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倾三国(79)
青春易逝,倘若不能有番作为,如何对得起上天赐予之魂灵,如何对得起父母授予之发肤?
处乱世,则理政事,肃贪佞,正朝纲,匡社稷,上谏君,下安民,和戎狄,近贤臣,远小人,兴水利,修法纪,育人才,广教化……
若处乱世呢?
招流民,治农事,厉兵秣马,征战天下,再造社稷……
恩,难为治世之能臣,甘为乱世之奸雄!
曹操顿时心中豪情满怀,不禁拎起酒壶,步出中庭,望月狂呼: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好诗。”驿馆内走进一人,好诗啊好诗,孟德兄总是有惊世骇俗之作。”
“允诚取笑我了!来,相请不如偶见,我们痛饮它三百杯!”曹操见是鲍信,神情突然变得有些激动。
鲍信看着豪情万千的曹操笑道:“恐怕要让孟德兄失望了,我是来辞行的。”
“辞行?在雒阳好好的为什么要辞行?”曹操用力地拍着鲍信肩膀,拍得人家想吐血。
“是大将军派我回乡募兵!”鲍信说道。
曹操冷静了下来:“具体什么情况?”
“陈琳不肯写檄文,见劝谏大将军不成就准备辞官离开雒阳,大将军只好另派使命暗地行事,带着密诏星夜联系各地诸侯,各镇之中只有董卓和丁原手握重兵正昼夜兼程赶来,大将军又怕兵势不足,就派我和张杨王匡等人回乡募兵,明日便要动身。”
“允诚兄对当下局势就没什么看法吗?”曹操问。
“有看法,”鲍信长出一口气,“但有用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
“食君之禄,不仅要忠君之事,”曹操说道,“还要担君之忧!”
“不错,可是如果君不以忧为忧,我辈当何如呢?”鲍信笑问道。
曹操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难道十常侍得诛,天下就会大治吗?”
二人陷入沉思。
第七章 何进授首(一)
西凉草原,天高地阔,风轻云淡,董卓与手下诸将各带弓箭,追鹰逐鹿,很是得意。
“尔等都射了多少啊!”董卓搭弓拿箭,瞄准一只不远处的兔子。
“主公,你知道我们都不擅长这个的,让我们狩猎纯粹是浪费弓箭啊!”李傕等人说道。
“哈哈,真是一群饭桶!”董卓嗖地发箭,不想那兔子却敏捷地跳开了,箭扑了个空,“混蛋!”
眼看兔子已经跑远,一位年轻将领抬手一箭,竟射中了百步之外的猎物!
董卓愕然了一下,看了看射箭之人马背上满载的猎物,长叹一声:“我真是老了!”
那名将领立即滚鞍下马伏地便跪:“主公胸怀大志,身当大任,昔日廉颇年过七十尚不言老,主公未及六旬,怎可叹老?”
“呵呵,牛辅,别讨好老夫了,我知道你看上老夫女儿了,你放心,只要你忠心耿耿为老夫建功立业,不要说是把女儿许配给你,就算嗣位于你也无不可!”董卓一语既出,旁人皆惊。
牛辅面色微变,再拜于地:“谢主公恩典!”
“谁说要嫁给你这个木头人的?”只听一声马嘶,一个女子骑马赶来,但见她约莫十七八岁年纪,声音婉转如黄鹂却是一身英姿飒爽的戎装打扮。
“阿媛!”牛辅看着面前女子,有些失神。
“哼,呆子,我射箭去了!”叫阿媛的女子策马离去,都没跟董卓打个招呼。
“这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董卓笑道,看见正回头期盼地看着他的牛辅。
“你也去吧”董卓摆手道。
“谢主公!”牛辅飞一般上了马,追那女子去了。
牛辅刚走,另一骑又赶了过来:“主公,雒阳大将军密诏!”
“哦,什么事?”董卓自言自语道,向自己府邸走去。
还没到门口,只见李儒已经侯在那儿了,便问道:“密诏里什么内容?”
李儒附耳对董卓说道:“岳父,我们的机会来了,何进命我们带兵进京!消息可靠,在雒阳卧底的董旻大人来的密信也是这样说的。”
“真的?”董卓挠挠头,“何进有病?”
“他有病没病和我们没关系,重要的是带兵进京可以掌权,咱们应该感谢他啊!”李儒兴奋不已地说道,终于有机会了,他要让那些不重用自己以至于自己流落西凉的朝廷公卿们听自己号令,为自己驱使!
当年他也是风华正茂,胸怀抱负要做一番事业,只因为是罪臣之后却不能得志,党锢之祸差点和那些太学生一起死在狱中,好不容易解除了党*禁,那些所谓的名流们还是看不起自己,还联名上表把自己发配到这荒凉之地,要不是董卓发现了自己的才华并加以重用甚至引为女婿,自己也许早就死掉成灰无人过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