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出道入释(35)

作者: 大荒真人 阅读记录

这些妄境实在太真实了,而且不愧是老熊的心魔创造的,将老熊自己已知或未知的无数微妙心思都把握得异常到位。将老熊曾yy过或者未曾yy过的梦想皆在妄境中让他经过一番努力而实现。

于是,老熊刚入定那九天一直沉浸在心魔所设的幻境中。原来龙魂心魔早就想到了自己这个破绽,早早设了妄境幻阵等着老熊上钩了。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因形就势、因势利导,不但成功利用老熊的潜藏的心思,而且很巧妙地利用了老熊在识海中构建的已经很完整的可以表现一个社会、一个世界的环境,因为都是老熊熟悉的地方,很多还是老熊亲自构建的,显得特别真实。所以,老熊一直没现。

直到葫芦元神觉老熊的元神之力渐渐减少,而龙魂越来越强,葫芦元神及几个动物渐渐顶不住了,而且因为与老熊本源相连,感到危险。因为葫芦元神基本是老熊的另一个自己,所以,稍一探究,就知道了老熊的危险处境。于是,葫芦元神再也顾不得隐藏了,全力覆盖半径一千公里的大洋上空,阳光、月光、星光几乎一点也不漏下,用于供给几个动物战斗。

而后,葫芦元神也腾出手来,利用与老熊的元神本源的联系全力念诵《金刚经》和《心经》。因为两个元神的联系,葫芦元神的念诵也达到响彻识海,好似诸佛菩萨皆跟着念诵的境界。念了十遍后,老熊才有了反应。

原来,老熊沉入幻境后,自身元神之力逐渐被龙魂取走,龙魂还通过他从葫芦元神身上取走不少元神之力。而老熊沉浸在几乎完全真实的妄境中,自己的愿望一个个得到满足,快乐无边。而不知不觉中,却是道心退缩,慢心疯狂滋长,念头渐渐被龙魂同化,只要他在继续下去,念头波动属性与龙魂的相似度进入一定范围,就会被龙魂吞噬融合,反客为主。那样,老熊今后的人生或许比现在以及他的妄境中的更精彩。但那时,主角已经不是现在的老熊元神了,也不是葫芦元神了,所以,葫芦元神感到了危险。

知道老熊元神深陷妄境,所以专门念诵《金刚经》和《心经》助他破妄。正好老熊的美梦已经做到修真界(因为妄境中时间大大加快,一生都快要过完了龙魂目的还未达到,所以不得不顺着编下去),而老熊其实几乎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离开地球去修真界,所以入迷不会太深。听到葫芦元神振聋聩的经文后,当即产生了怀疑,因为他怎么感觉修真界与地球环境差不多。而心中一起疑,在葫芦元神经文的帮助下,皆将这九天的生之事的前因后果弄清了大半。不过,这时,老熊的元神之力及念头已经被龙魂弄走吞噬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已经岌岌可危了。所以,虚弱无比,即便心中生疑也逃不脱妄境了,似乎只能按心魔设定的剧本演下去。

这时,老熊才真正感觉心魔的可怕,而老熊这个有自我属性,严格来说,已经有些脱离心魔范畴的心魔就更加可怕了,怪不得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呢!

因为老熊的心魔是他自己的一种隐藏很深的人格结合龙魂而形成。而且,老熊的这种隐藏的人格是他这小半生时间中自身属性加上社会影响形成的。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他这个隐藏人格相当于“我”,用唯识宗的观点来看,相当于末那识中的“我执”。不论怎么形容,都表明他这个隐藏人格不是一般的由人的集合而成的本我或者识神形成的心魔可比。这种隐藏人格更强大,更接近本源。

而之所以形成,与老熊特殊性格、特殊修炼经历有关。而且大概是之前太顺利了,让他有些得意忘形;也许是因为他修佛所积福德不够,而境界太高;也许是因为佛祖对他信仰不坚的惩罚。总之,他稀里糊涂地引狼入室,自己制造了一个空前强大的敌人,让他躲得了外部敌人,躲不了内部敌人。让他深刻理解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含义。

而这个隐藏人格偏偏与龙魂及龙的性格很接近,很契合。而且接受了没有自我意识的龙魂,让这个隐藏人格有了独立的元神,从而形成级心魔。在老熊的经咒的洗炼下,这个心魔将慢心和龙的性格完美结合,心魔相当于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完全按自己的本性行事,念念畅达,比老熊境界还高。而心魔也半人半龙,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性格上,都比老熊的自我也就是道心元神抢了很多。所以,老熊在与之战斗中,屡次遇险,若非有葫芦元神,他这个“自我”早被心魔取代了。不过,加入生这样的事,老熊也不算入魔,因为以正邪的角度看,老熊的心魔也正而不邪,以平等的角度看,老熊的心魔也非魔,如同如来承认大自在天魔的成就不必佛陀差一样。而且,由于相当于老熊身体中出现精神分裂,原有人格被后出现人格吞并,其实也不算死亡。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心魔取代老熊道心元神后,将来更不容易成佛。

