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反派心尖宠(穿书)(138)
怎么办?她的心中发慌,太后莫非是当真知道了不成。
就在她六神无主的时候。
上首的太后又说了话了,“你念恩情,哀家也不说什么,可是你可知打探陛下行踪是大罪。”
最后几个字透着浓浓的危险的意味儿。
闻言,明宣松了一口气,立刻又磕头带着哭腔道:“奴婢知道,奴婢知道,可是奴婢也是因为一时受不住罢了,而且,奴婢,奴婢,也对陛下……”
她后面的话没有说完,而后哽咽地说道:“是奴婢错了。”
不过在场的众人却都明白了她的心思,太后语气中带着一丝犹疑,“你竟也是想做昭儿的妃子。”
闻言,明宣泪眼朦胧的看向上首的太后,一时竟看不清她的表情,似乎面无表情一般,心中有一股不好的预感,可她只能道,“是,奴婢一时出了妄念,所以才会如此。”
说完,明宣立刻就以头磕地,很快白皙的额头上就磕出了血,“是奴婢心有妄念,想着陛下对淑妃娘娘如此之好,动了不还有的心思。还请太后将明宣逐出宫吧。”
“这,”明宣听到,太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踌躇。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毕竟沈苓那人不是也是因为对陛下,有心思,太后才让她成为陛下的妃子吗?
她如今也说了出来,或许太后也起了心思也说不定。
陈嬷嬷见此,自然知道这个丫头的心思,想必也想让太后出面,让陛下封她为妃,毕竟太后着实是被这丫头救了。
现在若是当真将这丫头逐出了宫,恐怕太后对她抱有歉疚的心思了。
而且太后也还需要明宣的药,若是当真将明宣逐出了宫,太后的病也是一回事儿。想到之前出去的太医,她不能让太后的身体出现差错。
若是这样一来二去,太后当真将她也有封妃的心思,那可就不好了。
于是陈嬷嬷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立刻出来道,“太后,不如对明宣就小小惩戒一番吧,打几个板子,再扣些赏银,降降等级吧。”
闻言,明宣险些吐了血,这算是小小惩戒吗?不过没关系,她暗暗告诉自己,只要太后知道自己的心思,等沈苓生不来孩子,甚至生了重病,太后自然会想到自己。
一旁赵嬷嬷诧异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友,不知她的心思,这人不是一向看不惯明宣吗?今日竟然为她说话。
但是,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也出来说道,“太后,陈嬷嬷的话,奴婢也同意。”
看在这两人的哀求下,太后终于说了话,“明宣,你认为呢。”
“太后,”明宣闻言,“这段时间,明宣恳求为太后抄佛经祈福,不想碍淑妃娘娘的眼,而且奴婢也争取,不再出现在太后和陛下的面前。”她只能暂且如此,只要太后没有对她起什么怀疑的心思,那么她就还有机会。
钩子已经下下去了,现在只需要机会和时间等待罢了。
她低着头,没有看清杨太后的表情,只是静静的等待着。
屋内安静了一瞬,终于,上首的太后才开了口。
“既如此,你之后便不要再进内殿服侍哀家了,毕竟苓儿可是一直看着的。至于抄佛经一事,你这几日就好好抄写一番,看能否悟出一些道理来。”杨太后说道。
“至于打板子一事,你身体娇弱,还是算了吧。”最后一句似乎带着怜惜。
明宣闻言,紧紧的咬住了牙,口腔内一股血腥味萦绕,苓儿,什么苓儿。她也救了太后您命啊。为何待遇如此不同。
然而,心中有强烈的不甘,面上她却只能满怀感激叩首,说道:“奴婢多谢太后饶命。”
而后,就离开了。
看见明宣离开的背影,太后的眼睛危险的眯了一眯,最终发出一声冷嗤。
见此,陈嬷嬷有些惊讶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为何太后的态度与之前明宣在时,截然不同。
“太后娘娘?”她不由的问道。
杨太后见此,对着一旁的赵嬷嬷说道:“你和她说吧。”
赵嬷嬷闻言,直接便说了,脸上带着气愤之色,“刚才陛下已经派人来了,那宫女根本就没死,醒了过来,招供道,是明宣直接找她的。两人之前根本就不认识,更谈不上有什么救命之恩。”
“什么!”陈嬷嬷立刻就懂了,脸上带着气愤之色,“所以明宣就是在说谎了”。
不过,她就疑惑了,“那为何太后您还将她留在身边。”“不如直接将她逐出去啊。这样心思歹毒的人留在身边,奴婢想想就觉得不寒而栗。”
想到刚才,她还想再踩这宫女一脚,她就觉得或许这人恐怕心思狠毒,而且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这样的人,就是一条毒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