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入释(30)
而乌有真人的洞府就建在山谷西北面朝东南的山崖上。老熊跟着乌有真人在云彩上停在山崖上,只见乌有真人往石壁上用拂尘挥了一下,就见石壁上出现了一个高大的石门。又是手一挥,石门就缩进旁边山崖,带着老熊进去后,石壁又自动合拢。虽然没有小说中写的那种阵法、禁制的神奇,但也让没有什么法术的老熊十分艳羡。
进了洞府,才觉所谓洞府也只是一个干燥整洁、通风的山洞而已。山洞分为一个体育馆那么大的主洞和旁边的七八个小洞,山洞后面有一汪井口大的泉水。山洞中还有一束束阳光照进来,并不昏暗,据乌有真人介绍,晚上月光、星光也能透进来,洞顶的几百颗珠子也能光,不过,晚上的照明主要还是靠灯烛。洞府中很简陋,除了一个石床,一个蒲团,一个石桌,几个石凳外就再没有什么东西。
进了洞府,乌有真人从袖中甩出一二蒲团让老熊坐在他对面,才对他细细讲起门派和修炼来。
只听乌有真人说到:“为师的丹法派别叫作文始派,本派最得老子本意,开派祖师为春秋时函谷关令尹喜,即文始真人。本派修炼功法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为丹法中最上一乘。修炼下手即以最上一层炼神还虚做起,主张修一已真阳之炁,以接天地真阳之炁;盗天地虚无之机,以补我神炁之真机。教人无所有,无所为,无所执,虚之极而无极,从而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一无所见,则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与天地,似契似离,同于大通,“浑人我,同天地”。这是此派丹法的最高境界。由于此派只主张以神御炁,不讲求精炼炁,更不讲火候药物,因而是一种直指大道的顿修法。
但却是曲高和寡,两千多年来日渐式微,所以现在文始派只有咱师徒两人。不过你可不要因此小觑了本派,因为本派虽然传承不多,法脉不广,但是每个传人皆是一代宗师。就道教内丹而言,本派为最高法派。因为本派一传少阳派,二传南华真人庄子,三传西华帝君王骀,王骀又传张果老,四传麻衣道者,麻衣道者传陈抟,陈抟传火龙真君,火龙真君传张三丰。世人所知文始派的传承就到张三丰为止,而且文始派许多传人皆自立一派,文始派只存丹法派别之名,而无修炼道派组织之实。
其实这是因为本派功法对传人的资质要求太高,才无法广收门徒。而证得本派之道后,那些杰出传人为了光大门派,往往修改丹法,虽然可以渐顿圆融,广收门徒,却落入下乘,以致除了祖师爷外,余者能得道者寥寥无几。
但本派文始真人却有一关门弟子不为世人所知,忠实地传下文始派本源的传承。成为道教的隐修一脉,比佛门密宗还隐秘。所以,本派丹法属于文始派,修炼组织上若硬要安个名字,就叫“子虚派”,子虚派两千多年来传到为师才第四代,历代传人都是一脉单传,传好了隐修一脉,才为世间找一个可以光大道教的天才。上述传人中杰出的庄子、少阳派祖师王玄甫、西华帝君王骀及麻衣道者皆是文始派隐修一脉找的传人。这四人相传皆是关尹子所传,实则后两人是关尹子徒儿及徒孙所传。因为隐修一脉不为名、不为利,只为道法传承,找世间传人时需要假托祖师爷或者化名传承。传入世间这一脉的传承可以加入自己的独创法门。所以出现许多分支,现在道门许多丹派追根溯源皆能祖述文始派。另外,隐修一脉遇到世间文始派各支杰出弟子,也会变化形貌姓名去点化,其中陈抟、张三丰皆受过点化。不过,除了隐修一脉,所受过点化之人要传承文始派原始法脉却不可能,因为一是传人难找,二是必须要有老子传文始、文始再往下传的心印。”
乌有真人说完,顿了顿,突然声色俱厉地说:“这是本门最高机密,入我门中必须保密。否则,泄密后不用为师清理门户,光是世间觊觎心印的修行者就能将你撕碎。现在再问你一次,你可愿意接受为师心印传承,遵守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传承的戒律和任务?”
