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宫撩皇帝的那些年(383)
……
皇帝久不入后宫,疑惑不解的后妃们渐渐将矛头指向了谢德仪,谁叫皇上就是见着她之后才不肯翻牌子的呢?
谢德仪也是有苦难言,她实在猜不透皇上是怎么想的,就算不喜欢她这个套路,斥责就斥责了呗,怎么还真往心里去了?
她本身对皇帝将她同扫园子的低等宫人相提并论并没多大羞耻之心,在桑梓阁中称病苦苦闷了几日,只是为了向外界示弱,一方面免得有趁势为难她,另一方面,作为当事人,她发觉了那日正赶上了皇上心情不愉的时候,就盼着回头他气消了,平静下来的时候见她艰难之处,能生出几分怜惜。
结果就没下文了。
不光谢德仪,佛堂中的安修仪、长春宫中的夏婕妤,甚至慈宁宫中的太后,都等着皇帝下一步的动作。
偏偏他斥责过谢德仪之后,便没了下文,久久不落下的铡刀将几人都折磨得不清。
总之,在皇帝没进后宫的第二十八天,各宫的娘娘们都望穿秋水,若不是前头有个地位妃嫔去太宸宫送补汤慰问的时候被皇上当场以“干涉政事”的罪名降位禁足,眼下太宸宫门前等待的嫔妃们指不定已经能排起长队来了。
就在这一日较一日压抑的氛围中,王嫔娘娘在慈宁宫向太后娘娘请安时突然晕倒,经太医诊脉证实是怀上身孕了。
平地一声雷,不仅旁人又惊又怒想不到自入宫就被皇上丢在一边的王嫔是什么时候悄摸地侍了寝,乔虞冷眼看着,就是王嫔自己都有些糊里糊涂的,先是茫然,而后才是讶异和惊喜。
王嫔究竟是何时侍寝的?
这个问题怕是可以排上今年宫廷十大未解之谜了。
皇后当着太后的面,强撑着将惊怒之色压制了下去,一回到坤宁宫中,就让人把彤史找出来,根据王嫔诊出来的月份一一对应过去,却发现那一整月都是空白。
“这怎么回事?!”
皇后怒气上涌,怎么会?难不成是有人到她宫中动了手脚?
林嬷嬷看了眼,低声道:“是不是贤妃娘娘和霍妃娘娘……”言尽即止。
之前皇上让那两位娘娘协理后宫,那时皇后怒极了,索性将所有事情都抛了出去,冷冷道看她们都管出什么乱子来。
至于最后这宫权怎么分配的,皇后娘娘已经病了,自然没人敢去打扰她。
后来十皇子突然中毒夭折,皇后才慢慢筹谋着将二妃手上宫权一点点拿回来,碍于皇上的命令,只给她们留了些例如内宫局四房工作分配和监管之类看着很重要实际上找不到口子入手的鸡肋权力。
听林嬷嬷这么一说,皇后当即拍板:“去把贤妃、霍妃叫过来。”
其实,谁都知道王嫔真的怀孕,肯定是皇上的血脉,不说后宫里没有给她红杏出墙的条件,就是王家汲汲营营,好不容易爬到这个位置上,也不会傻到那自己满门的清誉开玩笑。
可……皇后心仿佛被拉扯成了两半。
王嫔腹中的孩子一生下来,定然是她儿子的最大对手,太后心机手段如何,皇后心知肚明,在她的保护下,王嫔这胎安然养到瓜熟蒂落不成问题。
皇后要是想以绝后患,只能从源头上入手,王嫔入宫以来,从未被皇上传召过侍寝,突然有了身孕,只要彤史对不上,她就能将这胎说成来历不明的孽种。
只是这样一来,王氏女儿的闺名也就坏得差不多了。
要不,分家吧?
皇后一怔,眼眸骤然亮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苹果树不开花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8章 冷漠
王家两兄弟的暗流涌动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只是这个时代以宗族为上,像王家这样要脸面的世家大族,不可能将内斗表露在台面上,私下再怎么小打小闹,涉及大事上,总是一致对外的。
原本王修明出身嫡系,背后又有太后娘娘做倚仗,即使王修正一脉风生水起,也始终压不过他去。而自从皇后生下了九皇子,形势就大不一样了。
中宫嫡子,除非实在不堪造就,否则这一筹码握在谁手中都是决胜棋。
尽管传出王嫔娘娘有孕的消息,也没改变分毫,先不说是男是女,庶出就是庶出,先天就差了那么一大截。
正是因为这个,皇后担心若等到王嫔生下皇子,她膝下的嫡子就是太后首当其冲要除去的目标。
她就彤史留白一事重重责问了贤妃和霍妃一番,令她们尽快找出其中缘由,以免影响王嫔安胎。
把人打发走后,又火急火燎地写了封信传回家中,期望她父亲能想个办法,尽早牵制住太后一脉,其中略微提了几句分家的事,反正他们本来就是旁系出身,如果不是初入京时,王修明对王修正有提携之恩,他们两兄弟早该分府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