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卖 身给我后(穿书)(108)
如今看来,原来是她自己不知不觉中又跳入了一个火坑。
天道乐见其成。
想起这些之后,殷夏便不再想不通,为什么姬和会杀李叶瑶了。
她也没有什么需要当面问他的了。
原书之中,姬和杀丞相女而未受责罚,反得赏赐,是姬和得宠,丞相失势的一个信号。
那些中立的朝臣开始偏向七皇子。
然而这时,皇帝因为衰弱神伤,开始缠绵病榻。
于是三皇子一党的老臣,开始哭求皇帝册立太子。
皇帝无法,便封了段承瑾为储君。
姬和的一番心思落了空,他的少傅之名,也愈发的刺耳了。
殷夏在窗前枯坐了半晌。
原本就让她看不透的姬和,此时变得更加陌生了。
他对她说过的那些不知真假的话,殷夏有些不敢相信了。
或许对她而言,就此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京城,如同师父很久以前告诉自己的那样,去云泽水乡或是温暖南疆,抑或随便哪个宁静的边陲小镇,安安静静的过一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这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她心中却只有抗拒。
如今姬和还没有满手杀孽,也没有通敌叛国,殷夏忍不住想,事情是不是还有挽回的余地呢?
可是一转念,她却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这不正是他那早亡的发妻所做的事吗?
殷夏紧抿着唇,眸中渐渐失了光亮。
她闭上眼睛,心想,也许我是应该走。
可是随即,又有一个念头冒出来:
如今,我还能走的了吗?
殷夏睁开眼睛,冲着窗外道:“鸠七。”
一道黑影如墨鸦般落下,鸠七单膝跪地,垂首听令,低声道:“小姐。”
殷夏怔怔的看着这突然冒出来的人不说话。
鸠七半跪在原地一动不动,半晌才听到她问:“你跟人会跟丢吗?”
鸠七顿了一下,不知想到了什么,低声道:“再也不会了。”
“......哦。”
真是棘手啊。
殷夏暂时歇了心思,开口让他退下了。
她漫无目的地将目光落在窗外屋顶的飞檐之上,时间悄无声息的流逝,窗外开始落雨,渐有倾盆之势,她心中一个念头渐渐冒出来,顽固的盘桓不去,以至于除了铺天盖地的雨声,她心中只剩这一道声音:
他真的会杀我吗?
......
这场大雨三日未歇,殷夏这三日,也没有迈出房门一步。
直到第三日傍晚,她听到青墙之外传来嘈杂的呼喝之声。
殷夏心中一动,提裙冲入雨幕中,拉开院门看到一众官兵举着火把,押着一个身着白衣的老臣。
是丞相。
她心思急转,电光火石之间想起,因李叶瑶之死牵出的一件事。
丞相痛失爱女,于朝堂之上恳求皇帝严惩姬和,皇帝却处处回护,丞相情急之下,言语辱及已逝的贵妃。
皇帝一怒之下将他贬为庶民,并命人打了他十大板。
可他归家之后,皇帝却又突然改变了主意,觉得之前的惩罚太轻了,于是命人将他关入大狱。
当晚,姬和潜入狱中,想将他诛杀于牢中。
可是他的动向被谢轻菲和三皇子察觉了。
刑部本就在三皇子的控制之中,在谢轻菲的怂恿下,他决定让姬和死在这里,永绝后患。
姬和中了埋伏,身受重伤,幸得乌衣卫拼死相护才保全一条性命,由此元气大伤。
......
官兵押着丞相消失在转角之后,殷夏收回视线,心跳如雷。
她抿了抿苍白的唇,突然喊道:“鸠七。”
“小姐。”
他像只雨燕一样落在她脚边。
殷夏早已习惯了他的神出鬼没,她攥紧了衣袖:“姬和在哪里?”
鸠七抬头看了她一眼,回道:“在栖梧宫中。”
殷夏点了点头,刚刚提起裙摆,就感觉到一道直勾勾的视线。
她转头一看,是站在丞相府门前的李瑾元。
他们隔着雨幕对视了一会儿,而后殷夏率先移开目光,头也不回的冲入倾盆大雨中。
天边忽然落下一道闪电,而后是滚滚雷声。
殷夏遽然间停下脚步,看着落在道旁高墙之上的鸠七问:“丞相被关到了哪里?”
“西山北麓,寒狱之中。”
殷夏目光灼灼的看着他:“带我去。”
鸠七落在她身前,从背后拿出一个不知从哪里顺来的斗笠递到殷夏手边,她从善如流的接过,戴在了头上。
半个时辰之后,他们到了西山东面半山腰处,停在了一个凉亭之中。
他们动作很快,从半山腰处向下俯瞰的时候,恰好看到那些拿着火把的官兵将丞相送入狱中。
之后又过了一刻钟,殷夏在滂沱大雨声中,听到了隐隐约约的马蹄声,渐渐地由远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