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26)
营业员楞了一下,“这是刚进来的,一共十床,还没卖出去。”
“那正好,俺都要了。”把营业员惊得接了一句:“这十床您都要了。”
“嗯,都要了,您开票吧。”
看到姥姥掏出来一沓大团结,营业员才明白过来:“我这就给您开票。”悠悠看她开发票的手都有点抖。
营业员把钱和票据扔到收款台上,转过身给姥姥说:“去年一年十床毛毯也没卖完,没想到这刚进来您全要了。”
姥姥笑着回答:“这毛毯质量真好,俺是真喜欢。”
营业员找了两个纸箱子,把毛毯装到里面,并用绳子系上,帮着送到楼门外。“同志,用帮您喊辆三轮车不?”服务周到,态度良好。
悠悠想到以往看过的文革小说,涉及到营业员都是态度恶劣,骄横懒散。还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悠悠穿过来见到的营业员,大部分服务态度良好。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服务行业体现的很好。当然,也有个别服务态度差的,喊几遍都不搭腔。不过,悠悠还没见过营业员和顾客吵架的。
姥姥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让三轮车直接把货物送到汽车站。坐在客车上,悠悠在空间里,找出好多小碎花图案的棉布样本,让姥姥挑选。
姥姥疑惑的看着她,“你们做棉衣的布咱都买了,你又拿出来这些做啥?”
“做被罩和床单啊,咱得把被子和毛毯都罩上,干净还省事。毛毯太容易脏了,不罩上可没法用。”悠悠小声的给姥姥解释。
姥姥考虑了好长时间,才说:“你那商城里的被罩确实好,不过现在咱们这里没人用,也不知道大城市里有没有。”
悠悠肯定的告诉姥姥:“被罩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我上网查了,别说大城市了,现在临水也有用的,就是布票紧张,没人舍得做。”
第172章 齐帮忙
听悠悠说现在就有被罩,姥姥松了口气。放心的和悠悠挑了起来,最后看好了两种粉色的碎花布,一种粉蓝,一种粉绿,和百货大楼里买的基本一样。
不过,质量比现在的纯棉布高了好几个档次,高支纱的精纺纯棉布,特别适合做床上用品和儿童内衣。悠悠特意找了和现在差不多的窄幅,一样一批,每批一百米。
悠悠还找了一批暗红的窄幅的金丝绒布,由于这种布较厚,一批才三十米,做窗帘足够用。姥姥看了后说,原来这种布是做旗袍穿的,真没人舍得做窗帘。
在水坑下了车,由于东西较多,姥姥雇了个拉地排车的,给了一块钱的车费,让他帮着把货物运回家。
晚饭前,姥姥给舅姥爷家送过去五斤烧羊肉。舅姥姥问她:“妹妹,你把布买回来了吗?这两天没事,让你俩侄媳妇帮着把被子套了。”
正好二舅妈刘朝霞做好饭出来,赶忙说道:“娘,俺和大嫂商量了,一家给姑姑套一床新被子。姑,您别嫌孬,都是俺们自己织的粗布。”
悠悠听了两眼闪光,粗布好啊,这才是正宗的手工织锦,连棉线都是手纺的。于是高兴的喊着:“舅妈真好,还是粗布的被子暖和。”
姥姥用手指着她,“就你个别,今天我买了六床被子布料,已经够用了,你们孩子多,留着自己用吧。”
二舅妈急了:“姑,这是俺们的心意,您得收下,再说俺悠悠喜欢着那。”
姥姥看她真心要给,就痛快的说:“行,俺都收下。明天,你俩去帮着姑套被子。”
第二天,悠悠家还没吃完早饭,舅姥姥就领着两个舅妈来了。爱国舅舅拉着辆地排车,跟在后面,车上是舅妈准备的两床被子和二舅妈的缝纫机。
二奶奶和桂香听见大家说套被子,赶紧收拾好也来帮忙。大伙在院子里铺了两个摊子,分开套被子。
姥爷负责看孩子,悠悠在地上铺了个席子,把迪迪的玩具都拿出来,姥爷用积木教他们摆造型,倒也玩得挺好。
二舅妈用缝纫机,把被里和被面从中间缝上,90公分的窄幅被里成了180公分的宽幅。在被里上均匀的铺上棉花,四周留出20公分的余头。舅姥姥负责称棉花,每床套六斤。
二奶看到了就说:“早先,成亲的时候婆家给套床被子,都不过斤,说是怕过斤把媳妇压懒了。娘家过得好的给陪送床铺盖,娘家穷了新媳妇的日子可是难熬。
俺成亲后娘没给套铺盖,你二爷跟着婶子过,家里也没有,就给套了床新被子。刚睡时炕热还好点,不到天明就冻醒了,保证压不懒。
现在的年轻人可算是赶上好年景了,结婚娘家陪送两铺两盖,婆家给的铺盖也不敢不过斤了,少的也给套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