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切黑之后(重生)(47)
他曾把这个场景写进《亲爱的窗边人》,也想写进《融春》。
孟淮明拍掉衣服上的香灰,环视一圈,没见着楚鹤和他的经纪人,也没见到吴非,童水泽和他的助理也没来。
好家伙,主演群就来了一个人。
赶早的都是记者和代表嘉宾,兼走发布会的一套流程。
进度很拖,燕灰中途还来得及发一次病。
《融春》他还碰不得,徐医生让他不要去想那个结局,重新定一个收尾。
“陈哥!”李溪远远和她打招呼,身边站着一丸子头女孩,是和她同一间房的美术组工作人员。
她俩来得早就被叫去做杂活,刚充当接待回来,燕灰吞了随身的药,和她们招手,李溪拉着女孩说:“看吧,我说的导演组的帅哥!这次剧组的颜值突破天际有没有!”
美术组的女孩和李溪年纪差不多,腼腆的和他问好。
开机暨发布会超时开了两个半小时,这就快接近饭点,最后导演一看时间,也就够拍张合照。
说是合照,人齐不齐都看不清,燕灰找地方躲了,这一躲足足又躲了二十分钟。
回去才知道有人出了妖,只是没想到作妖的人是童水泽。
难兄难弟演员经纪人组在合照前赶到现场,方才没来的都紧赶慢赶地凑齐了,只有童水泽迟到。
孙导脸色不好看,第一天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破了总让人不舒服。
啥都没拍就吃饭,场务张罗着把东西往学校里搬,还来他们这里抓壮丁,俩姑娘果不其然被拎走,一人抬了一箱矿泉水,不过没人来找燕灰,因为都知道他是孟编的人。
燕灰没那心思享受优待,跟着也去打下手。
孟淮明那边饭盒壳子都丢进垃圾桶,他们这里才吃上,期间没少听各组来打杂的念叨自己的经历,几乎都兼职了一遍剧组的鸡零狗碎。
美术组管了灯光,跟组编剧天天打板,服化道具的开过车送演员,后期做了一剧组的饭。
遍地都是自黑式的人间疾苦。
凭着一天是一天的流水,他们这边饭菜还没来得及消化,第一幕已经准备就绪。
按孟淮明的剧本,这一幕是温良和郑诚毕业前的一个小群像,连带着周伯舟,几个女同学和老师都出场。
教室内取景,演员就位,场务举着板,燕灰听见李溪小声祈祷:“要顺利啊啊啊,顺利拍完我就奖励自个去CP展啊啊啊……”
各部门回馈完毕。
副导一嗓子喊出:“——你来我往第1场第1镜1次,Action!”
第20章
寻常剧组一开机,编剧就该哪凉快哪呆着去。
但这部电影不走套路,不光剧本是“半成品”,现场变数还捉摸不定。
暂定外景取的是学校和学校后街一条小巷,其余天桥、医院、住房部分都将在横店完成。
出外景的天数远比拍摄基地少,孟淮明在剧本里掺花样,将所用场景整合压缩,最大程度争取不在片场被挤压场次。
剧本第一关是导演,孟淮明不指望孙导的灵性在这部片子上能被重新擦亮,具体脚本怎么写的孙导不透底,那兴许就是没底。
孟淮明搬了把凳子坐在监视器前,燕灰站一边,制片等叫得上的也都围着看头场。
剧本的走向在孟淮同燕灰商议后,推翻了全部倒叙的手法,仅保留开头,留一个悬念。
以主角郑诚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醒来”为镜头切换的线索,把这个由梦境搭建的故事重新讲述。
学校的取景范围主要在教室、古桥以及教学楼附近,而美术组则建议利用这所学校的优势,即教学楼之间空地的一条花廊,作为备选。
不过要重新置景,他们还在联系场务。
剧情发生在邻近高考的月份,大冷天拍反季,难免辛苦,场外都裹得严严实实,演员还穿着春季款的宽松校服。
童水泽本就青春年华,走的阳光少年的人设,基本不需要刻意改装,套了衣服就能往高中生里塞。
可安安长得媚,与燕灰笔下的温良的形象相去甚远。
温良是外冷内热,原文中也说他不是太拔尖的样貌,仅算是男生中偏清秀的水平,而安安的脸太过扎眼,眼风一扫就是在抛钩子。
按理说这种和原设定出入太大的演员根本不会在考虑范围内。
只是不管人家是怎样选上的,进都进来了,还得遇山开山,遇水开河。
化妆师端着他的脸打量老半天,硬把他往清纯秀美的方向捯饬。
好在安安本人身量不高,体型偏瘦,把头发剪短了,再穿上蓝白条纹校服,让他站直从背影去看,还是有那么几分样子。
教人刮目相看的还是楚鹤。
孙导原先是打算把“郑诚”角色分为少年和青年期,楚鹤领走青年的戏份,但不知为何改了主意,孟淮明还当是楚鹤那边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