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入释(88)
临走时,他们赐下了好几件法器和几瓶丹药,因此为师现在可是富足不少。现在为师将八卦镜和拂尘还给你,另外这瓶丹药里装的是1o颗九转大还丹,就是为师想炼却炼不出来的那种,三位祖师却足足给了我几十粒,让我收徒所用。
现在为师就将这十粒交给你使用了,其余的我给你师兄了。这种丹药补充功力也很是神效,不过,最好还是用来筑基才能物尽其用。”
老熊欢天喜地地谢过师父,心想:“我修行那么久,还次得到丹药呢。”揭开瓶塞,之间丹药呈紫金色,拇指指节大小,光晕流转,暗香扑鼻。果然是仙丹,与之前他吃过的那种黑乎乎的丹药真是判若云泥。
待老熊高兴一番后,乌有真人说:“为师再过几天,就要到仙山,并从那里跟着四位祖师去地府。由于仙山出世,为师飞升就方便了,其实就是到达仙山就行。
因此,其实为师在世间的使命算是完成了。为师一生收过3o多个徒弟,但他们福薄,资质运道皆不好,大部分一生也没有结丹。有两个好不容易结丹了,又在与邪教争斗中牺牲了。
不过,上天待我不薄。到最后时,收了你们师兄弟两个。你们俩年纪都不大,但基本可以确定,你们都能够顺利结丹。所以,子虚派传承有你,而你师兄留在全真派,对全真派也有交待了。
今后为师恐怕很难再见到你们了,所以为师现在要将一些事情向你交割清楚。你刚才点醒了为师,其实这次大劫虽大,但三清、释迦佛等这次肯定会出手。无非是如同这次仙山之战一样,借助天灾淘汰一些人而已,也颇有点末日审判的意思。
所以,你只要正道而行,是没有什么末日之说的。大劫即将到来,由于修行界公开、世界上新入门的修行者不断出现,国家也加强了管理,而且比管理凡人还严格。
虽然你已经自己有自己的道,无需为师多说。不过,为师还是建议你,继续做普通人,并且在保密和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尽自己的力,问心无愧。为师不是教你自私冷漠,而是要时时注意量力而行!”
面对师父的谆谆教诲,老熊十分感动,频频点头。不过,怎么感觉师父像交代后事似地,于是担心地问道:“师父,您此去没有生命危险吧?”
乌有真人笑笑说:“傻徒儿,放心,为师活了几百年,比你还惜命保命的手段多着呢。不过,最高明的保命手段是不履险地。为师这次使命使然,已经有点违背这一点。不过,为师是跟本门三位祖师爷去的,肯定没有生命危险。不过,我们要再次见面,只能在仙界了。”
然后,乌有真人说:“你师兄我已经交代过他了,他这次闭关可能至少要一年。关于大劫之事,为师没有告诉他,因为他太过热心肠,不如让他避过这次灾劫吧。
至于清浦你,不知有什么际遇,有时感觉境界比为师还高,为师倒是很放心。现在为师就将楼观洞天和子虚派掌门之位传给你。”
老熊听了十分感动,多次想向师父诉说自己的本命元神、葫芦等秘密,但可能还是现在的第二元神想摆脱本命元神独立的心思在作怪,最终没有说出口。
而乌有真人见他欲言又止,既有些失落,又比较欣慰。因为子虚派传人肯定得有保守秘密的能力和习惯,对于他个人的秘密,其实没必要告诉别人,哪怕是再亲近的人。
如果熊清浦将自己的秘密主动透露出来,乌有真人虽然会高兴师徒俩的深厚情谊,但理智为子虚派考虑,这种心性就不太适合了。
而乌有真人与老熊他们师兄弟在一起是话那么多,可能一是因为曲高和寡的寂寞,二是因为习惯了对别人保密,无需保密时自然要说个痛快!
接下来,乌有真人将他带到楼阁一层。又带着他庄严地对着老子和关尹子及子虚派三位祖师的塑像叩拜过,重申了子虚派几条简单的门规戒律,就算是将子虚派掌门(其实只是光杆司令)传给老熊。老熊看见乌有真人明显长舒了一口气。
然后,乌有真人拿出一个三寸高的袖珍楼阁,指点他用真元和元神炼化收入丹田,就获得了楼阁洞天这个次元空间的控制中心,要进出洞天心念一动就行。
乌有真人说道:“你师兄就让他在洞天中修炼吧,今后你抽空给为师塑个像,泥塑即可,现在你送为师出去,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们就此别过吧!”