老熊听了这么多隐秘,心情激荡间,哪知师父突然来了这么一出,他一时没有反应,愣在当场。而乌有真人的拂尘已经举了起来,似乎准备他稍有不同意,就要杀人灭口。
第89章不争无为真正丹道
所以,熊清浦之前总结的调息、静定、胎息、坐忘、虚无的步骤是正确的,符合循序渐进之道。==
一步登天其实只是很偶然之事,虽然值得称羡却不宜效法,循序渐进才是根本大道。
这次感悟后,他真正完全静下心来。不是将表面的念头用修炼方法压下,而是将深深潜藏的追名逐利的念头逐渐勘破、消除。
他反省自己之前囤积物资、想尽快提高实力和让葫芦准备大劫的举动。觉那种急切的心态是错误的,但是举动倒也不算全错。
因为真正的“不争”有三层含义。除了最明显的“不与人争”的含义外,第二层含义是做事时如同下围棋一样,看似下闲棋,却已在为几十步、上百步之后布局,别人根本意识不到这样布局的价值,意义,自然“不会与之竞争或者斗争”。
其最深一层含义是,经常在别人不重视或者根本意识不到的地方着手布局,不知不觉实力远远过对手,让人根本生不起“争心”。
要做到第一层含义,要求修道者向水学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像水一样处于别的事物讨厌的洼地、脏地,自然不会与人争。熊清浦从前选择沙漠安置葫芦就属于这个层次。
第二层含义与“无为”的真正含义是一样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顺应事物自然规律行事,不强作妄为。类似于佛家的“随缘而作”。
具体做法是“致虚极、守静笃”以保持本心的清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即看到万物刚刚萌生的时候,看到万物的根本,内在的规律,然后以此指导自己行事。
万物萌生,事物萌芽之时就意识到其价值并采取相应行动,如同买股票的人买潜力股,如同吕不韦在嬴政他爹还在当人质时就去投资。
这时,某种事物的价值只有自己知道,不用与人争夺、竞争,付出代价最小,收益最大。
这既是“无为”,也是“不争”。还有就是事物的危害刚刚出现时,就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这样只需要举手之劳,这也是无为。
如同修道者防微杜渐、随时反省,不让其不好的念头有展成心魔的机会,就是无为。
同时,随时注意自己的行为和与人的关系,不要酿成别人对自己的仇恨,是自己不必时常与人争斗,就是无为,也是不争!
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相反如果随时赤膊上阵,正面交锋,与人争夺法宝、资源或者如同现在的人们等环境污染了,才去治理,;等动物要灭绝了,才去保护,这些就是典型的“有为”了。
有为劳心费神,效果又不好,实在不值得效法,所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具体到熊清浦自己,他囤积物资是因为他有内部消息,提前在别人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时动手,勉强符合“不争”。
不过,这次“世界末日”早就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在囤积,如果他跟别人正面交锋、竞争,就不符合“不争”之道了。
他让葫芦收取非洲三大淡水湖和贝加尔湖的淡水,别的修行者一般想不到,而且也不像他那样有空间可装,而神仙又看不上,可以说是独门生意。只要不存着“争心、利欲”,也是不争和无为。
所以,知错就改,熊清浦马上联系到葫芦元神,交流了一下现在的境界,让葫芦元神对于熊清浦之前安排的事要随缘而为,不要强求,不能刻意,不能着了痕迹。
不过,葫芦的主根已经搬到塔里木盆地了,既然做了,也就算了。
想清楚了不争无为的道理,熊清浦也就坦然地继续待在楼观洞天里。
他也不在乎闭关的形式,每天悠闲地与父母家人生活在一起,过着田园牧歌的生活,有空就读一些道经、丹经乃至闲书。对于结丹不急不躁、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劫的担心也完全放下了。
接下来的日子中,他阅读了《阴符经》、张伯端著的《悟真篇》,施肩吾著的《钟吕传道集》、钟离权著的《灵宝毕法》、邱处机著的《大胆直指》等书籍或者丹经。
有的书是以前记在脑子里的,有的书是他以前的藏书,现在搬进楼观洞天里。还有楼观洞天的楼阁里的藏书也重新温习、揣摩。
因为熊清浦自从上次结丹未成后,就现他的道门基础知识很不扎实,对于什么是金丹、如何修炼金丹等并不明确。
这是由于他的修炼一直比较特殊,不按正统的来,所以他对正统的丹法也不太重视,以为可以按自己的理解修炼。哪知其实大错特错。
还有就是在网络小说中,金丹早已经非常普及,好似非常容易修成,境界非常低一样。因为金丹之后有元婴、分神、度劫等好几个境界才成仙,成仙后还有真仙、金仙等好多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