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土穿到现代讨生活的日子(39)
被扣工钱的人哪怕自己没碰上王土念到他的名字,相互认识的人听到了也会告诉他一声。
这样一来,自作聪明的人就都知道自己被扣工钱了。于是,不习惯的人逼着自己用,慢慢地也觉察到用草纸的好处。不舍得的人现在也舍得了,节省草纸跟被扣工钱两者之间,哪个对他们更有利他们当然选择哪个。
那些不住在大埠村的人习惯了草纸之后,反而不习惯用木片了,所以他们回家的时候就会揣几张回家用,于是他们家人见了,也跟着用,一来二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上了用草纸,刘家村的纸厂生产的草纸竟然跟不上大家的需求了。
王土见这些人回家的时候拿的草纸不再是按张来算,而是按捆来算,基本上每人手里就拎着一捆,而且每天都会拿一捆。哪怕是一家人用一天也不该用完一捆,他们用草纸太浪费了,浪费地有点夸张。
所以王土为了不让大家继续浪费只能下令:每个人回家时只能拿十张草纸,多拿就要被扣工钱。
因为上一次被扣工钱的教训,这次大家都很自觉,每次只拿十张不敢再多拿。
因此那些已经习惯用草纸的外人再也没有草纸可用了,人家拿的草纸自己家都不够用,怎么可能再有多余的匀给他们呢。
俗话说从奢入俭难,他们现在可受不了没有草纸用的日子,就托来上工的人问王土草纸能卖么?
王土没想到草纸在外面竟然这么受欢迎,至于能不能卖?当然能卖,就是价格得好好想想,既不能太贵,用不起,又不能太便宜,赔本。
再就是产量也要加大,现在生产的草纸仅仅只够大埠村的人使用。
要加大产量当然就必须要再招人,离中秋也没几天了,这中秋要发什么给小工们,他得好好想想。
要不还是问一下他们的意见吧。
“俺想要一壶酒喝。”
“老李,瞧你这点出息,除了酒你就想不到点儿别的了,要我说还是铜板最踏实。”
“铜板哪里有粮食踏实吆?”
“咱们现在不缺粮食吃,还是肉最好。”
秀坊这里的绣娘则是:“跟上次一样的布最好了。”
“对,我也想要布,打算给家里人多做几身衣服。”
“过中秋,哪里能缺了肉?”无论男女都馋肉吃。
“当然能缺肉,就是不能缺了月饼才对。”
“还有糕点,我弟弟最近缠着我要呢。”
“我看分明是你馋了,拿你弟弟出来说事。”
王土收到这些五花八门的意见后,决定还是尽量满足他们吧,铜钱和粮食就算了。
“每人一封糕点,半匹布,半斤猪肉,一包月饼,一小壶酒。不要拿错了。”
中秋前一天,王土开始给大家发福利,因为布匹的颜色和糕点月饼的味道不一样,王土就任由他们自己亲自挑选。
“东家,我可以不要酒,换成其他的东西么?”
“可以啊。你不能喝酒?”王土想到过会有跟刘婶似的人家不要酒,但没想到最先过来说的竟是一个汉子。
“能喝,不过我喝不喝无所谓,我打算多换成糕点或者猪肉,让孩子多吃点好的。”
第55章
发完福利后,王土就宣布所有人可以歇工回家了,明天中秋节放假一天。
于是所有人都两手不得空地高高兴兴回家过节了。
傍晚时分,王家村。
在纸厂上工才半个多月的九个人结伴走回村子,一路上几个人都兴致高昂地聊着天…
“之前是听说大埠村工钱多,午饭里还有肉,还经常发奖励,本来以为是在吹牛,没想到自己去了才知道这些都是真的。”
“听说咱们纸厂比其他人多了一套衣裳呢,这是为啥?明明咱们是最后才来的,那些先来的不会有意见么?”
“给咱们的好处多,咱们自己知道就行,想那么多做什么?”
