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派卖 身给我后(穿书)(151)

作者: 云中扫雨人 阅读记录

她在心中叹道,怪不得谢轻菲后来富可敌国,怪不得太子的兵将从来都是粮草充足,装备精良。

想到这一点之后他暗中拜托了祁山一件事——用她的钱暗中买兵马铁器,送到广陵郡,交给谢逸之。

而谢逸之,会将这些偷偷运到幽云境。

如今幽云境中正在练兵,不出意外的话,三年之后,那里会诞生出一批最不可预测的军队。

……

这三年中,那些微小的改变正一点一点的显出成效。

在大功之下,姬和的过错似乎被选择性的遗忘了,他在外有魏子瑜支持,在朝又颇得皇帝的青眼,除去这些外在因素,他自身也能力绝伦,在一些大事上的判断上从未出过错。

于是他在众臣中的声望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相形之下,太子的表现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若是他甘心辅佐太子也就罢了,可是朝中众臣天天称他为姬少傅,心底明镜似的知道他只认七皇子。

于是他的显赫对太子来说就愈发扎眼了。

然而,皇帝却没想过放弃太子。

他这两年开始醉心道术,起初还只是浅尝,近日却变得越来越深陷了,甚至到了不理朝政的地步。

在被大臣们说烦了之后,他有意将朝政交给太子。

这对于姬和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妙的信号。

然而他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因为丘南剿匪这件事,让众臣对他的印象有了点偏差,再加上殷夏这三年的刻意引导,姬和行事不再像以前那样乖张放肆,变得十分收敛。

于是,他虽然势倾朝野,但在众臣眼中,却是一个活脱脱的贤臣形象——虽固执的认准了七皇子,虽有动摇太子地位的危险,却光风霁月,从未用过什么不入流的手段对太子不利。

而如今,皇帝有心隐退,要下放权力给储君。

这是一件合理而正当的事。

若他是个恶贯满盈的奸臣,他可以生出许多事端。

但是如今这样的声名,却让他不怎么方便搞事了。

他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舍弃这盛名。

……

姬和与自己的人商议过后,回到府中已经很晚了。

殷夏坐在院中石桌上,似是闲来无事,拿了根胡萝卜在那里刻章玩。

见他回来,她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托腮看着他:“你打算怎么做?”

姬和对她这种问题已经习以为常,他有时对她说实话,有时半真半假,有时则故意反着说。

“我还能怎么做?”姬和向她走过去,“陛下心意已决,不论我怎么说都动摇不了他的意思。”

“虽说他退居幕后之后,我手中握着的权力依然能和太子殿下平分秋色,但是他是正统,早晚有一天,我不得不乖乖交出我的权力。”

姬和摇头叹息,似乎已经束手无策,生了退意。

“哦。”殷夏平淡应道,“那你欠我的聘礼怎么说?”

姬和愣了一下,想起当初她说过的“以天下为聘”。

“小姐这是在刁难我吗?”

殷夏摇摇头:“我是认真的。”

她用刻好的胡萝卜方章戳了戳印泥,然后盖在一张题了字的白纸上。

抖了抖那张白纸,她漫不经心的道:“当初你可是答应了的,怎么如今又说我刁难你?”

姬和瞟她一眼:

“我要是做不到呢?”

殷夏淡淡的督他一眼:

“那我和你,也许不久之后就要缘尽了。”

姬和眼皮子一跳,坐在她身旁握住她的手。

有些勉强的说:“小姐不要吓我。”

殷夏淡淡的笑了笑,没说话。

姬和将她的手握紧,眸光闪了一下,“我若是……废了太子呢?”

“怎么废?”

姬和无所谓的扯了扯嘴角:“只要不择手段,总有办法让陛下对他失望。”

殷夏垂眸看着两人的手:“那你会有洗不脱的恶名。”

“我本也不求声名。”

“若是七皇子顺利成了新帝,而你成为了一个激起民怨的奸臣。”殷夏将自己的手覆在他的手上,低声问:“到那时,你能全身而退吗?”

她这话一出,姬和一阵惊心。

仿佛预知了某种不详的结局似的。

他薄唇翕动片刻,最后只说:“我会慎重行事。”

殷夏不置可否,垂眼看着石桌上放着的白纸上晾干的红印。

姬和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见那小章上是他的姓氏。

眸中划过片刻的讶然,随后他想起来什么,问道:

“是在幽云境中见到的?”

殷夏摇了摇头:“不是。”

“是在我离京之前。”

她从袖中掏出一张折起来的纸,慢慢在桌上摊平了。

那是三年前,姬月随手写的一首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