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娣心有白月光(45)

作者:红衣十二 阅读记录

“我以为皇后娘娘多次召我入昭华宫,是想让我成为殿下的妃子,可是犹如晴天霹雳,一道圣旨将我与殿下阻隔。”

“哪怕赐婚之事已无法更改,殿下就不能、让荣雪表明自己的心意,也让荣雪知晓殿下心意,那么荣雪此生便死而无憾了。”

第26章 番外 只是当时已惘然(1)

大周泱泱大国,然而皇室却子嗣单薄,到崇元帝这一朝,仅育有一皇子一公主,皆为中宫所出。

崇元帝少子,三十岁时,后宫一无所出,皇帝又鲜少入后宫,半点没有生养皇嗣的意思。

急得大臣们一波又一波的上谏,天天都有大臣跪在御书房前哭天喊地、涕泗横流,请求皇帝多到后宫走动走动,朝堂之事由他们一力解决,必定会为陛下分忧。

皇帝当作没看到、没听到,目不斜视的从他们身旁走过。

朝臣们到最后竟是在御书房门口用起了一日三餐来,需要处理公文的便就地处理,需回禀的、吩咐的也就地吩咐,人来人往,一时之间御书房门前宛如一个菜市场。

还各自让侍从从家里带了被子一应物品,就打算厚着脸皮长期在那儿落地生根了,一旦见到皇帝的衣角儿,哪怕前一秒还磕着瓜子笑着聊着天,下一秒就能哭天抢地起来,变脸是驾轻就熟。

惹得皇帝简直想暴揍他们,可是一看外头黑压压的跪着一群,只觉头疼,脚还是撤了回来,算了,爱跪就跪,看你们能熬几日。

朝臣们也没跪很久,大约过了七天,其实已经有朝臣挨不住了,但碍于面子还是硬生生的挺着。当盛贵妃处传来消息时,众人都松了口气,赶紧谢恩、道喜,拾掇拾掇包袱屁颠屁颠的回家吃香的喝辣的去了,不过一刻钟,御书房门前空无一人。

故而李景桓的出生,饱含着很多人的希望。盛贵妃也因此母凭子贵,被皇帝扶上了后位。

朝臣们都对太子都寄予厚望,废话,大周就他一根独苗,不对他寄予厚望难不成还想再对皇帝催生一回吗?众人可是经不起那罪了,还是培养现成的储君容易的些。

当然,李景桓也不负所望,少年老成、天资颖异,颇得大臣们的赞誉。三岁习文五岁习武,十二岁便去军营摸爬滚打了一番,十四岁上战场,配合大将军赵时一举攻破东齐,将东齐纳入了大周的版图。

作为身份尊贵的独苗太子,他不需要发愁,想要什么面前就会有人送上什么,他想要天上的星星,也有人会为他摘下来。他有绝对的权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有人都知道太子脾气看似温和,实则杀伐果断,比皇帝的雷霆手段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朝臣们对着皇帝都比对着太子轻松,太子皱个眉头,众人就要心慌慌。

可是太子遇到赵筝以后,只满心满眼都为她化作了水。

太子第一次见到赵筝,是在皇后为乐安的周岁大办宴席上,赵筝被赵夫人带着进宫觐见皇后,当时不过是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

当时李景桓八岁,他端坐在诸皇子中,目视前方,手端正放在膝上,眼睛里没有一丝波动,显得老气沉沉。在众多世家子弟当中,只有他坐的笔直,因此赵筝一眼就看到了他。

她皮惯了,她娘一坐下,她就偷偷的跑到了太子的身边。

太子从小就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皇宫里面最注重的就是礼仪和规矩,一步做错了就会换来所有人的责难。所以无论什么场合,他总是循规蹈矩,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

然后他感觉到有人在拉他的衣袖。

他转过头,看见一个梳着两小髻的三岁女娃娃扯着他的衣服,她冲着他笑道:“哎,小哥哥……你坐得这么直不累吗?”

太子一愣,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不累。”

女娃娃也是胆大,她两手扯着太子的袖子,手脚并用往他身上爬,最后一脚踩到太子的膝盖上。

她矮矮肉肉的,站在太子的膝盖上站起来扶着案几,刚刚好露出个头,她就这样趴在案几上捞点心吃,一块桂花糕,一个枣子……吃得不亦乐乎。

身后的宫女太监看到了,都惊讶着,双喜上前想抱着女娃娃下去,但太子冲着他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太子看着她拿着花生,小手掰不动,便上嘴啃,啃得满嘴流哈喇子,最后将花生咬了个稀巴烂。她气愤的将沾满了口水的碎花生往地上一丢,然后仰起头可怜巴巴的望着他,手里还朝着他高举着一个花生。

太子意会到了,这是想指使他替她剥花生呢。

太子见她可怜巴巴的样子,觉得可爱,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便接过了那颗花生,他看到她的眼睛瞬间往下一弯,得逞的笑了起来。

上一篇: 双城会 下一篇: 固伦纯禧公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