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博士宅门扯淡日常(24)

作者:庄九儿 阅读记录

这一日,司机来敲门。

说是一会儿要去于家屯儿送之后三个月的生活费,问宗兰,有什么要嘱咐那一头的,他给带个话。

宗兰问了一句:“三个月,也就是十五块?”

司机说:“哎,只是中间夹着年,白管家便多支了三块钱,叫我一会儿去集市上买些米、油,还有肉,一道送去。”

对于于家屯儿而言,十五块已经不是小钱,足够婶娘和弟弟妹妹三人吃饱喝足,但宗兰还是拿出了自己的十块钱,递给了司机:“这个也一并送去,也没什么话带,就问一下她们近日可好,让她们好好过个年吧。”

“知道了。”

司机正要出去,宗兰又叫住了他。

翻了翻自己屋子里,自己吃也吃不完、用也用不尽的阿胶、润肤脂、茶叶等小物件,一并交给了司机,拜托司机送去。

司机回了句:“明白。”便出发了。

过了大半日,到了下午时分,司机才从于家屯儿回来。

说是于家屯儿那边,大家都还安好,正在准备过年,婶娘和弟弟妹妹都叫二少奶奶安心养胎,好好过个年。

宗兰点点头:“知道了。”

入了腊月,老爷倒不爱回家了。

这一日,宗兰去三太太屋里吃饭,一进门,便听电话铃响了起来,三太太让她接,她便接了起来。

是老爷,说是这几日都不回来了。

知道这一头是宗兰,又多说了一句:“她自己一个人孤苦。”

听闻小公馆那位,也是苦出身,打小便被卖到了戏班子学戏。

这些年跟了老爷,虽然老爷在那头的日子比在这头多,但每逢中秋、春节、元宵节等合家团圆的日子,老爷无一例外,都是回家来过。每逢佳节,那边那位,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小公馆,想来确实孤苦凄凉,老爷便趁现在,还没到年末,多陪陪那边那位。

而宗兰只是奇怪,从未听老爷对三太太提起过那位。

对三太太都不曾说过的话,老爷倒同自己说了。

老爷又问了一下家里的境况,便挂了电话。

小年夜前一日,老爷才回了家。

这边正吃晚饭,蕙兰便来了电话,说事情已经处理完了。

顾小七跟了那个公子哥,子墨跟她已经断干净了,听了自己这几日的劝导,子墨也想开多了,明儿就回去。

老爷听了高兴,问:“你自己送来,还是打发个人送来?”

蕙兰说:“我本来是想自己去的,也顺便回家看看,如果早个六七天的,我真就去了,就是这个白子墨!一直拖拖拉拉、拖拖拉拉的,拖到现在。眼看要过年了,爹您也知道,我公公这边亲戚多,事儿也多,别提了,实在抽不开身。正好我大伯子明儿要去一趟春江办事,我才说,那要不明儿让子墨一道过去得了。”

老爷笑着又问了一句:“不抱两个外孙一起过来,让我瞧瞧?我可给我两个外孙准备了厚厚的红包。”

蕙兰道:“哎,别提了,我们家老二最近病了,老二一病,老大也跟着病。等明年开春的吧,我带他俩回去住两天,红包留着,我过去拿。要是不够厚,咱可就赖着不走了!”

“放心吧。这件事儿,不能让你白办。”

白子墨定了明天回来,老爷太太心情舒爽,尤其太太,脸上都笑开了花,大家一块儿吃了饭,便各自回了屋。

这一夜,宗兰又一次失眠了。

近一个月,她已经很少失眠,每晚都睡得很香,大概是知道了明天白子墨回来,所以又辗转难眠。

毕竟这稀里糊涂的,又多了一个“丈夫”?

搁谁谁也受不了。

翻来覆去了一个多时辰,到了夜里十二点,宗兰便又下了炕。

喝了一杯茶,走到子墨桌前,点亮了小台灯。

怕点了屋子里的灯,佟妈在隔壁屋里看见,又要进来问怎么了。

在白子墨书桌前坐了一会儿,又想起那日怡婷翻出来的照片,宗兰便又走到书架前,把相片翻了出来。

宗兰披了一件大衣,坐在书桌前,在台灯下又看了好一会儿。

总感觉怡婷说的对。

那个最漂亮的女生,是顾小七。

而其中又有一个男生,总觉得是白子墨。

穿一身黑色学生服,高高个子、大眼睛,长得清清爽爽的,看着倒很舒服,微微一笑起来,也很干净阳光,像是富贵人家无忧无虑长大的少爷,一个十七八岁的大男生。

毕竟照片是三年前拍的。

白子墨今年虚岁二十一,实岁二十,年纪也对。

宗兰叹了一口气,扶着桌子慢慢起身,又到桌前拿了一本《水浒传》,接着上次读的地方继续读了下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