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驯夫记(44)
我:“……”
“陈良媛当笑话讲给了我听,我看这厨子可怜,本来在宫中御膳房大好的前途,结果被咱们殿下一句话就给雪藏到了东宫里来。我就让他今晚再露一手,拿来给你尝尝。看来殿下判断得没错,你到确实好这一口。”
我“哦”了一声。
舒良娣这么迂回地跟我讲厨子,讲的当然不止是个厨子。
安德全也就算了,从小就跟着他主子的。可我看李祯平时也不和东宫里的女人们讲话,怎么舒良娣也来给他当说客了?
舒良娣见我不接话,笑眯眯地问:“姐姐,你怎么还在和太子置气啊?”
“我没和他置气啊。不是诓你的,我真没有。”
“那你在跟谁置气?跟你自己么?”
我心头一跳。
是了,我确实在跟我自己置气。
或者说,跟这东宫的日子置气。
每个人都在告诉我说,李祯多么多么好,我也不是傻子,我知道他很好。
只是这个世界上,女人的追求,就只应该有夫婿对自己好么?这样就该心满意足、感恩戴德了么?就活该被拘束着一辈子么?
这样的话,我也没法跟舒良娣说。
她们几个从小都是在这样的礼教下长大的,想来如果我问舒良娣这个问题,舒良娣的回答也应当是十分肯定的。
我想跟舒良娣说,你不用劝我,我心里面门儿清呢;也不用担心,过几天我又活蹦乱跳了。
只是我还没来得及说,舒良娣就挽住了我的胳膊,道:“算了,不提男人。咱们聊聊八卦吧。我姑母的八卦,你想听么?”
“哈……?”
她姑母?
那不是宫里那位宠冠六宫的贵妃娘娘么!
我原本都准备赶她回去睡觉了,却被她这样一句话,好奇心都勾了起来。
“想听。”我很老实地道。
“你求我呀~~”
“死妮子!”我掐她的肉,“快说!”
“哎哟哎哟,好,我说我说!”
按照舒良娣的说法,贵妃遇见陛下,是在太后的宫中。
舒家是临安的大家族,书香门第,几朝为官,家谱上的人名字花上一天都数不完。舒贵妃的母亲,也就是舒良娣的亲祖母,因丈夫请封,得了诰命,要入宫谢恩。
太后道:早便听说舒家有一女,容貌冠绝金陵城,不如一并带进宫来,给哀家瞧一瞧。
那便是舒贵妃的初次入宫。
她并不知道,她跟着母亲给太后请安的时候,适逢新帝下朝,也赶来寿康宫给母亲请安。
两人就这样撞到了一块儿。
一见误终身。
是皇帝主动和太后提求娶舒家女的。太后起先不同意,说按规矩两年后才有选秀,但舒家女正值芳龄,家中正为她择婿,不可能平白耽搁两年。
皇帝说,也没规定一定要选秀才能入宫。直接一顶轿子抬进来,封个美人、宝林什么的,也未尝不可。
太后说这样也不是不行,但舒家忠心耿耿,三代在朝为官,这样的世家大族之女,只封个美人也不合适。
皇帝说,位分的事情好办,只要母后觉得不逾制,那就没问题。
于是最终,舒氏女一进宫便是妃位。
少年夫妻,情投意合。椒房盛宠,地位超然。
对于彼时年仅十六的舒妃来说,一切都美好得如梦似幻。
其实舒妃本就没想与皇后争什么。对于后宫的女人们来说,位分、孩子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位高的妃嫔是娘家在前朝的助力,如果有幸生下男孩儿,日后封了王,老了再随儿子去封地安享晚年,便算得上是一生顺遂了。
她原本只想平平安安的和枕边人偕老。
只是没想到,不足一岁的皇长子李祯生了重病,啼哭声越来越弱,呼吸时也不停地喘着粗气。紧跟着,皇后查出,有人在太子的食物中动了手脚。
皇后猜测,这一切都是舒妃在幕后主导的。
第23章
在皇后的矛头指向当时的舒妃时,舒妃第一反应便是:自己入宫以来,一直盛宠,其他宫妃那儿皇上几乎都不去了,为此招惹得六宫很是不快,如今皇后终于可以有一个罪名安插在自己头上了……
她正思索着该如何去应对,却发现,大皇子的病情竟然比自己想象中要重得多。
皇后为此操碎了心,免了六宫的晨昏定省,连宫中事务都交给同时潜邸老人的贤妃代理。
等她再见到皇后时,对方像是须臾之间老了好几岁,眼底是青黑色的痕迹极重,皮肤松弛垮塌,满脸的凶狠和阴郁。
皇后是来问罪的。
哪怕毫无证据,皇后也咬定了就是舒妃干的。
舒妃跪在皇后跟前,背却依旧是笔直的,她立刻出口否认,但盛怒之下的皇后完全不肯相信。