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79)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晚上,爸爸和老首长在一起吃的晚饭。老首长让爸爸给舅姥爷捎信,爱民舅舅暑假期间,去了外地集训,9月20日就回来了。

17日上午,一家人去了桂金买的院子,去看望韩德才老人。

桂金买的院子在京都的西北方向,离桂金的大学不远,和各国的大使馆毗邻,环境非常好。宽阔的道路,50米的绿化带,高大的法国梧桐。

来开门的是个勤务兵,桂金在院子里洗衣服。韩德才坐着轮椅,在院子的葡萄架下歇息,两口子看到舅姥爷他们来了,非常的激动。

韩德才转着轮椅就迎上来:“玉林啊,半年多没见家里人,真想你们。桂金放暑假去看胜英了,俺们俩也回不去,家里人都好吧?快进来坐。”

勤务员赶紧上前,推着轮椅:“您老小心。”

舅姥爷赶紧上前:“好,家里都好。您们春节回去就知道了,咱们村啊,又办了个服装厂,村里的妇女,都有活干了。桂香还当上了技术员,一个月150元的工资。”

桂金娘听了,对舅姥娘说:“真想回去啊,在这里,俺人生地不熟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首长给安排了个勤务员,德才都是他照顾,俺就是做个饭,桂金连衣服都不让俺洗。”

舅姥娘说她:“大奶奶,您也五十多了,该享福了。等桂金有了孩子,您想闲着也没时间。”一句话把正在倒水的桂金臊了个大红脸。

悠悠妈妈问桂金:“您啥时候从部队回来的,那边啥样,打不起来吧?”

桂金轻松的说:“应该打不起来,咱们这边挺紧张的,俄国那面没见动静,还和原来一样。

不过胜英他们,训练量加大了。我去了两个月,他就集训了一个半月。

幸好朝霞在那里,不然俺得焖死。俺回来的时候,爱军还让俺捎信,告诉您们,不用担心他,他们那里没事。

朝霞和孩子们都好,特别是小智萍,真让人稀罕,粉嫩粉嫩的,小小的年纪就懂事了,有什么好的都知道给哥哥们留着。几个哥哥都宠着她,一点也不霸道。爱军团长对几个小子立眉横目的,就喜欢她。”

舅姥娘说:“朝霞是个有成算的,几个孩子有她管着,错不了。”

舅姥爷嘴上没说什么,悠悠看见他听了桂金的话,明显的松了口气。

爸爸帮着勤务员把带来的东西放到储物间,韩德福和韩德库两家,给桂金父母捎来成箱的咸鸭蛋和鹅蛋。

韩德才说:“今天晚上,老首长过来,真好让他尝尝。他啊,年龄越大越倒回去了,整天念叨着咱韩屯的东西好吃,说退下来了,就去韩屯养老。”

大家坐在葡萄架下的石凳上,喝茶唠嗑。悠悠观看桂金家的院落。

第371章 外国人

小小的院落干净利落,三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东南一间大门,两间倒坐房。四周的房子都是前出檐的,廊檐衔接,下雨天根本淋不着雨。

院子中间的空地上,栽着石榴和海棠树,还有一架葡萄。葡萄架下,放置着一套石桌石凳,古朴典雅。

几个老人唠嗑,桂金和妈妈去厨房准备饭菜。桂金家的厨房在倒坐房里,另外一间倒坐房,是储物间。

东西厢房是四间单独的住房,勤务员住了一间东屋,其他的都闲着。

三间正房中间的是厅房,东边的一间两位老人住,西边的一间,桂金两口子住,这样照顾老人方便。

吃了午饭,老人拉呱唠嗑,桂金和妈妈带着智慧和悠悠姐弟,去了华侨商店。

华侨商店里人更多了,买东西的也多了。和去年不同的是,外国人多了,悠悠竟然看见了几个非洲人。迪迪看见了,小声的问悠悠:“姐姐,老包是非洲人吗?还真有黑人啊。”

悠悠听了满头的黑线,这咋联系的,一般人拍马也赶不上。

“不是,包拯是咱华国人,就是长的比一般人黑些,和非洲人相比,他算是白人了。”

迪迪想了一会,高兴的说:“姐姐,我明白了,爱国舅舅比爸爸黑,可和韩道荣比起来,爱国舅舅就是白的了。”

韩道荣随他娘,又黑又壮,全村就没有比他黑的了。

商店里还有几个英国人,迪迪跟在他们后面,仔细的听着他们的对话,听不懂的就问悠悠。

小嘴利落的重复着他们的谈话,几个英国人听到,围着迪迪,和他打招呼。迪迪倒是不怯场,有问必答。一口流利的英语,不仅英国人夸奖,国内的人也惊讶,一会的功夫,就将悠悠姐弟围在中间。

妈妈她们也在围观的行列,悠悠有意的锻炼迪迪,基本上不插言。迪迪兴奋的小脸通红,和真正的英国人交谈,毕竟和爸爸对话不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