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胥长卿(38)
孙长卿连看也不看,并不理会她,只对阖闾道:“违反军令,在哪里都是死罪。难道只因为违反军法之人是大王爱妃,就能暂不追究吗?敢问大王,吴国军纪和两名妃子谁轻谁重?天下霸业和两名妃子谁轻谁重?”
阖闾语塞,沉默不语。
孙长卿已经知道了他的选择:“臣已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今日,得罪了!”
孙长卿厉声道:“斩!”
手起,刀落。
鲜血飞溅,两颗脑袋滚在地上。
行刑之后,孙长卿又换了两个人来当领队,这次全体宫女进退有度,动作整齐划一。
孙长卿对阖闾道:“请大王检查,这支队伍已可为王所用,驰战沙场了。”
“不必了。”阖闾甩袖离开。僵着脸走了。
伍子胥示意孙长卿安心,自己也跟着阖闾离去。
孙长卿命众人有序退去,待到演武场无人之后,他低头看了看手上的令旗。
时隔二年,令旗在手,他才终于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待到身上的战意重归于平静,孙长卿缓步离开演武场,走到西边时,他回头撇了一眼树上。
“噗通”“噗通”,夫差和专毅掉了下来。
专毅翻身从地上起来,讪笑着行礼:“先生好。”
夫差连忙跟着行礼:“先生好。”
孙长卿嘴角抽搐了一下,转身走了。
暖阁中,阖闾发了半天脾气。
阖闾咆哮:“太不像话!他眼里还有我吗?他知道什么叫大王吗?当着我的面说斩就斩说杀就杀,太不像话!”
阖闾怒喝:“见过迂的没见过这么迂的,见过认死理的没见过这么认死理的,活生生的犟驴子,这会真他娘的长见识了!”
阖闾悲愤:“奶奶的!那两个妃子陪了我好几年时间,昨天还在一起,谁知道今天人就没了!”
阖闾最后一个巴掌拍到案上:“孙长卿,你竟然敢杀老子的女子,老子总有一天要宰了你!”
伍子胥在西暖阁外,品了手中的梅花茶,不为所动。
等到阖闾发泄完脾气,西暖阁里重回安静,阖闾出门,面见伍子胥,任命孙长卿为将,执掌左军。
第25章 编年史(下)
阖闾四年
阖闾计划攻入楚国郢都,孙长卿劝阻说,“民劳,未可,待之。”阖闾纳言。
伍子胥提议将吴军分为三支,轮番游击楚军,阖闾纳言。
此后楚军连年奔波,不堪其苦。
阖闾六年
孙长卿和伍子胥将楚国囊瓦带的大军围在豫章,阖闾再次看到了攻占楚国郢(ying)的曙光,询问孙长卿和伍子胥两人的意见,得到的仍是“郢不可入”的回复,阖闾再次纳言。
三年匆匆流去,因为孙长卿屡屡强调信息和间谍的重要性,吴国便在楚国收买、遣派大量的线人,大量的楚国信息源源不断的流入吴国。
直到阖闾九年,楚国朽木将枯。
朝堂上,楚国主弱臣强,派系林立,内耗严重;
民生上,贵族与平民阶级对立锐化,起义四起;
经济上,因为吴军的连番游击,经济萧条,百姓苦不堪言;
军事上,囊瓦手握大权,军队腐败,武器落后,军队战斗力低下。
这天伍子胥求见吴王阖闾,带来一个消息。
伍子胥道,“王上,臣得知唐两国与楚结怨,我们或许能得到唐国的援助。”
唐国是楚国的属国,阖闾不解,问其原因。
伍子胥道,“之前唐公得到了两匹罕见的骕骦骏马,去朝见楚王熊珍时,便把骕骦马献给了熊珍一匹,楚国的相国囊瓦私下里向唐公讨要剩下的那匹,唐公拒绝,囊瓦便把他拘禁在郢都整整三年,三年之后,唐国的其他人把那匹骕骦马从国公侍从那里偷来,献给囊瓦,唐公才终得回去唐国。回唐国之后,唐国人把此事编为歌谣广为流唱,唐公誓要报仇。”
阖闾大笑,“天意助我!”
很快,吴国的使者带着国书来到唐国,求见唐国国君,唐公打开国书,上面写着:
“楚为无道,虐杀忠良,侵食诸侯,困辱贵君。寡人欲举兵伐楚,愿与君同谋。”
唐公合上国书,道,“愿尽绵薄之力,成吴王之愿。”
不久,类似的一幕又发生了。
这日蔡国使者来到姑苏,以王子为质,表达了愿和吴国联手攻楚的意愿。
与唐国相同,蔡国也是楚国的属国,原来蔡侯有两件银貂鼠裘和两枚羊脂白玉配,便将皮裘和玉佩各献给了熊珍一件。囊瓦向蔡昭侯讨要剩下的,蔡昭侯不给,囊瓦干脆也把他扣留在了楚国。
三年后,等到唐公回国以后,蔡国人效法唐国人的样子,也把玉佩和皮裘送去郢都献给囊瓦,蔡候才得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