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香云绕(89)
女子的故事与男子大同小异,说几乎是声泪俱下。她自称丽娘,本是读书人家的女儿,家里小门小户,只是薄有资产,两个多月前,她跟随父母一同入京访友,误入鬼岭又撞上山贼,父母为了保护她,都丧命于此地,她被强掳上山囚禁至今。
与陈三的话最大的区别在于,丽娘所说的山贼只有男子陈三一人,并没有见过其他同伙。趁着陈三外出时,她也多次尝试过逃跑,但独自一人逃不远,每次总会在半路被追上,之后遭受更残酷的惩罚。她微微撩起衣袖,将手腕上深紫色勒痕展示给二人看。
丽娘极其珍重地从怀里取出一块玉佩递给林君暖,托他们下山后去京城西市的白记书斋,将玉佩交给书斋掌柜,掌柜是她父亲的知交好友,得知她的遭遇后必然会出手相助。
林君暖推拒不接,丽娘泪眼汪汪地看过来,她一时心软收下了玉佩,无奈地和程江云对视一眼,双方交换了一个一头雾水的表情。
究竟谁在撒谎,谁说的是真话,这是个问题。
林君暖用烤肉半遮住脸,无声地对程江云做了个口型,“打得过吗?”
程江云轻轻摇头,“不确定。”
自称陈三的男子身形比他至少壮实了一倍,没有真正交过手,他也不敢放松警惕。
丽娘给他们一人奉上一碗温水,“茶叶刚用完,两位将就着喝吧,解解油腻。”
盛水的碗是土黄色的陶碗,边角缺了几个小口,似乎已经用了不短的时间,碗内残留的油渍泛在水上,陈三在旁边张嘴欲言又止,一口没喝便将水碗放在一旁。注意到他的动作,丽娘眼神闪了闪,低头没有说话。
这两人看起来还真是古里古怪的。
林君暖状似不经意的问道:“烤肉火候正好,不知是谁烤的?这手艺出去开店都绰绰有余。”
“是他(她)。”二人不约而同地指向对方,丽娘微怔后腼腆笑起来,“乡野之物,当不得公子夸奖。”
林君暖意味不明地嗯了一声,在深山吃烤肉调味料却一样不少,他们的日子过得着实讲究。
陈三瞥了丽娘一眼,粗声道:“山里黑得早,两位歇了脚就早些回去吧,天黑后怕有危险。”丽娘也应声附和。
“有危险?”林君暖挑挑眉,“山里有猛兽?”
陈三抓着脑袋,脸上现出几分烦躁,“这座山中野兽不少,晚上还有可能遇上狼群,我也不敢擅闯。”
“二位在山里住了多久?不会觉得不便利吗?”
“快有大半年了,”丽娘欣慰地看了看陈三,“也没什么不方便的,靠山吃山罢了,缺了什么也能拿山货去山下的村子里换,日子还过得去。”
“想不想去京城谋个营生?”林君暖语气听起来颇真诚,“我倒是认识几个饭馆老板,可以帮忙介绍。”
丽娘摇头婉拒,“多谢公子,咱们在山里住惯了,只怕在酒馆做不来。”
林君暖又和他们东拉西扯闲谈了一番。
双方都在场时,茅屋的两个主人看起来就是一对隐居深山的恩爱夫妻,神色偶尔有异,但一言一行与他们各自私底下的那套言辞几乎是天差地别,林君暖只觉得自己在围观两个戏精飙戏,完全分不清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他们闲谈的时间里,程江云不动声色地将茅屋里里外外观察了一遍,最后朝林君暖使了个眼色,二人告辞离开。
***
为了避免再次误闯鬼岭,他们下山走的是另一侧。
这边的山势平缓许多,树木也没有那么高大茂密,凭着头顶的太阳也容易辨认方向,走了三四里山路,路边开始能看到零落的屋子,距离丽娘所说的山下村子似乎不远了。
“明微,你怎么看?”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想问这一句。
程江云帮她摘掉沾上发顶的枯叶子,沉吟道:“他们都在撒谎。”
英雄所见略同,林君暖打了个响指,笑盈盈地看向他,“没错,两人的身份显然都是现编的。”
先说陈三吧,大楚朝对经商者没有什么轻视之意,大多数商人都自诩“儒商”,出门在外一言一行与读书人无异,对外貌也有几分讲究,长得像陈三那样壮实的商人,就算有也是极少数;况且就算他真的是商人,有健身的特殊爱好,被困了这么两个月,一身肌肉也该消瘦下去了。
至于丽娘,虽然林君暖自己说这种话没有什么说服力,但读书人家的女儿多少也该读过女德女诫,不说遵循什么“卑弱第一”,可是也不大可能会在男人们交谈时随意接话。从她的一举一动看起来,似乎一直生活在男女混同共处的环境之下,比如说,山贼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