“俺知道,俺认识砖窑那边的人,他们说了,他们的衣服要过一阵子才做好,咱们纸厂的衣服和砖厂的衣服虽然都叫啥工作服,但颜色款式不一样,说是以后看见穿的衣服就知道是做什么的。”
说着话的功夫就到了村口,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做晚饭,一些大老爷们在饭做好之前就喜欢出来聚在村口说说话。
于是就看到了渐渐走近的一行人,仔细一打量,手里好像还拎了不少东西,只是距离有点远,看不大清具体是什么。
等几个人走到眼前了,才看清是去刘家村纸厂上工的几人。其中几个人身上穿着一套新衣服,手里则都拿着又是肉又是布的,竟然还有一壶酒。
这年头王家村里哪有人会浪费钱去吃酒?于是这帮久未闻酒味的大老爷们看到了心里也开始跟个妇人似的泛起了酸。
“吆,你们这是发财了?又是酒又是肉的。”
“是啊,你们在纸厂也就才半个月吧,这就发工钱了?”
“这都已经买了布了,竟还买了新衣穿。”其他人纷纷附和。
几个人被这些含酸夹棒的密集询问下,只能尽量插话解释道:“不是的,明天不就是中秋节了嘛!我们东家发的福利,只要是跟着上工的人人人有份。”
“那咋只有他们几个有新衣穿,你们几个没有呢?”
“我们也有,你看,这是我的,我是想着明天中秋的时候再穿新衣,寓意着好兆头。”这人只能拿出他的衣服展示给他们看。
其他穿着新衣的人也点头道:“对,我们是拿到新衣就稀罕地穿上了,还没稀罕够呢。”
又有人盯上了他们手里的其他东西,“这东家可真大方啊,你们这纸里包着的是什么啊?”
“哦,这一封是糕点,具体是什么糕点,我自己也还没拆开看过呢。这一包就是月饼啦,家里人都喜欢吃肉,所以我选的是肉馅的。”
问话的人听了直咽口水,“这月饼还有肉馅的啊?我都没吃过肉馅的月饼呢。”
接着有人取笑他道:“你恐怕连月饼都没吃过几次吧?”
问话的人被人取笑有点恼羞成怒,直接回怼道:“你倒是年年吃月饼了,可你吃的月饼还不是镇上糕点店里卖的品质最差的那一种,不好吃还硬邦邦地,就你那牙,啃半天都啃不到指甲快儿那么大。我就不一样了,我宁愿多花点钱,也要买店里的五仁月饼,啧啧,那味道可真香。”
这两人怼了起来,其他人则完全不管他们,继续缠着问道:“这酒是什么酒?”
“俺们也不知道啊,这还没尝过呢。”
“现在打开尝尝呗,顺便也让我尝一口。”
“对啊。”见终于有人说出了他们心中的想法,这帮大老爷们顿时兴奋了,边附和边上手拿酒壶。
其他几个人见事不妙,赶紧打个哈哈撒腿就跑了,只留下站在最前面被抓住胳膊的那个人欲哭无泪,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酒壶盖子拧开,一人一口喝了起来。
“爽,好酒,够劲儿。”
“确实,这酒够辛辣,从脚底板儿爽到头上的那种。”
“喝着不像镇上卖的酒。”
“那肯定是你没喝过卖的好酒。”
“说得好像你喝过似的。”
你一口我一口,边喝还边胡侃着,没一会儿,这酒壶就见了底。众人讪讪地把空酒壶还给那个人,然后脚底抹油溜了。
那个人闷闷不乐地拿着空酒壶回到家里,一家人早就得到了消息,知道酒被喝光了也没多在意,大不了不喝就是,反正还有其他的好东西让他们惦记着呢。
“我还是第一次见肉馅的月饼,我来数数,有十个呢。”
打掉围在一旁的小孩子们伸过来拿月饼的小黑手,呵斥道:“去一边,这月饼我先收起来,明天才能吃。”
又拆开那封糕点,“呀,里面有两盒呢,这一盒是牛轧糖,那一盒是啥糕啊,上面白白的,还有一些红丝绿丝,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