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女状元(309)
想了许久也没想明白,便翻个身睡过去了。
一觉睡到了天黑,晚书才被尿憋醒过来。
冬天天黑得比较早,晚书看着窗外黑漆漆的一片,才慢慢从床上坐起。
她穿好衣服,围了个披风,推开门出去,一阵寒风扑面而来,晚书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出门后,看到有仆人在院门口坐着打瞌睡,晚书差点踢到了他。
仆人听到声音,忙起身揉着眼睛喊道:“大人,您醒了?”
“你在这里干什么?”
仆人战战兢兢的回道:“易叔吩咐奴才在这等着,见到大人起身后去告知他一声。”
晚书看着他冻得通红的耳朵和双手,心疼道:“天冷,以后身边带个暖炉,还有不必在外面等,可在耳房中候着。”
因晚书吩咐过,无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她的院子,那仆人原本以为晚书是要怪罪他的,哪知没等到责罚,却等到一句关心,心里顿时暖暖的。
脸上带着笑容高兴的回道:“奴才遵命。”
“让易叔在膳厅等我,顺便让厨房做些热汤送过来。”
仆人答应着去了。
晚书笑笑,往膳厅去了。
晚书走得慢,去到时,易寻已经候在那了。
易寻拉开凳子,关心道:“大人,饿坏了吧?”
晚书笑笑,“是有点,辛苦易叔了。”
“这些都是我们做奴才的应该做的,不敢说辛苦。”
晚书听得出这是易寻的心里话,有这么忠心的仆人,晚书感到很荣幸。
她指指旁边的凳子,笑道:“坐吧。我一向待你们如家人,你们也别总把自己当成奴才。昨日回府晚,又有事耽搁了,今日叫你来,是想问问我离开这段时日府上没发生什么事吧?”
易寻踌躇了下才坐下,然后认真的想了想,“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桃大娘和李婶子为了一口吃的吵起来,这算事吧?”
晚书笑着摇摇头,“不算。”
易寻又想了想,“这个不算,那应该就没什么事了。总之大人不在京中这段时日,府上一切安好,花圃和菜园都被奴才们照料得很好。”
晚书淡然一笑。
很快有仆人送了热腾腾的饭菜过来,晚书喝了口汤,又对易寻道:“还有十来日便是年关了,咱府里也得热闹热闹才行,易叔,你有没有什么良策?”
易寻有些自卑的低下头,支吾道:“这个,奴才以前就是个赶车的,也不清楚这事如何筹备。”
晚书安慰他,“没事,不会咱就学,你去跟别人打听打听,就算弄砸了,也没事。”
易寻听得心里一股暖流飘过,眼睛闪着亮光看着晚书。
晚书挥手让他下去休息,易寻告退走了。
易寻刚走,晚书觉得有些冷清,又问道:“对了,易叔,今日陶姑娘没来府上吗?”
易寻回答没有。
晚书很奇怪,不过想想有可能是陶知礼不同意。
这个结果对她来说是好消息,她也不想把陶家牵扯进来。
晚书安心的吃起了饭。
第159章 宫门一入无由出
第二天,卢阳王苏睿回京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
这消息不知是不是太后故意命人传出去的,总之整个京城的人几乎都知道了。
早先太后就已经下旨让卢阳王回京祭祖,也不知怎地拖了几个月才入京。
晚书剥着手中的茶叶蛋,感叹道:“京城怕是真的要变天了。”
这卢阳王今年虚岁才十二,是先皇的最后的一个儿子。
先皇子嗣单薄,倒不是说生的少,只是大多死在了娘胎,有些即使出生了,也早早夭折了。
当然是天意还是人为,这个就无人得知了。
最后仅留了苏泺和苏睿两人。
先皇驾崩时,苏睿还在襁褓中,由奶娘带着去了封地。
十多年来,从未回过京,就连太后每年的寿辰,也都只是送了礼物回来。
这次被召回,表明打着祭祖的名义,实则到底怎么回事,只有太后心里清楚。
当然,也不难猜到。
苏泺这颗棋子越来越难控制了,尤其这次赈灾深得民心,太后的“用心”不难猜。
今日不用上早朝,晚书难得歇一天,没想到却被许子艺邀请去郡主府游玩。
这府邸是晚书亲手设计的,又是同窗旧友相邀,晚书也想去看看最后呈现出的样子。
之前问过陶知礼,他只说了个片面,晚书也好奇现代思维和古代匠工结合会怎样?
晚书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看看许子艺和那位小郡主之间的感情到了何种地步?
这从古至今,男女情爱的事皆是最令人好奇的,她是个俗人,也不例外。
用过早膳,晚书就收拾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