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宅门扯淡日常(47)
后来好容易才听了劝说,嫁了过去。
而这姑娘,在白家待了有四五年,自己给自己攒下的嫁妆,把她的夫家人,甚至娘家人都给吓了一跳。
姑娘说,她在白家是伺候二少爷的,二少爷平日里在北京读书,放了假才回春江,自己每日打扫打扫二少爷那屋子便无事可做,磕磕瓜子,跟其他丫鬟们唠唠嗑,就这么呆了五年。
几乎就是躺着挣钱……
而放了假,二少爷回来,那就更爽了。
二少爷身上油水多,零碎银子也入不了二少爷的眼,常常随手便赏了她,她就这么攒了五年,加上月例银子,给自己攒下一套精简的小四合院儿,连自行车都买上了。
放在二十一世纪,那就是有房有车的标配!
而花了这么多,她还剩下多少积蓄,也没人知道。
总之自己买了小院儿,从婆家搬出来,跟丈夫两个人住,自己手头上有钱,在夫家腰板也硬,现在她老公什么也都听她的,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可见白家下人,可是一份美差、肥差!
堂哥说,要不他找点门路,看能不能把宗兰塞进去做事,宗兰生得漂亮,又蕙质兰心,顶讨人喜欢,白家要求再高,以宗兰的条件当一个丫鬟总该是可以的。
让她到白家,把这远房表妹走过的路从头走一遍!
在白家待个三四年,给自己攒下点积蓄,到了二十二三岁便找一个好人家嫁了过日子,岂不美哉?
而原身,有了黄有仁的事,在于家屯儿是断不敢再待下去了。
又听了这一茬,便动了心。
自己去做丫鬟,离了于家屯儿,想来黄有仁也不会追到春江白家来,拿了月钱,还可以养育弟弟妹妹。
几日后,原身便同堂哥到春江来了。
那一日,原身与堂哥正在宅子门口徘徊,不知该如何进门,好巧不巧,便在大门口碰见了白子墨出门。
宗兰是认得他的。
当年学里最阔气的一位少爷,春江市商会会长的小儿子,堂哥一说是白家,她便问道,那家二少爷是不是叫白子墨,堂哥说是,她便确认了是自己那个同学。
子墨也记得宗兰。
当年学里女子不多,宗兰又生得漂亮,宗兰一提他便想起来了。
记得她家里条件不好,她父母省吃俭用供她读书,她也很用功,只是后来父母去世,便没钱再读书了。
当年他还挺惋惜这姑娘。
常常把自己的小零食、小橡皮、本子、铅笔都送给她。
而那日,宗兰一见子墨便哭了起来,说明自己前来的原委,恳求子墨能不能跟太太说说,让她留下来做丫鬟。
哭得梨花带泪,看的子墨那个揪心。
若自己不拯救她,她回了于家屯儿,又要继续被恶霸骚扰,甚至玷污?
那怎么行!
当时他便想,这件事,他可不能袖手旁观。
她想做丫鬟,不过就是开个口事儿。
只是正巧那段时间,老爷太太为拆散他和顾小七,百般介绍姑娘给他认识,什么官家小姐、富商之女、远房表妹……
这一个个的,哪里是好惹的。
要是娶了她们自己再跑路,那就是给家里找麻烦。
他便百般推脱,说自己年纪还小,不想成亲,而家里却千方百计要为他说一门亲事,好把他困在家里。
正是在这个时候,宗兰送上了门来,说想来做丫鬟。
而子墨只是想——
这么好的条件,何必要做丫鬟?
他那聪明的小脑袋瓜,当时便想到一个伟大的计划!
那计划,于原身而言是只赚不亏的。
她嫁进来做二少奶奶,而弟弟妹妹那边,他也会同爹娘说好,每月支付他们一笔生活费,且按规矩,二少奶奶每月也有月钱,总之养弟弟妹妹是绰绰有余的了。
哪怕日后自己跑了,爹娘为人宽厚,也不会苛刻待她。
哪怕苛待她,在白家待着,也总比在于家屯儿的好。
宗兰嫁进来,也可以为自己跑路提供个方便!
于是,两人就这样请老爷太太成全。
老爷太太见子墨对别家小姐爱搭不理,唯独对宗兰嘘寒问暖,老爷太太嫌宗兰出身一般,要他再考虑一下,他都坚持一定要娶,便认为,他果真是回心转意了。
家里穷苦一些,至少是一个相貌、品行都端正的好姑娘,比子墨娶了那被军长看上,离家出走,又被家里除了名的顾小姐,给家里招麻烦、惹闲话的强。
老爷太太便同意了这门亲事,两人也就成了婚。
至于这孩子……
那一日洞房花烛夜。
大家闹了洞房,宾客逐渐褪去。
鸢儿给两人铺了大红的被子,佟妈又苦口婆心道:“少爷、少奶奶早生贵子!咱白家两代单传,可就指着少爷少奶奶传宗接代了!”说着,便同鸢儿出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