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哑巴大夫的极品妻(56)
华桑决定先从头把发黄和被虫咬的老叶子摘掉,再跟宋良说掐尖的事,毕竟他们这么多年一直这么种,不一定会相信她。
古代人对土地看的极重,毕竟是靠地吃饭的,有些人甚至家里唯一的生计就是种地,所以大家都很勤劳,地里的草也是定期来锄的,因此并不是很多,再加上之前宋良就已经锄了大半了,剩下的很快就锄的差不多了。
等华桑把所有多余的枝叶揪完的时候,就看见宋良已经把锄具放在地头上,就站在旁边等她。
“锄完了?”揪了半天的叶子,华桑的手已经染上了大片的绿色,扔掉手中的叶子,华桑向宋良走过去。
宋良点了点头,当然也看见了华桑的手,比划道:“你在做什么呢?”
“我正要跟你说这个事,我问你啊,你们种棉花,往年的收成怎么样?”既然以前没有做那些措施,收成应该不会太好才是,华桑就准备从这方面说服他。
听华桑要说事情,宋良也顾不上问她了,对华桑的问题也认真的想了想,比划道:“还不错,多的时候能达到30多斤,可以够做好几套被子的”
这么少,虽然没有种过棉花,华桑也本能的觉得一亩地收成30斤未免有些有些太少了吧,但是看着宋良甚至还觉得30斤是一个好收成时,华桑不得不说古代某些农业发展水平确实有些低下了。
不过现代的那么多提高产量的方法也是多少农民在实践的过程中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现在,华桑打算让他们提前享受这些经验带来的好处,既然这是一个历史上完全不存在的时代,她便不必顾虑太多,况且这应该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情。
“其实我以前看过一本书,上面说棉花长得太茂盛并不是一件好事”华桑不知道如何引出话题,只能谎称是自己以前看的一本书里的。
听着这句话,宋良都有点替她担心了,这明显是又露馅了,她还是一点不会撒谎,被她打趣这么多次,宋良也想吓吓他,于是故意比划道:“以前看过的书?你想起以前的事了?”
华桑没想到他会问这个,一时间没有编好理由,说话开始结巴,并且语无伦次了,“没……没有,我就是,没有,想起了这个事”
看她支支吾吾的样子,憋的一脸通红,宋良也不想太难为她,于是主动转移话题,接着问棉花的事,“长的太茂盛不是一件好事,然后呢?”
见他不再纠结这事,华桑松了一口气,接着往下说:“上面说,棉花长到一定高度,是需要抑制它生长的,应该掐尖,而且棉花花桃也不需要太多,大概六七个就可以了,甚至多余的饵枝也要折断,只需要让果枝能够有足够的养分,长得好就行了”
听她的说明,宋良大概能够明白这其中的原理,其他的都十分好理解,只是为了不跟果枝争养分。
而只保留七朵花蕾,其余的摘掉,大概是贵在精不在多,与其有太多的花蕾,每一朵都得不到充分的肥料,倒不如只留下几个,反而能更有更充足的养分去供其生长。
看他没有再比划,华桑又开口说:“这其中的原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打破顶端优势,从而促进侧枝的发育,枝多才能桃密,但是如果侧枝长到一定高度后,也要掐尖,同时还要去掉侧枝上的侧芽,让更多的营养成分提供给棉桃”
华桑的解释证实了宋良的猜测。
“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宋良走到最近的一株棉花旁,仔细看了看,虽然棉花的叶子长得很肥大茂盛,但是棉花花蕾却一个个十分干瘪。
华桑同样走到宋良所在的那株棉花旁,指着棉花顶说:“棉花上发黄的,生虫的叶子都已经被我给摘了,接下来就是要掐尖和揪去多余的花蕾”说完就把那株棉花的顶部给掐去了。
“我们现在就掐吧,关于摘掉多的棉桃,大概每株留下六到七个就可以了”说完两人就开始行动了。
两人弄到一半,宋怀扬追蛐蛐回来了,看见华桑摘掉的多余的棉桃,捡起来问:“娘亲,为什么把这个摘掉了?”
华桑并没有因为在干活儿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而是耐心的解释:“这是因为一株棉花给不了那么多的棉桃养分,需要摘掉一些,才能长得更好”
宋怀扬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捡了几个,拿在手里玩。
“爹爹和娘亲一会儿就弄完了,你去外面玩,这里面的虫子太多了”看了看小家伙腿上被虫子叮的红包,华桑叮嘱道。
宋怀扬拿着手里捡的棉桃,乖乖的出去等着。
虽然这项活儿不累,但确实有些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弄,毕竟需要一棵一棵的去摘,好在俩人的速度也快,也快要弄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