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好生活(46)
秦素方抽着鼻子闻了闻,院里弥漫着都是柴火味儿,而且除了这味儿后,还隐约有股甜丝丝的味道,她鼻子灵,顺着味儿到了灶房。
柴火大锅水漂笊篱棍子扔的乱七八糟的,锅底还有点啥东西,亮晶晶的,正打算仔细看呢,被张来弟挡住了。
“你没事就快回去吧,别介你公公骂人。”
秦素方哪想回去,还没打听出唐家人干啥呢。
她眼珠子一转,凑近她神神秘秘道,“婶子,你知道不?”
张来弟被她凑近的大脸盘子吓了一跳,可听她意思是有啥闲话,兴致来了,凑近道,“知道啥,有啥事吗?”
女人嘛,每天的乐趣可不就是说东家场西家短吗!
“牛棚那边……”
张来弟还以为是啥了不得的大事呢,一听是牛棚,表情就没那急切了,大概好几年前,下放了俩老头,白天去地里跟他们一样挣工分,晚上就睡牛棚,喂牛出圈,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从不跟村子里人接触,他们能有啥值得关注的。
“不是啊,我早起不是起的早吗,刚出门口时,见那个瘦巴的老头去卫生所了,我问他咋的了,那人说没啥,可我公公说啊,黎明时候,另外一个老头快不行啦!”
大晚上的把顾长所喊醒,他公公是亲眼见的。
“快死了?”
“谁知道呢!”
村里有人昨个还见那个姓靳的老头自个去卫生所呢,谁知道凌晨时候就不行了?
“咚!”正叽叽咕咕的俩人猛不丁的被巨响吓了一跳。
唐翘站在门外,神色阴晴不定。
张来弟见到闺女,脸上就扬起了笑,“是我跟你嫂子声音太大影响你了吧?我俩这就进屋,你再去睡会。”
唐翘摇头,想起方才听到的话,视线转移到那年轻女人身上,“我刚听说,谁不行了?”
秦素方指指山上,“还能是谁?牛棚那人呗!”
她还为闺女时,就在公社门口见人批斗俩人,戴着牌子游街啥的,是坏分子,听说快要死了,除了感慨一下生命无常外,也没多少可怜对方的情绪。
唐翘思忖着,难道是那晚那老头?
第三十九章好心作怪
是了,她那晚回来时连烤火又被灌姜汤的,还有点不舒服呢,更何况对方年纪又大,还住在山上三面漏风的小破屋呢。
“前两天不还好好地?咋突然就不行了?没去镇上看看吗?”
唐翘套话。
或许是她询问的态度良好,也或许是女人早就憋了许久,这会被问,竹筒倒豆子般,全秃噜出来了,“听说是打水时候跌井里了,晚上被风吹了吹,就起不来了。
至于为啥不送去镇上,翘丫头,你魔怔了?”咋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呢。
是了,她想起来了。
村子里现在是有合作医疗所,规矩就是,按着全村人口从大、小队公益金中提取资金,每个人头平均两块,社员自己交五毛,这是合作医疗资金,为的就是希望实现全部公费医疗。
但在药费上,有另外规定,吃药每次取药要付五分挂号费,药费每次仅限于医药四毛,中药五毛以内,超标的话,自负。
大病需要住院的话,必须得要收据,而且只能报销百分之五十,还必须是队上主管领导签字才能生效,患者不能指名要药,医生处方药药量必须控制在两天之内。
珍贵、补药之类的不给报销,中药外来处方,报销三成,自负七成。
这也是为啥唐家好几个劳动力,却依旧过的食不果腹,穷的叮当响的原因之一,唐大山的药,报销不了多少的。
庆幸的是,他是大湾沟的社员,多少还能公家给出点,这次住牛棚的老人就没那么好运气了,毕竟,这项优惠,四类分子不能参加。
靳老被戴着帽子,不能在卫生所开药,队上主管领导,更不可能给他批字,让他去镇上的医院了。
为啥?怕闹着要公家报销呗。
张来弟有点好奇闺女问这个做什么。
唐翘摇摇头,把门关上了。
她在屋子里一个劲的转,弄的唐菊也睡不好。
“你不能出去转吗!”
唐翘一下扑在她跟前,讨好道,“姐,商量个事呗,借我个钱!”
唐菊瞌睡虫一下飞跑了。
她就知道,她就知道这丫头没存好心!
“没有!”
她给自个攒嫁妆容易吗!
“借你五块钱,一周内还钱的话,翻一倍,立字据,成交不?”
张来弟跟邻居媳妇搬弄是非的时候,又听得门嘭的一声关上了,唐翘跟风似得跑到灶房里。
把笼屉里给唐建国留着的窝头揣上,又打开鸡窝,在母鸡咯咯惊叫声中,摸出了俩鸡蛋,而后用帕子一包,跟风似得跑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