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出道入释(135)

作者: 大荒真人 阅读记录

熊清浦心中突然生起“玄窍已经开启”的念头,心中喜悦。结果念头一起,先天一炁就瞬间消散。

这个无边际、无内外的世界也就随之动摇并很快瓦解,神和炁,即元神和真元也有脱离的迹象。

于是熊清浦的精气神很快退回到神阙穴中。他赶紧掐断此念,抱元守一、坐忘内视,大约三分钟后,又重新达到混混沌沌、杳杳冥冥、恍恍惚惚的境界。

不过,这起心动念的瞬间,他已经明白自己开启玄关,已经完成“立鼎”的工作。

接下来就到采药、炼丹、还丹、归鼎、养胎阶段了。而培药阶段,也叫筑基培药。

其主要需要完成两个过程。一是“命”的方面,要求改造身体,让身体气足、健旺,便于心脏和肾脏产生真阴、真质作为炼丹药物;

二是“心性”方面的修炼,要求精气神时时觉照中宫,也就是肚脐后玄关的大致位置,达到神炁合一、杳杳冥冥的境界时,玄关洞开,而肾中的真阳和心脏中的真阴也随之产生。

到了玄窍开启这一步,熊清浦才明白,他以前的筑基已经将培药的第一个过程圆满完成了。

而第二个过程其实与立鼎是同一个过程,无怪乎丹经里也没有立鼎这个过程的划分,都是将玄关窍的开启放在其他阶段里。

其实也很正常,就算是炼外丹,培药、采药、立鼎也可同时进行,何况以人的身体炼内丹呢?

