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入释(171)
段母脸上露出慈和的笑容:“哪有什么调料,我们是沾了这位道长的仙气了。”
惹得段灵雪不断地打量熊清浦,段父也有些惊异看了看熊清浦。
他们吃完八功德水做的饭菜后,都感觉十分舒适,疲劳尽消,段父还感觉自己仿佛年轻了一些。
由于八功德水有随人意的特性,因而他们只感觉到饭菜还是原来的饭菜,只是不知为何特别可口而已。
于是,本来因为有客人,段母特意多做了不少的饭菜除了熊清浦象征性的吃了一点外,其余都被他们吃光了。
饭后,他们搬了凳子坐到院子中的葡萄架之下纳凉。熊清浦也自然而然地跟他们坐到一起。
就如同吃饭时一样,熊清浦可以让他们忽略自己的存在或者说是让他们不自觉地将自己视为亲近之人。
于是四个人就闲聊起来,大多数时候是熊清浦在倾听和运用他心通了解信息。
很快地,熊清浦就对这一家人有更多的了解,原来,段父和段母都才四十来岁,但显然是提前衰老了。
段父和段母皆有几个兄弟姐妹,只是因为段灵雪五岁时患了怪病后,村民都认为他们一家受了诅咒,如同避瘟疫一样避开他们。
所以他们家搬出了村子,跟亲戚们也几乎没有了任何往来,而段灵雪还有一个十四岁的弟弟在镇上读初一,却是住校,要周末才回家。
对于段灵雪及其家人,熊清浦也在思考如何处理。说实在的,以前熊清浦只是因为敖玄的缘故,才来找段灵雪。
但要说有什么情感,却真的没有,熊清浦可以肯定,哪怕段灵雪是个美女也是一样。
毕竟,熊清浦不是敖玄,哪怕是对于敖玄龙珠记忆中美丽绝伦的爨宝儿,熊清浦也只感觉其可能是自己的曾曾曾……祖母,而没有其它念头。
何况,就连敖玄的情感,也早就在他多次的悟道和修炼中消除殆尽了。
这次找段灵雪,纯粹是为了了结因果。但在了解了他们一家的情况后,熊清浦却对这个饱受不幸但却坚韧、善良的家庭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敬佩之情。
他一时找不到适合的办法,决定走一步看一步。在之后的交谈中,他们不可避免地问起熊清浦的来意。
熊清浦同样向段父和段灵雪说起自己的来意。然后说道:“现在我可以肯定你就是我的哪位故人的转世了,我可以满足你的三个愿望,你说吧”
段父似乎同段母一样,对神仙之事很有免疫力,并不惊讶、也不质疑,总之有些无所谓的样子。
段灵雪有些好奇,问道:“你是神仙吗?不过我没有什么愿望需要你满足的。
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我们不靠天、不靠地、也不靠神仙,是福是祸、是苦是甜,一切都靠我们自己。
而且即便我真是你的那位故人转世,我就是我,不是你的故人啊”
熊清浦有些无奈,“三个愿望”之说,只是他临时起意的。他早就感觉到,以这一家的心性,直接帮助他们,他们未必接受。
而且自己似乎也没有直接帮助段父、段母的理由。那么只能紧扣故人转世之身这一点了,其实这一点对于世俗人来说,也不大能够成他牵涉别人生活的理由。
因为华夏人普遍认为转世后,前世一切就一笔勾销了,就各自自求多福了。
要是在2012以前,这些都是封建迷信,大部分人是将信将疑的。
没想到段灵雪也是这种性格,他们虽然饱受苦难,但很坦然,既不对生活绝望,又没有任何侥幸心里,不指望也不愿接受任何人、任何神仙的任何帮助。
熊清浦想了想,决定先赖在她家,然后慢慢想办法,也慢慢梳理自己的思路。
于是,他说道:“那好吧,贫道看看你们,也就心愿得偿,不过相逢即是有缘,贫道暂时无处可去,却是要在你们家叨扰几日,不知可否?”
