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出道入释(140)

作者: 大荒真人 阅读记录

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按照如此三重境界修炼下去,不求长生而自然就长生了。熊清浦感觉自己第一重境界都还没有达到,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过,这是真正的在修身养生上的无为大道,顿直入,非根器异常上乘的人能修炼的。

所以,熊清浦虽得闻大道,但也不能完全舍去渐修的金丹大道,总之是渐顿同修。

他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恬静淡然、安闲自在,将元神中潜藏的哪怕一丝一毫紧张和疲惫都完全消除、洗涤掉。

他深切地感觉到,原来真正的放下不是逃避,而是面对。待在人类社会中,不一定就是俗人;

离群索居,也不等于就脱离烦恼,真正清静。

而他修行到现在,有一个烦恼根源还没有消除,那就是他现在还是为人子的身份,而非孤身一人。

为人子,按着传统的孝道,理应建功立业、光耀门楣。至少也要孝养父母,承欢于父母膝下,并且娶妻生子,延续香火。

但是,这些事情,都与他的心性相冲突。在修行前,他感觉父母沉甸甸的期盼和他对家人的沉甸甸的责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一直想逃避。

走上修行路后,有了高远的目标和追求,似乎为自己无法侍奉父母乃至等同于出家的不孝行为找到了理由。

但是,他毕竟还是从小就受儒家“孝”的观念熏陶,相比之下,出入释道二门时间短的多。

而且释道二教也是主张“百善孝为先,成佛成仙得先从忠孝做起”的。

所以,他给了父母家人健康,乃至长寿。但是对于普通人应该追求的事业、爱情、婚姻、子女之类目标,也是父母家人最愿意看到他努力去实现的目标,却一直没有多少行动,其实说破了他还是在逃避。

既然潜意识里在逃避,说明已经形成了烦恼。

即便他可以通过佛门坐禅、道家静定消除烦恼,但是并没有消除烦恼的源头,而且,他觉得这样做,终有一天,烦恼还是会爆的。

只有顺应自然,尽到应尽的责任,偿还该偿还的俗世的债务,了断该了的因果,才能真正安心修道,而且从容解决这些俗事再修道也不迟。

不论修佛修道,达到高层次的境界,都与“无念”为上。而如果要达到“无念”,自然不能逃避。

佛家有“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豪情、担当,也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猛无畏;

儒家有“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大无畏气魄和“舍身起义、杀身成仁”的决心和意志。

而修道者欲盗取天机、逆转生死,更是不可缺乏大勇气和大毅力。

所以儒释道三家不管你皈依哪个,直面困难和直面烦恼的勇气都是不可或缺的。

推而广之,不管什么宗教也都要求勇敢,且不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弱肉强食,即便是做成世间任何一项事业也不可缺少勇敢。

所以,在这样的清静的生活中,熊清浦道心萌生,在反省和感悟中,

现他修行以来,虽然境界不断提升,但除了“慢心”未除外,其实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不够勇敢。

虽然许多人修行是为了出世,而出世的目的是为了逃避。但是,纵观儒释道三教,修行有成者无不是大智大勇的。

他们出世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更高远的追求。并且常常以出世之行入世之事,以入世之行为锻炼出世之心。

所以,熊清浦立志克服怯懦的毛病,决定不但要告别离群索居的修炼生活,回到人群中。

而且还要克服他对人际交往的仿佛与生俱来的恐惧和逃避,积极入世,然后再出世。

如此,即便是已经有人的葫芦庄园或者楼观洞天也不应该是自己久居之地。

想想当初乌有真人不也没有居住在楼观洞天里吗?天上那些仙佛有了自己的更好的空间,不也没有放弃对凡间的关注吗?

恰好,刚有了这种决定不久,他就突然现父母和爷爷有些闷闷不乐,于是他的入世之旅马上就提上了日程。

第114章三人重聚莲花化身

话说这天吃晚饭时,熊清浦现爷爷和父母有些闷闷不乐。\他奇怪地问:“爷爷、爸、妈,您们怎么了?”

