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穿之我不是主角(243)
李啸玄甚至想发狠以王宗赞之女的身份通缉王素素,却最终还是没有舍得这么做,也是怕她万一真的想走,自己这么做会为她带来祸事。
王素素在楚廷的另一处住处小住了几天,想着风头过了便离开长安。想起那天李啸玄带王馨懿进了府里,原本还抱有希望的她,见王灵灵和王夫人被官府拍卖,而王馨懿偏偏逃过一劫,并且李啸玄也没有来找她,让她最终决定还是放弃了,也许这书中的世界就是这般没有逻辑,除了败在女主手里,便没有别的结果了吧。
不是没有失恋过,只是没有失恋得这么不甘心过,差一点,他们就可以白头到老的,只是最终,他们还是没能走到最后。
她想,这一次离开,可能终此一生都不会再见了,带着遗恨和不甘心,王素素还是选择了跟楚廷一起离开了长安。
当临走时回望长安高大的城门,她这才发现,自己从穿越到现在,也没有能够留下什么,没有了李啸玄,就仿佛失去了曾经生活的一切。
楚廷站在她身边,想伸手揽过她的肩膀,在几乎要碰触到她的肩膀的时候,却还是将手收了回来。
王素素的眼神中,失去了往日的那种神采飞扬,仿佛一夜之间就换了个人,沉默而忧郁,楚廷觉得,就算自己在她身边,也终究不是那个能够让她恢复昔日光芒的人,或许是因为来得太迟,又或许,只是他这个人不对。
第115章
王素素跟着楚廷走的那天, 坐在马车里路过朱雀街,不少人聚集在此,吵吵闹闹的人声中传来了鸣锣开道声。
在京城这般声响并不少见, 大官出门前头没人开道那是顶寒酸的一件事, 排场彰显着身份。听到身后的鸣锣声, 王素素也只是下意识地透过车窗往外看, 可她才略略瞟了一眼,立时吃了一惊。
前头四人开道, 后头却跟着两辆囚车,囚车里头不是别人,恰是王宗赞和徐暮。虽二人此时蓬头垢面发如乱草,但王素素看着王宗赞曾经满是道貌岸然的面孔,她如何能认不出来?
楚廷说, 这二人被判了游街五日后腰斩示众。还说,李啸玄在清理余孽时颇为手下留情, 然而王素素却想的是,这个男人最后还是要回到他自己的世界里,那个世界有至高无上的权柄,有纸醉金迷与声色犬马, 却没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长相厮守。只要李啸玄想, 他要纳多少个姬妾美人都行,而她不过是逆臣的庶女,任他怎么揉捏都可以,一旦没了感情, 两个人甚至连相敬如宾都做不到吧?
待那一行人浩浩荡荡过去之后, 王素素立刻拉上了车帘子,离开的信念再度坚定了, 她默默坐在车里,恨不能快点出了长安。
车夫驾着车,楚廷在外面打点完,不再骑马,而是进了马车与王素素同坐,刚上马车,却见她脸色白如绢纸,不由担心道,“怎么了,不舒服么?”
王素素捂着胸口连连摆手道,“没事,我们快走。”
楚廷想到刚才看到的王宗赞和徐暮,想着王素素可能也见到了,不由握着她的手安抚了一下。王素素反握住他的手,低着头,良久才说了一句谢谢,让楚廷有些感慨。
听着车上的铃铛叮铃叮铃的响着,王素素想起初次随着李啸玄去找谷不沾时候的点点滴滴,回忆太多,让她有些不堪承受,她闭上眼睛,楚廷看着她眼角的眼泪滴滴滑落,却也不知该怎么开口劝慰她,只能任她低声地哭泣,当一个透明的旁观者
快入冬了,风有点凉,楚廷的车队一路行到江南,却是顺顺利利平静无澜,可王素素的心却始终未曾踏实过,有时提心吊胆着生怕有人来捉她去问罪,有时却是心痛,想到李啸玄那天拉着王馨懿的手,她就心痛,想着自己果然是个胆小鬼,就这样逃之夭夭了,连质问李啸玄一声都不敢。
车行到江南正是初冬时节,枫叶转红了,在杭州的天平山脚下,她独坐凉亭看晚景。如果不是在逃亡,她很想就这么坐下去。
江南,烟雨朦胧,凉亭之中不少文人题字,王素素无心一一辨认,只是抬眼望到一处金色镂刻的诗句: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不知怎么就触到了心扉,想到那个人,总不由自主地闭了眼,强忍住眼泪。
不过一场情伤,有什么不可痊愈的,哪怕她王素素再爱李啸玄,可内心深处,其实从未信过一个书中的古代男人,尤其是这么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郡王爷,会为了自己放弃古人的原则,不纳妾,不爱别人,只忠于自己一人,这怎么可能呢?
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纪如此开放的时代,依然会有背叛,会有离婚,会有婚外情,她怎么能妄想在这么一个女人如商品的年代里,自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独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