如果没有熊清浦之前的话,他的这句话还算真实。但是,他摆明了是神仙,又被段灵雪拒绝后才说自己无处可去,摆明了是假话。
但是熊清浦也有些无奈,他知道这家人虽然饱受不幸,但都活得十分坦然明白。
他既然摆明了是想赖在他们家,也就不再费心编造借口,索性只说个让他们心知肚明的简单借口,如果他们不同意,再做其它打算。
但没想到他们轻易答应了。也许是他们本性善良,也许是他们看熊清浦怎么也不像坏人,也许是他们自觉没有任何值得对方图谋的东西,所以答应了。
总之,熊清浦就在她家住了下来。晚上,他们腾出一个房间给熊清浦,熊清浦却住到了楼观洞天中。
进了楼观洞天,熊清浦惊讶地发现里面大变样了。楼观洞天现在已扩大到千里方圆。
高耸云霄的108峰周围,已有大片新出现的宽广的平原,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中间夹杂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里面的灵气也变得十分浓郁,看来是由于楼观洞天的本体就在熊清浦丹田中,所以会随着熊清浦修为的增长而不断恢复、成长。
而且,以前乌有真人说过,他可以直接从楼观洞天中的通道飞升仙界。
可见,楼观洞天虽然本体在熊清浦丹田里,但说不定那只是个进出的门户,真正的空间不知隐于哪处虚空,与整个宇宙空间相连。
2012后,天地灵气恢复,楼观洞天自然也跟着恢复。而隐在熊清浦丹田的那个楼观洞天的本体——一个三寸大小的袖珍楼阁肯定也吸收了无数葫芦空间中的灵气。
所以才有如此大的变化,要知道葫芦空间中现在的二代葫芦可以制造仙灵之气,而且其蒸腾作用散逸的水汽中都有三光真水呢。
进入那座巨大巍峨的九层楼阁中,熊清浦叩拜了老子、关尹子和归墟真人、天涯真人、海角真人等祖师的塑像。
他才蓦然想起,乌有真人临走时交代过,要抽空给他塑一个像,泥塑即可。
熊清浦脸上发烧,这几年要么杂事缠身,要么忙于修炼。乌有真人又没有规定时间,竟然就将这事忘了,实在不该。
于是熊清浦决定马上行动。但他又有些犯难了,他想,恩师当初对我说泥塑即可,除了他本人德行高深外,恐怕也是考虑到我当时还未结丹,不想为难我而已。
但现在我已经是地仙,自然不可如此寒酸。盘点一下自己拥有的材料,他很快想到了那棵巨大的阴沉木。
于是,他很快入定,通过元神通道联系上释清福。说明来意,释清福马上将那具他已经炼成自己身体但是后来又没什么用的阴沉木身体从莲花净土空间中拿出来。
熊清浦发觉其已经沾上了浓郁的佛门功法气息,就让释清福将其先传给熊清湖,让他先在炼魔鼎中炼一遍,消除佛门气息。
看来还需一段时间,交代完事情,熊清浦就在楼观里打坐了。
第二天,熊清浦借口不想白吃白喝,就自然而然地帮着段灵雪一家干起农活和家务来。
除了稻田里除草、浇水等活计外,他还用八功德水灌溉了院子里的果树、菜地,让整个院子越发显得生机勃勃。
不过,在帮段灵雪家赶着农活时,熊清浦却突然想到,自己有多少年没有帮父母干活了。
如今,自己可以帮陌生人干活,却没有帮父母干活,实在不应该。虽然他安排了分身负责照顾父母,但这份心没有尽到,那与请保姆照顾父母又有多少区别呢?
记得他在读初中时,有一次放“五一”长假,他跟着一个同学去他家。
到了那个同学家,他们家正在犁田,准备插秧,熊清浦和那个同学也帮着糊田埂、拔秧苗。
干了一天农活,很累,本来他们是不让熊清浦干的,但熊清浦坚持要干,自然,他的勤快很受那个同学父母的表扬。
不过,当天晚上,他就反省:“我的父母现在必然也正在忙着插秧的事情,我可以在同学家帮忙干活,赢得表扬,却不能帮父母干活,实在是不应该。
于是,第二天,他不顾那个同学的盛情挽留,也不被八十余里山路的困难吓到。
硬是坚持回家,走了五个多小时的山路,可是累坏了,不过,第二天就帮着家里干农活,当时对自己这个决定很是开心,所以记忆深刻。”
以前他不懂其中的道理,只是凭本心行事。现在读过《孝经》的他知道这是对的。
因为孔子讲过:“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是为背礼。”而且还说过:“夫孝,德之本也。”
所以,即便当时那个同学的父母和现在段灵雪一家再怎么赞扬自己品德好,如果自己不能尽孝,也不能称之为有德。
因为孝道才是一切德行的根本。
意犹未尽,那就看看最热门的其他小说更新了哪些章节吧!
┊┊┊┊┊┊┊┊┊┊┊┊┊┊u
第152章蒙以养正
当然,熊清浦现在已经是地仙,倒是不必马上赶回家去,他很快想到了解决办法。//
当晚,他在楼观洞天中仔细追忆父母的恩情,从十月怀胎的辛苦到抚养自己长大的点点滴滴。
然后,仔细观想父母的音容笑貌,生起浓烈的感恩之心和强烈的孝敬父母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