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26)
“姥娘,咱没事分口袋干嘛啊?”悠悠不解的问。
“到底是个孩子,咱不得先把每套衣服都分开啊,这样,明天大伙来了,就能让她们干活了。看你那啥网上说的,你爱民舅舅不知道哪天就得回去,咱得抓紧时间了。”
“姥娘,咱分开干什么,就这样交给她们干多好啊,一人一道工序,您老不是准备和您今天似的,分开一人做一套吧?”悠悠看着姥姥,迟疑的问道。
“等等,你说的什么啊,一人一道工序,那可怎么做啊?”姥姥和悠悠就没在一个脑回路上,根本说不到一块去。
没办法,悠悠只好从智脑上找出来,服装加工厂的流水作业模式,让姥姥坐在那里,仔细的观看。
两个多小时后,悠悠被姥姥摇醒:“悠悠,起来好好的睡,姥娘终于弄明白了。明天啊,你就等着看姥娘的吧。”
听这话,姥姥精神着那,悠悠可是管不了那么多,困着那,这小身板,还是不行。
初三这天,姥姥果真是大显神通。村里一共来了二十三个帮忙的,加上妈妈和大舅妈,二十五个人。
姥姥从条编厂拿来两摞条筐,比照着智脑上流水线作业的方法,每人一道工序。裁好的布料,放到各人的缝纫机旁。加工好的产品,随手放进筐里,五件就往前面的人那里推过去。
每人加工一道工序,几件过去,就熟练了,速度立马提了上去,精神上也放松了,开始说笑起来。
“大姑,您老是真有能耐,连这种办法都能想得出来。这样干活,可是快多了。”
“可不咋的,俺这一会的功夫,就比刚开始快了一半了。”
工序不同,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一会的功夫,就出现了新问题,用工多的工序,开始窝工,跟不上进度了。
姥姥让她前后的帮着干,即使多一两个工序,大伙适应的也快,窝工的问题解决了。
第329章 服装厂
姥姥收了晒干的布,接着进屋裁衣服。其实就是做个样子,悠悠早在空间里准备好了。
两天的时间,二百套衣服就做好了。爸爸给爱民舅舅配制的药物,也准备就绪。
大伙都夸姥姥的办法好,二十五个人,两天做了二百件衣服,每人一天快合十件衣服了,这套衣服可不好做,光是那十二个口袋,就够费事的,一件衣服跟三件衣服费工。
大舅妈算了下账,惊讶的说:“姑啊,您老人家别要人家的衣服了,领着咱开服装厂吧,咱自己加工自己***进人家的衣服,便宜好多。
您老认识国棉厂的人,直接的从厂里批发布,您就会裁,咱让村里人帮着加工,咱也不让大家白干,咱给大伙发工资。
俺算了,要是加工您老买的短袖和裙子,每人一天能加工二十件衣服。一件衣服就是一毛钱的加工费,一天也能挣两元钱。
要是大伙上了劲,跟干条编似的,起早摸黑,一人能做三十件。妈啊,这一天能挣三块钱。
老年人也有活干了,帮着订个扣子,锁个扣眼,都能跟着挣钱。
姑啊,您就领着咱干服装厂吧,您侄媳妇也跟着您混个厂长干干。”
大舅妈越说越上瘾,舅姥娘给了她一巴掌:“你个缺心眼子的彪子,这厂子是各人能开的,你这是嫌你姑安稳日子过够了,给你姑下套那。”
不过,援朝舅舅在一旁听的津津有味,他知道胜男舅妈跟着姥姥卖衣服,去年一年挣了六十多万,也见过姥姥他们卖的那些衣服。
看到姥姥裁衣服熟练,加工衣服也和别人不一样。就疑惑的问:“姑啊,您往外卖的那些衣服,是自己加工的吗?
您是不是在外面开服装厂了,我可是听说,广南省家家户户偷着在家里办厂子,咱这里是不是也有办的?”
悠悠听了,这误会大了。不过,要是能办个服装厂,也是好事。现在,劳动力价格低廉,可物资缺乏。
而自己的商城里,却正好相反,物资丰富价格低廉,可人工费昂贵。
姥姥摆着手,赶紧否认:“没有,我啊,是进货的时候,跟着她们去过服装厂,才知道她们是按工序做衣服的。”
胜男舅妈也上心了:“姑,我原来看公社里的缝纫部,一身衣服做两天,还以为多费工那,今天才知道,服装还能这么做。
姑,咱得想法开个服装厂。您听我给你算个账,咱卖的干部服,最多用13尺布,供销社每尺卖1.20元,要是大量进货的话,每尺不到1元。
加工费和扣子及其他的费用,一元足够了,这样的话,每套衣服才14元,咱可是25元进的。
县里的供销社,年前私下里找我进了一批货,他们进的干部服,一身28元,价格比咱的贵还没咱的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