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翩瑛(46)

作者:朝鹰 阅读记录

冬日的白天总是短暂,转眼屋檐上的白雪便染上一层绯色。意翩长瑛二人挥别了青衣,便离开了寺庙。

“长瑛,我想走走。“

“好,我让马夫在远处跟着我们。“

“嗯。“

长瑛和马夫打了声招呼后,从车上取了暖手炉,又回到意翩身边递给她。

“谢谢。“意翩接过便径自在前面走着,这条路蜿蜒曲折通向城内,人迹罕至,两边杂草丛生。意翩一步一步在雪路上留下一个个脚印,长瑛则慢她一步在身侧走着。

一时无言,过了许久,意翩忽然开口道:“青衣姑姑出家后的法号为怀珍,含义便是缅怀我的母妃。“

“珍妃娘娘想必是个好主子,才会让下人这样忠心。”长瑛道。

“是啊,也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发现母妃的重情重义。”

意翩不再多言,只是低头沉思着方才青衣告诉她的一番话,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总是有误会呢,为什么人生总是充满遗憾呢。

白雪皑皑,意翩看着前方的路,一时晃了眼,随即又握住身旁的人的手,温暖得让她有了力量继续走下去。

第24章 误会

顺泰五年春。

意翩挑了个好日子进宫去探望太后。

路过御花园时,一片鸟语花香,风和日丽,意翩的心情也不禁好起来。她闭上眼感受着阳光的温度,脑海中浮现出孩提时和子渊追逐、打闹、放风筝的景象,现下想来,那真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公主,皇上来了。”长瑛提醒道。

意翩睁开眼,一抹明黄色身影正向这里靠近。待子渊走近,意翩恭敬地行过一礼。

“免礼。”待意翩起身,子渊方道:“皇姐进宫不看望皇弟,那是要去看谁?”

“去拜见太后。”意翩回道。

“太后?”子渊嗤笑道:“朕还未曾知皇姐也会落井下石。”

意翩不冷不热地看了他一眼,行了一礼道:“秦阳先行离开了,待见完太后,自会去拜见皇上。”

待意翩走了几步远后,子渊忽然喊道:“皇姐,朕命人布好午膳在子陵殿等你。”

明亮的声音传至耳际,意翩脚步一顿,却没回头,只轻轻道了一声“好。”

行至长乐殿,长瑛自觉地在殿门外等候,意翩知道长瑛担心她,便道:“放心,如今她伤害不了我。”

长瑛这才点点头,放下心来。

待丫鬟传报后,这才将意翩引了进去,意翩觉着这丫鬟有些眼熟,不禁多看了她几眼。

“你来做什么?如果是想嘲讽哀家,怕是无法如愿了,哀家赢得起也输得起。”太后冷眼看着意翩。

意翩不做理会,仍是把礼数做全了,恭敬地向她行过礼。

太后不明其意,上下打量着她,眸光一闪,突然道:“你身上佩戴的是何物?”

“太后指的是何物?”

太后慌乱地走下阶,指着她的腰间道:“玉佩……那个玉佩!”

现下,意翩已明白些许这半环玉佩背后的意义,淡然道:“是母妃的遗物,本是要一起入土为安的,最后母妃还是决定留给我,让我有一天戴着她去见太后,她说太后会明白的。”

太后颤抖着双手将玉佩放在手里仔细瞧着,环内刻着的正是太后的闺名,“絮”字。随即,她便对身边的丫鬟道:“玉儿,快,快去房内拿另一半玉佩来。”

原来太后也将玉佩一直保留着,想到这里,意翩内心不禁有些唏嘘。

待玉儿将玉佩拿来后,太后将它们合在一起,两块玉佩完美契合。看到这一瞬,太后转过身去,双肩似有些发颤,有些无力道:“珍妃到底想说什么。”

“太后可还记得母妃的贴身丫鬟,青衣?”意翩看着她的背影,眼神多了几分凄然。

“记得,青衣曾是服侍哀家的婢女,哀家见她照顾周全,便送给了珍妃。”太后的声音有些哑然,像是想起了很久以往的事。

“那太后以为,为什么太后与母妃决裂后,母妃还是把她留在身边,而不是怀疑青衣姑姑是奸细而打发她走呢。”

太后的身体一颤,仍是不肯转过身来,摇摇头道:“哀家不知。”

“那太后又以为,太后从冷宫复出后,多次对母妃使计陷害母妃,为什么母妃不曾还手,难道母妃真的没有太后的把柄吗?”

“因为……因为愧疚,珍妃害过我……所以她愧疚!”

“愧疚?若如太后所想,母妃是心狠歹毒之人,又怎会愧疚?对于太后的所作所为,她不是应该睚眦必报吗?”

太后猛然转过身来,双眼发红,大声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意翩深吸一口气道,“当年之事,我年龄尚小,自是不清楚。可母妃的贴身婢女青衣姑姑却知道许多。依青衣之言,当年太后被人陷害打入冷宫之事,母妃并未参与一分一毫,反而是四处为太后求情。

上一篇: 竹里馆 下一篇: 碎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