熊清浦瞬间想明白这些事情,赶紧收摄心神、抱元守一、坐忘内视,重新回到这种恍惚杳冥的境界。

不知过了多久,原本在他起心动念的瞬间就瓦解的先天一炁仿佛自虚无中来,又突兀地出现,玄关也随之开启成为无边际、无内外的玄窍。

第110章采药炼药玉液还丹

在恍惚杳冥之际,熊清浦元神也同时保持坐忘内视状态。元神就看到红黄蓝白黑五种脏腑之气顺着真元周流不停。

在运转过程中,五脏之炁散出来被真元炼化,而真元经过五脏,自然而然留下一部分以补充五脏之炁。

熊清浦还现,肾中之水和心(脏)中之炁在真元运行过程中自然混合、交媾形成真元,而后真元又在奇经八脉中运转。

原来,他早就已经不知不觉在实践内丹术了,只是以前他用的是无为法,让真元一直自然运转、自然冲开经脉,而没有注意其具体的过程。

对照丹经,他现自己以前实践的是《灵宝毕法》中所讲的小乘法。因为凡人心气上升,故而心动神驰,而肾水下走,故而外阳,产生。

而修炼内丹术的人逆转这个过程,让肾水上溯,心炁下降,心肾交合,水火既济,产生真元。因为肾属水,心属火,也叫坎离交媾。

坎离交媾之后,真元沿着任督二脉运转周天,最后回到下丹田,完成炼药归鼎的工作。

其实,不知不觉中,他原来的每一次真元运转过程都是一次完整的炼丹过程,只是他一直奉行无为法,习惯成自然,自己都没有觉察,也没有用专门炼丹术语解释而已。

这种修炼只是炼化肾中之精和心中之炁而已,用修真术语来说,所炼的药物只是“铅”(指不含的肾中之精)和“汞”(指不含识神杂念的心脏中产生的气)而已。

所以,材料既然平常,所得的效果也只是使(容颜光泽,肌肤充悦,下田(下丹田)温暖,小便减省,四体轻健,精神清爽,痼疾宿病,尽皆消除)而已。

修行日久,也有普通的延年益寿之效,当然,有的人用于争斗,其实是舍本逐末了。

而这些,在熊清浦身上也都应验过了。熊清浦真元如大海一般磅礴,其实最小乘的丹法已经大成了,炼出的真元也就是内丹了。

只是没有凝聚而已,在丹经中,这些真元也叫丹,并不是要结成一颗弹丸的形状才叫丹,而且丹的本意是粉末状的药物,与真元正好符合。

现在,熊清浦要采的是“肾中真阳、心中真阴”两种“药物”来结成固态的弹丸状的更高级的金丹。

所以这样一来,熊清浦自己总结的炼己、培药、立鼎、采药、炼药、还丹、归鼎这几个元胎以前的阶段只是炼内丹的过程划分,而无法作为境界的划分。

因为,根据材料的不同和所用的火的不同,炼出的“内丹”等级不同。

用钟离权在《灵宝毕法》中的话来说,炼丹要反复炼,将人自身的“药物”的材质不断提升。

由炁液变成精,精变成珠,珠变成汞,汞变成砂(指朱砂,朱砂的成分是硫化汞),砂变成金,金就是金丹。

而这只是筑基和炼精化气的过程。按熊清浦自己的理解,炁液就是人体凡人就有的五脏精微能量,其可以转化为真气。

以此类推,精可以比喻真气,珠可以比喻真元,汞可以比喻玉液、砂可以比喻金液。

而熊清浦如今已经完成了精变珠的过程,后面还差玉液、金液两个境界才能结成金丹。

而在这过程中,除了炼己、培药、立鼎外,采药、炼药、还丹、归鼎要反复进行,只是对象和结果不同而已。

接下来熊清浦要将真元炼成玉液,所采的药物是真阴、真阳。什么是真阴真阳呢?

万物各“阳中藏阴,其阴不消,乃曰真阴”,“阴中藏阳,其阳不灭,乃曰真阳”。

人亦各以禀自父母真气的真阴真阳为性命之本,元阳真气藏于肾府,元阴真液源于心海,阳升阴降,气液传导,水火既济,推动人的生命活动。

元阳真气和元阴真液是人胎儿未生前的先天元炁,其质地比真元这种人在胎儿时的先天之气高级。

元阳真气被称作“真虎”,元阴真液被称作“真龙”,两种物质的烹炼过程又叫龙虎交媾。

不过,由于元阳真气藏于肾水之中,元阴真液藏于心气之中。要将其采出来,除了不能沾染欲念、识神意念以免其变为后天外,还要分辨其阴阳。

因为进行龙虎交媾时,其实肾水、心气也跟着交媾。形成的其实至少是两种物质。

因此丹诀有云:“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州,”

总之,如同用丹炉炼外丹一样,炼丹者在丹炉外并不能直接看到(或者不能看得太清楚)丹炉里的各种化学反应;

只能不断摸索材料的配比,添加的顺序,火候的大小等,从而得出自己所要的丹药。

但是这么做十分麻烦,对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经验要求很高,而且要成功其实有一定的概率性。

你看,钟离权就说什么“真一、二仪、三才、四象、五运、六气……”,说得玄之又玄的。

而熊清浦修炼一直不走正途,现在这样做,其熟练程度和经验无疑十分欠缺。

他参研内丹理论,结合自身实际,早就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现在,开启玄关一窍,内视中又能清楚看到各种五脏之气,他对自己的独创性的想法更加有信心了。

于是,熊清浦将元神一分为二。一部分形成一个太极图,太极图中阴极阳生,阳极阴生,阴阳鱼的两个鱼眼就是真阴真阳。

另一部分提供神火和真意以烹炼药物。熊清浦以白色的性光(即元性、真意)指挥太极图与肾水和心气(其实在内视中都是炁状,肾水黑色,心气红色)结合运转。

运转不久后,肾水和心气也结合成太极图,其真阳在太极图阴鱼的鱼眼,真阴在太极图阳鱼的鱼眼。

这时,再将元神太极图分离出来,去吸纳其它的肾水、心炁继续下一轮运转。

而元性的白光就将肾水、心炁结合成的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鱼眼提取出来,以元性为媒介、为神火烹炼这两种“药物”;

真阴真阳合一,熊清浦的元神感觉如同触电一样,如同一样,妙不可言、美不可言。

无怪乎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将:“自家身体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可见修行之法乐远远胜过世俗的欲乐。

循环上百遍后,真阴真阳就合为一体,形成淡黄色的一点元炁。再将其与玄窍中产生的“金丹之母”,也就是“先天一炁”结合,就形成金丹的“真种子”。

即所谓“采鸿蒙未判之气,夺龙虎始媾之精。”

这个真种子含有元神的核心元性,含有胎息的真息,含有人在形成胎儿之前的有父母提供的真阳、真阴;

总之是包含人形成胎儿前的性和命的本源,含有在胎儿状态呼吸到的宇宙灵气,精气神都是先天元炁性质。这样才形成了可使人长生不老的金丹的真种子。

而后以元性白光指挥真种子,熊清浦顺利地在心合肾中间的虚空位置开辟了中丹田,也叫黄庭宫、土釜,它是结丹的场所。

由于人的玄窍中储存的先天元阳只有一点点(原本在肚脐中,开辟玄窍后,转移到玄窍中),所以形成的真种子也就只有一点。

这点真种子进入黄庭宫中,支撑起黄庭宫的空间,而且作为金丹核心凝聚还丹结成金丹的作用。

而之后,元阴、元阳结合形成的淡黄色元炁,没有金丹之母与之结合,就叫做药物,炼成后,自动落于黄庭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