而心魔境界高于老熊自己,还表现在老熊被妄境所迷,而妄境是心魔设的,心魔同样要经历这个妄境,而心魔没事,老熊自己却快要消亡了,说明心魔境界高于自己。

而老熊被葫芦元神用金刚经和心经唤醒后,却十分不争气,没有采取任何有效行动,只是将权力下放给葫芦元神,让他自己看着办。葫芦元神只能全力负起责来,一边要为他护持身体,一边要吸收能量,还要注意尽量隐藏并且不能引自然灾害。与此同时,还要与龙魂心魔战斗,还要继续提供元神之力给老熊元神,以维持他虚弱的“生命”。

又是一个生死关头,老熊本性作,又一次选择听天由命。不过,也许是天意,他这一次又选择对了。因为葫芦元神虽也是另一个自己,但是没有主观感情羁绊,而多了葫芦及塔灵的属性,管理老熊身体和能量吸收,指挥几个动物与龙魂元神战斗,的确比老熊更胜任。而且,对手换成葫芦元神后,心魔却不再有知己知彼的优势,反而葫芦及塔灵没了老熊干扰,充分挥好,隐隐对龙魂形成克制,战局又僵持下来,不过,这次龙魂渐渐落了下风,无法完成吞噬老熊元神的最后一步。

而这时的老熊的本命元神也就是道心元神在做什么呢?原来,老熊自被金刚经和心经唤醒后,就对经义有了许多妙悟。以前他对金刚经讲的无我、无相非常难以理解,理解了也做不到。而现在,老熊由于境界低于心魔、智谋低于心魔,导致深入险境而不自知。从而完整地毫无抗拒地经过了心魔推演的老熊可能的十分漫长精彩的一生。所以,老熊的感受异常真实。而恰好在生死关头被用心经和金刚经唤醒,因而获得了难得的机缘,好比一个人经历世俗人一生后还不迷道心,临终前马上修行一样。老熊在得知自身状态后觉得这一生过得值了,混不将生死放在心上,从这一点看,他仍然还没有完全醒来,但也确确实实在顿悟了,姑且叫做梦中修炼吧!

本来,任何修行者入了妄境肯定会中途就意识到了,然后想办法破妄,除非如同《枕中记》中那个凡人面对吕洞宾的道法,才一点反抗力都没有。而老熊枉为几乎达到阿罗汉境界的修行者,尽然在妄境中过完长长的一生时间皆不起任何疑心。一是心魔太高明,二是老熊本做白日梦,三是老熊没有经历过修行界的残酷斗争,警惕性太差,虽然几次遭遇生命危险,但因为他的逃避而没有得到锻炼。从这一点来看,天道是公平的,要修行就必须经历磨难,逃过了外部的劫数,逃不过内部的劫数。

而老熊完整地度过了妄境中一生,全心全意投入,而且带着菩提心投入,在妄境中获得无量福德。虽然是妄境中获得,但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而且对于人的心来说,只要他感受到的就是真的,所以,老熊相当于实实在在获得了这些福德,甚至也获得了妄境中学到的本领。所以,佛家有即妄即真的说法,陈抟可以梦中修炼。可见这种妄境中修炼的效果是可以加诸在真身上的,因为佛家认为人的业力有身、口、意三种,老熊在妄境中全心全意普度众生,造下无数福德,造的是意业。而老熊这次则相当于他的敌人引导他用妄境帮他修炼。本来,人在现实中不可能那么顺利的,而且有各种危险和因果牵缠。而妄境中则没有这些问题,只有一些意业,实在是修炼的便捷方法。当然,要造一个让修行者妄境中一生皆不现的妄境难度太高,而且若不能醒悟则一切白搭。而龙魂很巧合地位老熊造了那么个好的修炼环境,自己也跟着体验过了,但由于不信,不会像老熊一样全身心地带着菩提心投入,所以,没有得到福德。

老熊醒转后,随即感悟金刚经和心经。觉经历了这么一遭后,老熊对金刚经所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了深刻的理解。因为老熊前后对比太过强烈,在被唤醒的前一刻还在呼风唤雨、叱咤风云,下一刻被唤醒后就快要死亡,而他偏偏又认为自己这一生获得值、活得够了。竟然就这么看淡生死,生死都能勘破,自然等达到“无我”。而前后真妄一对比,自然很容易体会到“无相”。如果,一个八十多岁、功成名就、了无遗憾的老人临终前被人这样“唤醒”,告诉他他这一生皆是幻觉,皆是在妄境中度过的,若能如同老熊一样修行悟道,肯定也能悟到“无我无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