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子胥长卿(20)

作者: 扬墨 阅读记录

“嗝——”孙长卿捂住嘴巴,无颜面对清苓。天可怜见,他腹里难受,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刚刚强吃了一点点干粟,现在居然打嗝了。

清苓轻笑:“无妨,我给你扎一针,就好了。”

她在孙长卿眉骨上方的攒竹穴上扎了两针,孙长卿眨眨眼,等了一会儿,下一个嗝没来。

“真好了。”孙长卿喜形于色,赞道:“清姑娘高明。”

清苓收拾好医箱站起身:“下次再打嗝,就点按攒竹穴,那样也能缓解。”

孙长卿从榻上坐起来,浑身发软:“记住了,多谢清姑娘。”

清苓提着药箱离开船舱,见伍子胥一人立在船头,脊背挺直,青衣飘飘,身影很是旷达高远。

他在想什么?

清苓收回眼神,慢慢走向船尾,后面跟着的就是她乘的船。她走得很慢很慢,但是等到回到自己船上,偷偷往回看了一眼,伍子胥也没转过身。

清苓泄了口气,挫败地回了船舱。

恍惚之间,伍子胥忽然觉得有视线落到身上,回头去看,刚好见到孙长卿掀了帘子过来。

伍子胥:“怎么出来了?"

“躺得难受."孙长卿蔫蔫地走近,"看你魂不守舍地,想什么呢?”

“没什么。"伍子胥闻到一股怪味,看了孙长卿两眼,殷殷关切的开口,"看你憔悴的,还是回船舱里坐着吧,那样好受点儿。”

孙长卿满脸哀怨:“我在舱里待了两天了。”

伍子胥扶着孙长卿回船舱:"两天也不多,这时候就要好好静养,没事不要乱动。”

孙长卿试图挣扎:“……让我再站会儿”

伍子胥正色:“不能站了,再站更晕。”

孙长卿:“……”

伍子胥扶着孙长卿回舱里躺下,刚要离开,孙长卿喊:"站住!"

"嗯?"伍子胥脚步一顿.

孙长卿笑道:"子胥兄,我使不上力气,你把桌上的姜切几片给我."

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要求,伍子胥的脚步生生地被拖回来,去到桌前,切了两片姜递过去.

孙长卿又道:"子胥兄,你跟季子说得什么,聊了一晚上?"

这是一个非常正经的问题,伍子胥答:"也没什么,只说人力有穷尽,必然有疏漏处,不如完备相关法令,才好顾全更多人."

孙长卿满脸好奇:"你跟我说说怎样完备吧?"

伍子胥:"此非一朝一夕之功……长卿,等你身体舒服了,我们再慢慢聊."

最后几个字,伍子胥几乎一字一顿的说完,孙长卿道:"现在聊……"

说还没说完,伍子胥按着头把他掼在榻上,孙长卿使不上力气,被他不轻不重地打了几下,孙长卿挣扎着笑道:“别打了!”

“子胥兄,子胥兄!”

伍子胥充耳不闻,孙长卿脱口:“别打了,我身体不舒服,我有了!”

伍子胥惊了,看着这不要脸之人:“是吗?几个月了?”

孙长卿笑眯眯:“两个月了。”

伍子胥呵气如兰:“谁的野种?”

孙长卿思索:“……你的?”

伍子胥:“放屁!”

闹了一阵,伍子胥把他头发揉成了个鸡窝,收了手离开。孙长卿在后面还喊道:“官人下次再来啊!”

伍子胥笑着回到船头,江水滔滔,空气明净,一时心情舒畅.

第14章 为师(修)

翌日,一行人到了王都梅里,彼此作别,伍子胥领了孙长卿在自己家中住下。他自己事忙,难得有闲功夫,孙长卿一个人或是去街上逛,或是去流花坊里找姑娘,优哉游哉,也自得其乐。

孙长卿生在诸国中最富的齐国,长于齐国王都临淄,临淄之富奢繁华连周天子的洛邑都难以比肩,而南方的吴越两国却几乎是天下诸侯国中最穷的所在,他在季札的封地时,就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穷苦,还推测王都梅里总会好些,到了吴都梅里,却觉与所期待的差距甚远。

在齐都临淄,集市上交易繁荣,喧嚣嘈杂,每至节日,街上车毂(gu)相击,人肩相摩,举袂成云,挥汗成雨,随处可见欢声笑语,那是何等太平景象?

但这王都梅里,不谈城池残败,街道狭窄,也不说集市不兴,货物粗陋,只看那些街上的普通百姓,身在王都,却常露饥馁之色,便一切尽知了。

吴国穷困之名,实在名不虚传。

孙长卿在街上走着,走到个粥摊前要了碗米粥,他来这儿吃过几次了,觉得这家配饭的梅子干不错。

老板应了一声去盛粥了,孙长卿在斑驳不堪的木案前席地而坐,看见地上放了两把崭新的铁锄。

“老板,新打了两把铁锄啊?”

老板把两个碗放到他面前,一个碗里放着杂粥,一个放着梅子干,笑道:“不是打的,是去铁坊里换得,大王最近下令了,拿这些木家伙能去官家铁坊里换铁家伙。”

上一篇: 蓄谋已久为子卿 下一篇: 末世重生之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