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秀倒追指南(44)
萧老夫人微微放心,拍着顾清芜的手道:“头名什么的不重要,人安然无事就好。”又道:“这是皇上第一次亲自下场,若是输了,皇帝面上过不去,也有损皇家威仪。”
这话说的颇为密切,是拿她当自家人看待的意思。
李氏也道:“正是,年轻人爱争强好胜,不懂得韬光养晦,平和低调才是为人为官的正理儿。不过我瞧着世子行事稳妥,不会去争这个长短的。”她瞧着水面上,一忽儿又笑道:“看,卫家阿彰也上场了,他少年淘气,恐怕今日憋着要露个脸儿。”
顾清芜顺着她的手指方向望去,果见卫彰撩起袖子,正轻盈的跳上一艘龙舟,拿了鼓槌之后,还不忘抛接耍弄,惹得舟上众人齐声叫好。
李氏转头对着萧老夫人解释道:“卫家和我家是至交,这个阿彰行三,上头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哥哥去了虎威军,家里便想让他走文官的路子,结果他倒好,凭着本事在皇帝面前露了脸,如今在侍卫营里历练呢。”
萧老夫人道:“卫家的考量是对的,一家孩子都上了战场,的确不妥。”思及自家,不禁脸色一黯,为免李氏尴尬,又道:“如今太平盛世,这无论走文官武将哪条路子,只要孩子争气,前程都错不了。”
李氏发觉失言,不由露出些窘态,忙又夸赞萧远林几句,把这话揭了过去。
垂虹桥上传来一阵急雨般的鼓点声,两岸人声一静,比赛就要开始。只听那鼓点渐渐放缓,最后一下落下音时,一支鸣镝朝着江面远处射出,拖着长长的尾音,龙舟霎时从彩绸中破水而出。
龙舟上鼓手的鼓点声响彻江面,瞬间几艘龙船就拉开了距离。当先一艘正是皇帝擂鼓的明黄色龙舟,仿佛箭簇的尖头一般,直射向远处,众人欢呼一片,叫好声此起彼伏。
“现在当先的是皇帝的龙舟。”顾清芜指着水面,跟萧老夫人解释道,“世子那艘在那,和小卫公子不分前后。”
萧老夫人点点头,道:“他这些年虽然丁忧在家,武功却一天也没放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瞧着都觉得辛苦。不过这卫公子也是少年英勇,不可小觑。”
李氏道:“绕过沙洲逆流而上才见真章,那时候众人力气衰竭,加上逆水行舟不易,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不过片刻功夫,龙舟已经划出百米,激起的水波拍打着两岸,而第一艘龙舟上的人影已经看不清了。
众人端起茶来抿了一口,只歇了半盏茶的工夫,手里茶盏还未来得及放下,那鼓点声又由远及近,龙舟已绕过沙洲划了回来。
这回不用顾清芜指,当先一艘明晃晃的在江面上逆流而上,萧老夫人不由叹道:“当今皇上竟然如此神勇。须知这擂鼓不比划桨轻松,既要顾着行船节奏,又要不停不歇的鼓舞士气,十分不易。”
顾清芜道:“世子的船紧随其后呢,您快看。”
绕过沙洲后,皇帝的龙舟偏北岸,而萧远林那艘则偏向奉春楼南岸。卫彰仍是第三,紧咬在萧远林后面,眼见垂虹桥将近,分毫不肯放松。
三艘龙舟都朝着垂虹楼正中的那根彩绸而去,虽然都是彩绸,但唯有正中那根上系着一朵巨大的绢花,眼神和武力都要极为出众,才能在一瞬间将它拉下。
皇帝的龙舟当先冲破了终点垂虹桥,船上众人或多或少都揪到了绸缎,两岸禁军欢声一片,桥上更是擂鼓声声,震耳欲聋。随后是萧远林的龙舟,几乎是毫厘之差的跟在皇帝后面,萧远林振臂一够,就见那朵巨大的红色绢花稳稳的落在他手中,舟上众人顾不得自己的彩绸,扔了桨欢呼起来。
随后是卫彰的船,侍卫营的人输给皇帝无妨,但是禁军和侍卫营都是拱卫京城,是帝王直属,输给禁军,实在不甘。船上少年们颇为失落,但是输了就输了,下了船,又跑去约定要来年再赛。
不多时,萧远林领了赏回来,他那身蓝袍叫水打湿了不少,贴在身上更显出其身材颀长,隐隐可见布料下的肌肉柔韧有力,面色神采奕奕。
顾清芜看了一眼,就赶忙错开目光,见他平平安安的出现在面前,萧老夫人才松了口气,笑呵呵道:“好啦,快先去换身儿衣裳再来,这一身儿水又刚发力出汗,着凉了可不好。”
萧远林应了,转身往鸣雪楼后边去寻自家下人拿衣裳。
江面上新一轮的比赛又开始了,只是刚才那场实在太过精彩,这会儿的叫好声便小了许多。
萧远林一会儿回来,身后跟着几个鸣雪楼的小二,端了几样软糯的点心还有一碟子粽子摆上桌,他先指着粽子道:“祖母,顾夫人,清芜,你们尝尝这粽子如何,刚宫里赏赐的,我让他们帮着热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