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裳(55)
“既你如此说来,朕与北王还都未用早膳,你去小厨房就做这面来,让朕也一品临安市集风味,可好?”皇帝说。
“臣女遵旨。”
林澈文终于从那边出来,不禁呼了一口气。那皇帝明明什么都没说,可自己为什么觉得气氛很压抑,甚至有点背后发寒。
南书房掌事姑姑将她引到小厨房,给她备了材料,她就开始忙碌。进宫一共两天,一天煮奶茶,一天煮面条,她是来做尚食娘子的吗?她对这事儿真是哭笑不得,本来学这一手是为了哄赵贤开心,让他带自己去天章阁的。现在却在皇帝书房的小厨房给他们父子做早餐,赵贤刚却不在,看来自己回去了还需要做一顿手工面条。
史书记载,明真皇帝喜欢吃羊肉,没想到这小厨房里竟然真的有炖煮好的羊肉,随时供皇帝取用,看来史书还是有一定可以相信的地方。她很快就做好两碗面,一份是羊汤面,上有羊肉浇头,葱花点点;另一份是清汤素面,清汤纤面,别无他物。宫婢布置好餐桌之后,皇帝父子二人就入座了,林澈文站在皇帝身边侍奉。
皇帝看了一眼两人面前的食物,笑道:“何故如此安排,宸儿可是对澈文多有得罪,今只得素面一碗?”
“澈文不敢。”
“你不敢?”皇帝一笑,“如何不敢?说来听听。”
“素闻官家勤政爱民,勤俭朴素,一件长衫缝补十年都不忍丢弃。臣女一进小厨房便见这炖煮好的羊汤,想必今日澈文不来,这就是掌事姑姑为您准备的早膳。如此佳肴得之不易,官家定不会随意弃之不食,只是这羊汤久陈就失了鲜美,澈文便向姑姑讨要了这羊汤,借花献佛,官家能喝到鲜美羊汤的同时,还能品尝澈文亲手制作的集市小面,岂不是两全其美?”
“你倒是会借力,那北王为何不得羊汤一碗呢?”皇帝笑着问到。
“臣女适才在殿外偶遇御医出殿,问安时又闻到将军府上经常有的药膏味道,那种药膏是将士们创伤时才会使用的。官家有皇天庇佑,身体康健,于是臣女就斗胆推测三殿下身上带伤。后无意察见,殿下左耳却有一处创口,这羊肉虽好,但是对身有创伤之人却是发物,如果过多食用,日后创处便会留下疤痕,于是澈文便为殿下准备了清汤面。”林澈文认真答到。
“呵,他是生得一副骗人的娇俏模样,但男子留疤就留了。只是朕听闻这小经纪以葱花面发家,何故宸儿如今连葱花都不得一粒?”皇帝问。
林澈文一时语塞。
她快速想对策时无意看了赵宸一眼,发现他明目张胆的正盯着自己,不知已经看了多久。她立即将眼神垂下,毕恭毕敬的说;“臣女虽不是金枝玉叶,但从小也是被父母娇惯长大,不知肉贵,不分五谷,如今拙手做羹汤,不过是以真心博君一笑。一杯红茶,我们赵人都可以点出千种滋味,一碗素面,澈文也会用心根据大家的喜好区分,十分虔诚的侍奉给主子们。”林澈文似乎有点答非所问。
“朕与他父子这么多年,从未听说过他不喜食葱。”皇帝开始吃面。
“官家恕罪,此事为臣女臆测。”林澈文立马跪下。
“你慌什么?朕没说你的不是,是他的错,从来都不愿向身边的人及时去表述自己的心意,哪怕是生身父亲。”皇帝慢慢说。
“臣女惶恐。”林澈文俯身,没想到自己无意就挑开了皇帝的家庭矛盾,这真是倒霉至极!早知今日,自己就不学什么做面,今天也装睡到日晒三竿好了。
“起来吧,你这顿早膳做得不错。听闻你近来突然有了个收藏字画的爱好,大内的天章阁藏宝无数,你尽情去挑一件吧,不必请旨,朕赏你了。”
林澈文的心情比坐过山车还要刺激百倍,连连谢恩,迫不及待从南书房退了出来。啊,太阳才刚刚升起,自己进去了不到一个小时,却感觉度日如年,她连忙跑远了。以后做项目她尽量挑个民间的宝物,这深宫大内活着太难,自己心理素质差,可不想天天如此斟词酌句活着。
“她从小就主意多,只是几月不见越发的长进了,面容较从前也似乎有三分不同,性格倒是开朗了许多。颇识大体,懂得抬举,你要真心喜欢,以后保她一命,再讨要来做个侍妾也不是什么难事。”皇帝很快就将一碗面吃净,起身便离开了。
听着这些话,赵宸望着眼前的这碗清汤面,久久未提筷。
第32章 春夏秋冬
林澈文赶到慈明殿给李太后请安,没想到曹皇后和赵贤他们也在。
“澈文,官家一早传召你,是为何事?”太后正用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