只见爷爷和爸爸都摇摇头说:“没什么!”但分明有些勉强。还是他母亲说道:“清浦啊,今天好像是农历腊月2o了,眼看又要过年了。

我们离家两年多,有些想家了。”

熊清浦才猛然一惊,原来他从2o13年1o月23日闭关,出关时已经是2o14年12月25日。

现在又在葫芦庄园中待了一个多月,不知不觉已经到了2o15年2月8日,农历2o14年腊月2o日了。

真是流年似水啊!而且听母亲说他们想家了,显然他们还是将滇省那个山间小盆地当作自己的家,而这里不是。

熊清浦有些惭愧,自己早该想到这一点的。他们应该是早就想家了,只是这一个多月熊清浦回来陪他们,倒是暂时放下了这种思念。

毕竟家乡的山山水水和乡里乡亲是不可能割舍下的,就连熊清浦放下对修炼的执着,找回本心后,也自内心地想家了。

熊清浦更是感觉有些自责,本来当初就想着只要大劫过后,就送父母回去的。

他当初也想到了这一点,毕竟他们三人拥有的三个空间虽好,却没有多少人,更没有熟人,人越到老年,越是念着家乡。

结果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拖延到现在。于是,熊清浦说道:“哦,我差点忘了,那我们就回家过年吧!”

他们听了都很高兴,他爸爸说道:“其实我们早就想回去了,但是又怕给你添麻烦。

我们也知道外面比较乱,不太安全。我们的老家也远远比不上这里,但我们总是忍不住想家……”

父亲一反常态,絮絮叨叨地说一大堆,让熊清浦听得有些脸上烫。

其实每个人都总是习惯以自己的立场来考虑事情。就如同在修行前他对父爱、母爱有些消受不了一样;

现在他从自己角度出的单方面的孝顺,也让他们难以消受,只不过,他们却一直默默地忍着,包容着。

于是,他们当天晚上就收拾东西,决定第二天就走。

熊清浦这时不论是为了越自己还是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都决定要从世外桃源般的葫芦庄园中走出去。

当天晚上吃完饭,他就静定坐忘,运起元神准备与葫芦沟通。哪知元神刚联系上葫芦,熊清浦面前就出现一个粉雕玉琢的如同贾宝玉似的翩翩美少年。

这个美少年一出现就高兴地叫道:“二哥,你出关啦!你找小弟我有事吗?”

熊清浦已经猜到他是葫芦了,仔细一看,虽然变化有些大,看起来更成熟一点,有十七八岁的样子。

但还是可以认出来,“噫,不对,我现在没有用元神,怎么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他?”

而且,紧接着,葫芦就抓住熊清浦的胳膊,如同亲弟弟向他撒娇一样,摇来摇去。

熊清浦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这时葫芦的肉身。

于是惊讶地说道:“三弟,你是不是有什么奇遇?啧啧,这具肉身完全跟真的一样,而且,比我的还强,那至少也是地仙级别。你是怎么做到的?”

熊清湖(就是葫芦,由于他已经变成*人形,今后就称呼他的名字)高兴地说道:“就知道瞒不过你,本来还想给你个惊喜的。

说起来还得感谢二哥你呢,二哥你的练功过程,我和大哥可是看得一清二楚呢。

所以,借此东风,我们两人都成功造出了自己的肉身。我的这具身体也是刚弄好的,所以,你结丹成功时,我没有向你道喜,你不会怪我吧?”

熊清浦听得有些糊涂,他说:“我当然不怪你,不过,到底是怎么回事?”

熊清湖挠挠头说:“唉,说来话长,我们还是将大哥也叫来,一起聊聊吧。”

然后,熊清浦看到熊清湖呆一样,明白他是在使用元神呼唤释清福。

不到三分钟,他们两人的大哥,释清福就来了。释清福的样子变化也很大,看起来二十一二岁的样子。

皮肤洁白、身形圆润,尤其脸型,饱满圆润,有些像画上的佛像。

他一进来,熊清浦他们两人就感觉如沐春风,房间里的气氛一下子显得格外安宁祥和。

他进来后,先向熊清浦微笑地说道:“二弟,恭喜你成功结丹。恰好,我们三人也该交流一下了,言语说来特不方便,你们跟我到莲花里走一遭吧。”

话音刚落,也不见他有什么动作,三人就到了莲花净土中一处荷花池旁边的八角形凉亭里。

进了凉亭,三人相视一笑,面对面坐下。然后各自如同佛像一样,闭目入定,不一会儿,还是在熊清浦的识海,三人以元神方式又相会了。

三人在外面,相貌大同小异,别人一看就是亲兄弟。但在识海里,可就显出巨大差别来了。

三人的元神自然舒展开来,释清福现出光亮柔和的金身,如今有三尺大小,但在其他两人眼中却高大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