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土穿到现代讨生活的日子(42)
韩高说到这里便停顿了,王土也是沉默不语,异世界有的好东西他当然希望大蜀国也有,但是两边差别太大,并不能把所有东西都一股脑地都拿过去。
不过,一辆公共汽车经过的时候,韩高又开口了,指着公共汽车道:“大蜀国需要的应该是这种车,由国库出资经营,做好之后,每个百姓只要花一点铜钱就可以去很远很远的地方,看遍我大蜀国的大好河山。”
王土一时间也被韩高说的给鼓舞了,大声说道:“对,我们大蜀国也要有这种汽车。“不过,说完之后王土又想到了其他:”不对啊,韩秀才,我觉得网上说的火车才更适合吧,这种汽车开四五个小时就属于疲劳驾驶了,火车可以连续开几天几夜呢。”
来的时间太短还不足够了解异世界的韩高,只能虚心请教:“什么是火车?”
“呃……就是比这种汽车长上很多的一种车。”王土卡壳了,让他这种相当于文盲的人该怎么说清楚火车什么样呢?他也只是在网上见过图片视频而已啊。
最后只能光棍地撂下一句:“算了,我也说不清楚,你回去后自己上网查吧。”
韩高心里记挂着王土口里所说的火车,一路上两人也没有再交流。
自行车一路拐进工地宿舍,王土远远地打量了一眼广场,“这广场建的差不多了啊。”
韩高也搭眼瞧过去,“劳民伤财,面子工程。”
王土对建广场倒是持正面看法,“你不懂,这里的人喜欢爬山看风景,镇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特意招商引资,这广场就是李金他爸出钱建的,没花百姓的钱,还给了百姓补偿呢,连我都拿了十五万。而且,广场就相当于门面,建的越大越漂亮,来旅游的人才越容易找到这里啊。”
韩高听了王土的话若有所思,“确实是个好主意。”
王土停好自行车,走到李金屋前敲门,结果敲了半响也没人应答。
“这李金不在屋里跑哪儿去了?”
“咳咳……”韩高咳了两声,开口道:“我也是才反应过来,李天他们不是在教李金学武么?我们本来就不该跑李金住的地方来找他。”
“啊!是哦!”王土愣了一下后忍不住扶额,明明他们出来的时候,李天他们都不在,他还傻兮兮地跑到李金的住处来找他。
“现在不光晚上教,白天都教了,李金应该学了不少吧?不过,他在哪学武功啊?”王土与韩高面面相觑,喃喃自问。
最后没办法,还是决定道:“我们还是回去吧,他们肯定找了个隐秘的地方,咱们找了也是白找。”
犯了一顿傻的两个人只能原路返回,韩高回去后,就去上网研究火车了,最后竟还拉着李国槿一块研究。
王土终于在晚上的时候,见到了李天他们的人,直奔主题道:“你们明天再见到李金的时候,帮我问问这旅游景点什么时候对外开放吧,平时也见不到你们人。”
第二天晚上,李天带回了回答:“李金说今年是不行的了,过了年才会开放。”
第59章
天气日渐寒冷,大埠村的人开始翻出陈年旧袄套在身上。
因着王土给大家打的可以取暖烧水做饭的炉子,所有人最期盼的就是回家坐在炉子旁热乎乎地吃一顿饭。
不过这炉子可不像以前一样是免费的,不过也不贵,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烧的黑石头也不是免费的,两个铜板买上一篓子,就能用好几天,对于以前想尽各种办法保暖的他们来说更是划算得很,何况还省了到处找柴火的功夫。
寒霜初降的这天,大埠村的楼房也全部竣工,各个村子里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在同一天搬了过来。
因为刘家村离大埠村最近,所以最先到的是刘家村的人。
王土站在路口迎接他们,挥手招呼他们过来:“刘村长,这边来,你们的房子都安排在这一排。”
刘村长带着家人进了他看中的一栋楼房后,难得不好意思地说:“哎呀,这一只忙着,没来得及打家具,只能先把家里这些缺胳膊少腿的先带过来用着了,明天我就去木工厂找人做。”
王土看着刘村长他们家那张有些歪斜的桌子,几只年头久远油黑的凳子,放在新房里,格外显眼,了然地微笑点头,借口还要招呼其他村子的人,便离开了,留下他们一家人慢慢收拾新家。
一下子这么多人搬过来,王土也是被折腾地不轻,楼房盖好之后,闲下来的人都被撵去盖城墙了,新搬来的人也一样。
“尽量在下雪之前把城墙建好,对了,城墙还要延伸一段,把柳树村也纳进来,黑石头是重要的资源,必须得确保在我们的保护范围内。”
新搬进来的各个村长都被王土唤了过来,说起村子合并之后成为新城的事。
“我是这样打算的,现在把村子改为组,你们都是组长,以后我会经常召集各个组长开会宣布一些规定通知,然后再由各个组长传达给自己的组员。对此,你们有什么异议么?”
