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杏折(26)

作者:野密蒙 阅读记录

“好了,”褚彦青开口喝止,冷着一张脸道:“既然已经罚完了,两位女官就请回吧,元华宫的人,本宫来管教就好。”

“这是自然。”言闭,蓉芳会心一笑,带着女官退下了。

两位女官尚未走出宫门,褚彦青就着急忙慌地去扶敏彤,看着她渗血的嘴角,满眼心疼。

敏彤别过脸去,颤着声音说:“娘娘,小人不要紧的。”

褚彦青欲抬手帮她擦拭嘴角,抬到一半却又放了下去,对外喊道:“来人!去请太医!”

自她进宫以来,元华宫的仿佛成了第二个太医院,太医、草药没断过,也了解到过去的女人何等艰辛,而这些下人们更是没有人权可言。

她本想对身边的人好一些,却被有心人当成软肋来威胁她。经过这件事,褚彦青打算做个缩头乌龟,把褚家旧怨当成一个屁给放了,就当自己不再是褚彦青。

……

迎夏节如期而至,这是一年之中皇城最热闹的时候。达官显贵们的马车、轿辇,络绎不绝地赶往皇城,一直到皇城门口停下。车轿里的贵女、公子纷纷下来,认识的打个招呼结伴而行,不认识的相互扫一眼对方的打扮,便开始暗暗攀比较劲。

午时一过,皇室宗亲中的男子和诸位大臣,在祭天坛依制打坐、受洗、跪拜、上香。与此同时,太后、后宫嫔妃和其他女眷在城楼上观礼。整场祭天礼下来,历时两个半时辰。祭天礼结束后,太后便去潜心堂了,其余的人们一同前往福临殿参加晚宴。晚宴上的菜品是为了秋收讨采头的,所以会囊括五谷杂粮、各类蔬果、鸡鸭鱼肉、美酒佳酿等等,比年夜饭还要丰盛。

前几日覃太妃被太后赐死,她的父亲覃中书需要好好安抚,眼下这场晚宴,就是君臣摒除嫌隙的最好机会。皇帝打算在这场晚宴上,擢升覃中书为覃尚书。

皇帝和褚彦青已经几日未见,但是两人在福临殿碰面时,褚彦青神情厌厌,匆匆行了礼后,在他左后方的位置安静落座。皇帝顿时心烦意乱起来,一手撩开袍角,落座龙椅,面色不虞。

顷刻间,大殿内鸦雀无声。皇帝向后靠了靠,随意地斜靠在龙椅一角,朗声道:“诸位劳累一天了,今夜不必拘束。都尝尝朕的酒,是否还可口。”说完,皇帝举起一杯先干为敬,乐声也响了起来。

大臣们纷纷举杯,也都一饮而尽。

这时,皇帝的亲兄弟英王詹煜,举着酒杯走到了大殿中央,朝皇帝拜了一拜,高声道:“皇兄,自去年仲夏年将军班师回朝后,我蓬溪国再无战事。百姓们亦是耕织不辍,安居乐业。这不仅是因为天佑我国,更因为有吾皇庇护!臣弟代天下子民,敬您一杯!”

众人拍手叫好,对英王的马屁心服口服,接着跟皇帝一起端起酒杯,仰头而饮。

褚彦青的袖子里藏着王妃给年知远的信,害怕掉出来,一直小心地用手夹着,这两杯酒喝得很不方便,于是气恼地瞟了英王一眼。视线移到一旁时,正巧与席间的年知远对上了,不由得心间一喜,展开了眉头。

年知远见到这个比自己没小几岁的外甥女,难掩激动,对她又是挑眉,又是勾着唇角,一点长辈的样子都没有。

他虽然手握西北兵权,但是西北从去年到现在一直没有战事,人已经被皇帝困在京都快一年了。今晚难得有机会放松一下,还能见到自己的小外甥女,简直比打了胜仗还高兴。

皇帝单手举杯,心不在焉地应付着敬酒的大臣,心早就飞到了一旁。他时不时地用余光扫一眼眉来眼去的两个人,胸口闷得他要把杯子捏碎了。

☆、第13章

转眼间,几十道菜品全部上齐,此时也已酒过三巡,下面的大臣们开始走动,互相拉着聊天。福临殿一时间歌舞不歇,欢声笑语不断,维持着表面的一片祥和。

褚彦青和年知远遥遥对饮完一杯酒后,随即站起身来,猫着腰到皇帝身旁,在他耳后说:“皇上,臣妾不胜酒力,这会子燥热得很,想出去吹吹风。”

皇帝微微侧头瞄了她一眼,未见她有醉意,可眼下他还没处理完覃老中书的事情,便顾不上她了。

“去吧,”皇帝不情愿地说,在她转身前又加了一句:“早点回来。”

褚彦青旋即转过身来,道:“臣妾酒醒了就回来。”说完,人一溜烟地跑了。

褚彦青甩下敏彤,独自从大殿后方出来,摸黑找到一处凉亭后,站在里面等待年知远。

福临殿内,年知远敬了皇帝一杯酒,又等到皇帝去找覃老中书谈心,才趁机溜了出来。出来后,他按照褚彦青的行动路线走,很快便找到了凉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