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904)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姥姥有在深南和京都的建厂经验,笑着对援朝说:“姑可不跟岛国的鬼子学,既然投资,就建最好的厂子。

援朝,姑不怕花钱,能帮上你就好。”

胜男若有所思的说:“姑,要不咱在阜城也建个服装厂,投资不大,也能安置大量的待业青年。”

她的这个建议,姥姥特别的同意:“胜男,你们四家的分红,都在姑这里放着,建服装厂是个好的投资项目。”

援朝舅舅建议:“姑,服装厂还是放在震宇公司的名下合适,就像您在京都的投资,在阜城也建个震宇产业园。”

这个时期,国家虽然没有限制国家干部创办企业,不过胜男作为阜城的主要领导人的家属,在阜城投资,总会让人产生不必要的疑虑。

援朝可能考虑到这个问题,才提出了创办震宇产业园的建议。

震宇公司作为合资公司,在京都和深南都有自己的产业。到哪里投资,都大受欢迎,能到阜城投资,说到底就是为了援朝舅舅。

港口到市区这五公里的这片沿海区域,面积太大了,平缓地带大约三千亩土地,建个产业园正合适,也符合悠悠圈地的想法。

沿海的黄金地段被震宇圈住了,后面的土地,基本上就没有投资的了,等于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储备了充足的土地资源。

后面接近四公里的山坡就成了震宇公司的后花园,想啥时间开发都行。

二十平方公里的面积,接近三万亩,比后世占地二万七千亩的某尔电子集团,还大了一些。

回到家里,援朝舅舅和姥姥他们,继续讨论投资建厂的事情,悠悠则去了楼上的休息室,睡午觉去了。

吃过晚饭,援朝舅舅就去了办公室,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震宇公司投资的事情。

第二天的早上,悠悠六点半就起来了,可没人顾得带自己去早市。一家人在客厅,讨论震宇公司投资建厂的事情。

援朝舅舅就对姥姥说了阜城市委的意见,三千亩的土地基本上没问题,土地的价格协商解决。

目前,阜城只有岛国服装厂一个的外资企业,他们是八二年投资建厂的,当时的土地价格是一万元一亩,他们购买的可是市中区的黄金地段。

震宇公司准备购买的是郊区荒芜土地,价格肯定得便宜。

七九年深南的土地每亩才一千元,八二年阜城的土地一万元。由次可见改革开放,极大的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姥姥昨晚和悠悠商议好了,自家在阜城投资,购买土地的价格就高不就低。过不了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开放,阜城作为开放城市,土地价格大幅度飙升。

自家靠着智脑这个先知,提前圈地就是作弊了,不能由于压低地价,给援朝舅舅今后的仕途带来后患。

再说了,自家提前把阜城的地价抬高了,也能为阜城增加收入,起码援朝舅舅执政期间,日子能好过些。

姥姥听了援朝舅舅的回话,马上给京都的林管家打电话,让他带人来阜城,洽谈震宇公司在阜城投资的事宜。

林爷爷这几年,为震宇公司培养了一个综合的团队,管理团队、技术团队都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上百名。

团队里有退休的高级技术人才,有待业在家的年轻人,也有提前退休的中年技术骨干,老中青三结合,班底力量雄厚。

光是出行的车辆,就配置了四辆,两辆轿车两辆中巴,方便这些人员的出行。

为了工作需要,林管家被姥姥委任震宇公司执行总裁的职务,在京都名声大震,八四年元月当选为京都市政协常委。

从阜城到京都,路途比临水还远,坐火车的话,最少二十八个小时。

林管家他们是自己开车来的,十二个小时就赶到了阜城。

林管家他们一到,就受到了阜城市委市政府的隆重接待,姥姥跟着他们一起行动,悠悠和胜男舅妈闲了下来。

第707章 布置工厂

胜男舅妈报道后,没有马上上班。她和悠悠两个,整天在阜城的大街小巷溜达。

胜男舅妈考察市场,悠悠捡漏淘宝,吃遍了阜城的大小海鲜饭店,品尝店里的拿手好菜。悠悠认为,后世的专做海鲜的特级大师,也没现在小饭店里的师傅手艺好。

海滨人做海鲜,都有自己的诀窍,加上现在的纯天然优质海鲜,味道肯定比后世强。

自己有仓储园这个天然的保鲜利器,又有这么好的机会,肯定得储备足够的海鲜大餐,满足以后的口腹之欲。

仅用了两天的时间,震宇公司在阜城的投资,就落在了实处。资金注入,土地丈量完毕,就开始打围墙,清理地基。

同时,阜城政府帮助震宇公司招工,服装厂加上电风扇厂,两个厂子暂时招收工人五千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