众人摇头,本来决定加入就没想过还会有什么权利,毕竟连村子都没了。
“没有,就是我们都成了组长,这以后该怎么称呼王村长啊?”
“你们的村子都没有了,我们大埠村也一样,我们现在是合并成为了新的县城,就跟北屿县城一样。我给咱们县城想了一个名字叫新安城,一座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新城,我自然就是一城之长,大家觉得怎么样?”
“好名字,没想到我们这些乡下泥腿子竟然也成了城里人了。”
“对啊,咱们新安城已经比镇上都好了么?”
“我也以为顶多跟镇上比比,咋突然间变成跟北屿县城一样了呢?”
看着激动不已尤不可置信的新任组长,王土微微一笑道:“新安城肯定比镇上大多了,虽然咱们还没有完全建成,但新安城的规划完全是比照着县城来的,就说已经建好的,新安城百姓住的楼房比北屿县城大部分百姓的都要好;还有黑石头可取暖,这是北屿县城都没有的;还有秀坊、木厂、纸厂、砖厂等,保证了百姓有工做有钱赚,吃喝不愁,这点也赶得上北屿县城。北屿县城繁华的街道商铺闹市,新安城暂时还没有,不过不着急,慢慢来,我保证北屿县城有的,新安城肯定也有,北屿县城没有的,新安城还要有。”
新晋成为新安城的一员的老百姓也兴奋了,要不是城长说城墙建好之前不让到处传播,他们早就按耐不住走亲访友,到那些在合并村子之外的地方好好炫耀一番了。
连在大埠村做了几个月工的灾民们都忍不住人心浮动,他们现在除了住在宿舍的,其他人都是住在随便搭的茅草屋里,确切地来说他们目前还是居无定所的流民,老家回不去,也没有能力在其他地方安家。
终于有个胆子大的灾民忍不住问王土道:“城长,新安城这么大,地都空得很,不知道城长同不同意让我们这些人来定居。”
“可以,新安城刚刚建成,正是扩展人口的时候,不过我得先说好,现在新安城百姓住的楼房,你们这些后来的人是没有的,而且你们也不能随意盖房子。现在天冷不好再盖房子,等来年开春,楼房还是会继续盖的,新盖的楼房是卖的,你们也不用担心买不起,到时我们会制定一个方案,保证新来的人都住得上楼房。”
这个灾民得到了肯定的回复,自然欣喜万分,回去就跟所有人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我们现在也相当于是新安城的人了,反正我们自从来就一直住在这里。”这是从县城来的那批灾民。
“这个冬天就先在茅草屋里凑合一个冬天呗,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想到明年就能住进楼房,我就心里乐得不行。”
“还是跟我们似的住宿舍好,我们宿舍炉子从早烧到晚,屋里暖和地都要流汗,而且回去就有热水喝,你们那茅草屋里可不让用炉子,怕不小心就烧起来了。”这是住在宿舍的灾民在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