天,孟庭从宫里回来后,天色已太晚。孟庭回府就歇下了。
第二天孟庭才来得及把和皇帝的对话告诉了韩嫣。
天气愈发的热,两个人坐在凉亭下的石桌旁交流纳凉。
韩嫣坐在坐垫上,觉得有些热,想把坐垫拿走,却被孟庭劝说不要着了凉。韩嫣干脆听孟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