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月谣(146)
“去吧,杜仲在门口等你呢。”
放下仇恨,面对自己的感觉原来是这样。云苓一瞬苍老许多,也轻松不少,缓缓闭上眼回到少女未艾时,那最真实的自己。
面下好,天色深沉。李相月端着面,找了一圈没看见杜仲。走到院内,听见高处有人喊,抬头发现杜仲待在屋顶。
轻功上去,夜里的风喧嚣,李相月裹紧衣裳问道怎么跑来这里。
杜仲指着远处,滔滔江水上漂浮各色的花灯。遥遥望去似银河垂挂,满天繁星。
“洪城与聊城有新年放河灯的习俗,今年布固日德占了洪城,切断两城联系,没人敢去河边放灯。形势好了,看他们放放灯也开心。”他说着大口吃面,灯火莹莹,有一盏格外硕大,在河中像展开的莲花。“他们说越大的河灯,越能顺着河水飘向天宫,若你要许愿,你想许什么?”
“河水从高至低流,如何能流到天宫?”李相月手托腮,不假思索。
杜仲斜斜盯着她,嘴角动了动,心想太不解风情。可转念一想,自己也不过是铁树开花,头一遭了。
互相沉默,李相月察觉到一丝尴尬气息。小心地向他挪了挪,试探地问道:“那你有什么愿望?”
不是说飘不到天上去?杜仲哼了声,扭过头。
气氛再次陷入沉默,杜仲后知后觉的明白李相月在给自己找台阶下。不由的暗暗抽了个大嘴巴子,铁树开花怕不是开了朵纸花!
“嗯……我想要这个!”他向天指月,过后又觉得自个儿要求过分。“要不……其实换一个也成……”
李相月端起他吃剩的面碗,朝天高高举起,然后递给杜仲,甜甜一笑:“喏,现在它是你的了。”
一轮弯月,平静的躺在碗底,咬掉半边的煎蛋沉入碗底。朦胧美景与生活琐碎交织,两种不搭边的事和谐共处在一碗面汤内,平淡静谧伴随酸甜苦辣,一切都是恰到好处的相遇。
熟悉的歌谣哼起,曾经在岐山脚下,他用笛子吹过。建安城内,烟花璀璨处他手把手教会她。无数个思念的日夜,她一遍遍吹奏,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了慎儿。
“这首曲子叫什么?”
“寻月谣。”
疑惑,震惊,骤喜,好几种神情来回在杜仲脸上变化。他瞳孔放大,身体忍不住的颤动,猛然抱住李相月,不敢相信的问道:“是我想的那个意思么,你打打我,快看看我是不是在梦里。”
李相月刚想说话,被他用手捂住:“别说话,我怕你开口说的会让我从天上掉到地底。你就当我自己骗自己,多开心一会儿!”
这样的他,说是平日矜持稳重的杜护法谁也不信。毛毛躁躁激动的仿佛十三四岁的小孩子。
“要不要,不要我就倒了。”李相月把他手拿下,装作要将面汤倒尽。
被他一把夺下,一饮而尽,嘴里嚼着荷包蛋含糊说道:“我都吃了,泥别想拿凑!”
李相月哭笑不得,怕他吃的太快噎着,顺着背脊拍:“慢点,我不和你抢。总算知道慎儿饿极了的模样像谁,有其父必有其子。”
吃下有月亮的面,天上的月依然是天上月,眼前月却已是心中月。杜仲眼睛发酸,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心里的姑娘捧着月亮到他身旁。
摘下片竹叶,他搂着李相月吹起寻月谣:
美丽的姑娘要出嫁,她只嫁能摘下月亮的人。
少年,越过山,踏平海,寻不到天上的月亮。
月亮啊,月亮,该怎么摘下来?
他垂着头,回到姑娘的身边。看向她莹莹的笑脸,和手心那捧水中的月光,终于明白要寻的月亮在她心上。
第七十七章
77
屋顶相拥二人,从未靠的这么近,躲过岁月的磋磨,心走到一块儿。
杜仲摸着李相月头顶的发旋问道:“怎么突然想通了?”
她倔的像牛,追的越是急切,就越将人往牛角尖赶。非得自己想通了,便是豁然开朗。
“师父和我说了很多,”李相月倚在他怀中,寂寥微寒的夜里有他的胸膛很是温暖。“你问我为什么如此敬重师父,不单单是她救过我,更是因为她是我一直的榜样,是我梦寐想成为的人。今天我突然发现,原来我向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无愧于心。事事处于真心,成为顶天立地的人才是我要的。”
“或许师父不好,她也是我师父。只是今天她将我逐出云梦谷……”
“她将你逐出云梦谷?”杜仲惊异,翻身就要下去。“我去和她理论,年纪一年年长怎么心眼不见长宽些?”
李相月无语,恨不得翻个白眼,扯住他衣角说道:“无论处于何种原因,你抢走三宝是板上钉钉的事,我若是云梦弟子,如何同欺辱师门之人在一处?师父逐我出门,也是无奈中的上上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