老熊心中涌起强烈的不舍和依恋,但是究竟他现在境界不同,将自己的这些思绪压下。无言地向师父磕了九个响头,然后控制袖珍楼阁核心,与乌有真人一起出去。
第69章离别伤怀坐忘境界
老熊与乌有真人出来,现身在友鹤亭中,这时,时间已经过了一天多了。http:///出来后,乌有真人向他点点头,示意不必多说,就向东飘然而去。
此时,只见亭子外大雪纷飞,皑皑白雪已经积了半尺厚。以老熊和乌有真人的修为,自也不会感觉寒冷,只是明晃晃的白雪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乌有真人如同大雁掠过低空一样,倏忽远去,雪地上不留任何痕迹。乌有真人走的洒脱,但是一行热泪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滴在雪地里,没有任何痕迹。老熊盯着师父的背影怅然凝望了很久,与师父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感觉似乎是做了一场大梦,梦醒后就不见丝毫痕迹。
回想与乌有真人师徒生涯,其实只有一年多,而且聚少离多。但是,乌有真人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耐心解答他的一些很八卦的问题,两人早已建立深厚的师徒之情。
眼看师父消失得无影无踪,老熊心里空空的。就这样站在亭子里,对着皑皑白雪,痴痴地站着,如同一个“望夫石”。他心里空空的,反复回忆师父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心中既温馨又惆怅。
渐渐地,他想到了庄周梦蝶,想到了人生如梦。他的那个从不会在师父、师兄以外的人面前出现的那个活泼的、无拘无束的甚至有点撒娇、耍赖的自我也仿佛随着师父的远去而远去,直到消失无踪。
老熊和他师父乌有真人其实是同样类型的人。都有些愤青潜质,在滚滚红尘中都很寂寞和孤独。老熊因为师父的离去,感觉仿佛是被父母抛弃的儿童一样。心中有浓烈的哀伤和不舍,却又有理智在约束着,知道无法挽留,只是平静地放飞着思绪,酝酿着心中哀伤的苦酒。
在这种情况下,他许多被压下情感,平时被戒律约束如同水中沉淀的杂物一样的思绪、念头、情感也被缓慢地搅动起来并一个个回放。他始终很清醒,但是现在却想肆意放纵一回,任由哀伤的心绪填满心房。
由师父的离去的悲伤和不舍,引了他这小半生的种种类似的情感。他想到了他小时候忍饥挨饿的穷困生活,想到了小学毕业就差点辍学那种同样深沉浓烈的悲伤,想到了自上初中开始就一直背井离乡,一年当中少有几次回家的生活,想到了高中时面对成绩下滑怎么努力也没用的那种焦灼、失望,直到自暴自弃,想到了他面对自己暗恋的女孩却从来不敢表白,眼睁睁看着他投入别人的怀抱的那种悔恨、自责……
他其实还一直以为自己很快乐呢,其实他的出身、他的性格决定的命运早已注定了他快乐不起来,洒脱不起来。所以他才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人称作“老熊”,他从小到大,总是看起来似乎比别人成熟、稳重,也就是被称作“老熊”的原因。
这种灵魂本质的不合群注定他是孤独的,在他还小的时候,他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成熟。当他上了高中、上了大学,真正该成熟时,他却顽固地守着心中的那份天真、良善,宁愿逃避现实也拒接适应现实去成熟。
他其实太渴望快乐了,所以他其实一直在逃避。小时候,他以敏感的心态感应大人们的心情,努力做一个乖孩子,获得表扬,以逃避农村“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粗暴教育方法。
入学后,他沉浸于学习的快乐中,从学习中获得快乐、获得老师同学的表扬和肯定,以此快乐来逃避他对自己衣着寒酸、随时拖欠学费的自卑和不安。
当到了高中,他再怎么努力也无法继续名列前茅时,他感觉学习也不能带给自己快乐了。他感觉自己除了学习就一无是处,如今学习不再好了,天仿佛就塌了下来。所以,他再一次以看书的快乐来逃避痛苦。
这么多年来,他逃避其实很成功,大部分时候,他一直觉得自己很快乐,以致完全将自己都骗过了。其实只有在修道以后,在面对师父和师兄时,他做的才是真正的自我。修道者需要做一个真人,最难以骗过自己,所以,这次,师父的离去让他剥离了这2o多年来以快乐重重伪装、包裹的心。
他冷静地进行这种剥离,这种反省,有种撕心裂肺的感觉,但有有种自残自虐的般的快感。其实,他已经渐渐形成心魔了。
好在今非昔比,他的全身真元始终如同大海一样深沉稳定,虽有波浪,但始终动摇不了根本。他的识海中,道心深种,虽然他剥离了快乐的假象,但也没有如同佛家一样得出“众生皆苦、一切皆苦”的结论。而是渐渐偏向于老子的客观冷静的人生观,偏向于庄子越现实,追求精神畅游天地的逍遥自在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